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人才群体的内涵

创新人才群体的内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的人才、群体、团队及创新群体的定义是组织行为学中的界定,属于概念的一般范畴,而把这种理论应用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则属于创新群体含义上的特殊范畴。根据组织行为学中创新群体的含义,结合高校人才自身的特点,就形成了高校创新人才群体。

3.1.4 创新人才群体的内涵

1.创新人才群体的概念

群体前又加了“创新”和“人才”,含义又有何不同呢?顾名思义,“创新人才群体”是为创新而组建的人才群体,它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纯理论意义上的“创新”是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为一种活动,主要由“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心理操作”“创新的非认知调控”及“创新的障碍及其克服”四个部分组成。创新不仅是一个主体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践过程:它不仅要遵循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而且是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结构。因此,“创新群体”必然不可完全等同于其他各种专业团队、创业团队、工作团队,它的使命决定了它必须依据创新的规律来构建。

上述的人才、群体、团队及创新群体的定义是组织行为学中的界定,属于概念的一般范畴,而把这种理论应用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则属于创新群体含义上的特殊范畴。根据组织行为学中创新群体的含义,结合高校人才自身的特点,就形成了高校创新人才群体。

所谓“高校创新人才群体”是指高校根据合理的学员结构、年龄结构、专长特点等有利于创新成果产生的制约因素,由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及教辅人员组成的以学术问题为纽带,围绕国家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点学科、专业、课程而组建的一种紧密型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才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不同于个体活动的群体活动,有着与个体活动所不同的规律和程序。它的目标就是重点培养各类拔尖人才,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高校创新人才群体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目标一致;二是责任互担;三是规范统一;四是组织完备。其中四个特点任何一条不具备,都不能称之为高校创新人才群体,这个群体是正式群体,我们也可称之为“高校创新团队”(以下称为“创新团队”)。

因此,高校人才群体管理必须根据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对其活动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我们可以把高校人才群体管理的对象界定为群体目标的制定、战略计划的选择、群体活动的控制、协调、监督和反馈等各个方面。

2.高校创新团队的共同特点

高校创新团队和企业创新团队成员在工作性质、价值取向等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具备高素质。高校创新团队主要由高校教师组成。高校教师普遍接受过较高程度的文化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准、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一般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和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

2)追求自主性。高校创新人才不同于高校中一般创新人才,更不同于企业创新人才,后者往往只是被动地适应组织和环境,而教师则是高校中最富有活力的细胞体,他们倾向有一个灵活的组织和自主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受制于人,无法忍受上级的过多干涉,有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的灵活性以及宽松组织气氛的渴望。

3)独特的价值观。高校创新人才既是一个自我管理的人、创新的人,又是一个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他们工作,不单纯是为挣钱,更是为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追求自己事业成功。他们很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往往把攻克科研难关看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4)学习欲望强烈。他们的工作更多地依赖于知识,为了和专业的发展现状保持一致,他们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对学习、培训表现出强烈的欲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