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是我国根本出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正确途径,才不会等待观望,所以说,转变观念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而且有助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

第三节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

只有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是我国根本出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正确途径,才不会等待观望,所以说,转变观念是关键。

一、主动权在教育者手中

把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确实会遇到社会舆论的压力,甚至给办学造成困难,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还是在教育者手中。试验地区的学校的经验已做了明确的回答,只要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的干部、教师真正转变了观念,按教育规律办事,采取恰当的措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一定是行得通的。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坚决下达取消升学指标,实行素质评估体系,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学校决心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五育并举为方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再加上有步骤、有计划地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任何困难和阻力都改变不了转轨的进行。

二、社会观念不断更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破“三铁”的逐步实行,社会上的人才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从当前社会招聘的情况看,各个部门单位在学历之外,更重视实际能力和开拓精神,这必然会影响到社会舆论对教育部门的评价和要求,学校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及时向素质教育转移。社会观念的转变应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三、转变观念才能避免形式主义

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有些学校也跟着搞一些形式,如建立德育班,增加一点体育比赛,搞一点社会实践活动,但有的只是空架子,有的是应付检查,甚至个别学校还搞内外两套课表,骨子里还是狠抓升学一条路,这就是形式主义,其原因仍是没有真正转变观念。如果能认识到这样做考上大学的学生也是身心不健康的,能力不强的,更没有创造精神,对将来经济腾飞有害无益的,认识到那些落选的学生不能面对社会需要、缺乏自立精神、给未来公民素质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那样才会摒弃一切形式和过场,扎扎实实施行素质教育,认认真真去培养合格的人才了。

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就是要抓紧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改革的关键在领导,实践证明,校长的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能影响一所学校;县区领导的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能影响一个县区;省级领导的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能影响一个省。国家教委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工作,对转变重点中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实际工作中,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

(一)树立基础教育的实质是素质教育观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就其实质而言,它的根本任务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它的“基础性”在于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基,为各级各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全面、良好的素质基础。

众所周知,教育这种社会事业具有超前性投资和滞后性受益的特征,今天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少年儿童是基础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所具有的素质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自身将来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材,而且随着其长大成人,跨入社会主义建设行列,他们所具有的素质将构成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基本素质,并且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十分激烈,而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是人的素质水平的竞争。因此,全球各地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受教育的质量,是开拓通向21世纪的光明之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4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浪潮。

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而且有助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建国以后,在理论和政策上,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上却走了许多弯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甚至一度放弃了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正确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在中小学普遍重视了文化知识的教育,但由于没有把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还有许多社会原因),以致产生了忽视和放松思想和政治教育等问题,使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水平出现“滑坡”,造成了教育上的重大失误。由此可见,只有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只有把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才能克服理论和实践上的片面性,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以两个尺度来衡量基础教育的,一是把基础教育纳入升学竞争的轨道,主要地甚至是唯一地看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的多寡。每一级学校每年招生数是个变量,不同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能是一个层次,因此这个尺度是不科学、不公正的;另外以浅显的经济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眼光来剪裁基础教育,期待它能直接地、富有成效地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这也是偏颇的。当然,成功的基础教育必然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基础教育的功能、价值还有超越经济和社会功利层面,即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点和归宿表现为旨在提高一代人的基本素质,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素质。现在又出现一种把基础教育纳入市场经济的倾向,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中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进行再认识,以避免误导。教育的人文内涵、教育的非功利性,这是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教育除了教给学生谋生手段和职业技能而外,它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促进和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摆脱个体间出身局限、缩小社会差距的平等化功能,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和道德完善从而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发展功能。

尤其是义务教育,它不直接承担培养有一定职业技术和专业技术的专门劳动力的任务,也不主要承担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任务,不直接生产科技产品,因而基础教育成果不具备商品性。所以,基础教育基本上不依靠市场手段配置资源,不宜运用市场调节,而是要求国家和全社会予以支持;此外基础教育不能商品化,所以也不宜提出面向市场经济,防止把基础教育又引入与应试轨道所不同的另一岔道上去,而背离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基础教育有多种功能,而根本的是育人,是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不论是为升学还是为就业的,都应该与全面提高素质结合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的中小学校,主要是通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因为正是人的素质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高,可以通过能动作用,推动生产和社会向前发展,人的素质低,则会影响甚至阻碍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的真正功能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中国人的平均素质水平上去了,各种专家学者、发明家等高级人才也才容易培养出来,其水平也会更高。因此,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有战略眼光,要有预见性,要面向未来,要把学生素质水平能否提高看作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将来能否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不能只着眼于学生在校学习这一段,更不能急功近利。为了迎接世界性新技术革命和“和平演变”的挑战,为了国家民族的千秋大业,必须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

(二)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质量观就是如何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师的工作质量,归根结底是如何评价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的问题。在我国教育史上,自从兴科举以来,就是通过考试做官,所以人们就把考分作为评价学生质量的最重要指标。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是,高校招生还是主要看考分,社会上也仍然把文凭作为录取用人的主要依据,而文凭的取得又主要靠知识掌握的水平,这就形成了人们偏重于知识的质量观,甚至把考试分数(衡量知识掌握水平的尺度)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的唯一指标。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许多教师、家长都不顾一切地逼迫学生为追求高分而奋斗,许多小学生从一入学就被推入追求高分的洪流中。

时至今日,由于各种考试大多只能考查一个人对知识记忆的程度,所以“考分”不仅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水平,甚至也难以显示一个人的智能发展状况。因此,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用分数衡量质量的狭隘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建立全面发展素质的质量观,充分认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技教育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标准,以使基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多年来,尽管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要将普通教育转到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轨道上来,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但是,到目前为止,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围绕着升学率兜圈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必须明白,升学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教育质量高,因为升学率仅仅是建立在考试分数基础上的表示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远非教育质量之全部。实际上,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总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为社会培养了多少合格人才,当前,特别是要看为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输送了多少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合格毕业生。

所谓“合格”,要看其各方面的素质是否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面的质量观。所以,为了促进普通中学教育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须合理制订正确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和办法,科学地衡量学校办学水平。

(三)树立全面的质量观,还要正确处理绝对素质培养与相对素质培养的关系

人的绝对素质包括德能、智能、体能三个方面。绝对素质不仅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各种相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幼儿、小学、初中的教育不是直接出人才的教育,而是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因而,素质培养的重点,应放在绝对素质方面,无论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还是在智育体育方面,始终应该坚持最基础的知识的传授,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智力开发,以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

相对素质是各类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现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未来都是从事一定专业的建设者,从小培养他们对专业兴趣,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有些专业的素质培养也需要从早期开始。单纯为升学服务的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死抠课本上的知识,忽视甚至取消了培养学生相对素质的任务,扼杀了儿童天性中的积极因素,长此以往,就会人为地降低人发展的总体水平,造成人才资源开发上的浪费。

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把素质教育与常规教育等同起来,把绝对素质的培养看作素质教育的全部,把相对素质的培养看成是“新花样”、“搞形式”、“影响学习”,这样必然忽视相对素质的培养。另一种偏向是,认为素质就是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认为只要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搞一些竞赛活动,就是进行了素质教育。按这样的理解去办教育,不适当地去增加课外活动,会导致对绝对素质教育的忽视,会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就相对素质的培养而言,应该把重点放在对专业的兴趣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了解以及专业基本技能的严格训练方面,在打基础上多下工夫。

(四)树立多元的人才观

人才观,即什么是人才的问题。这涉及到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决定着如何看待教育质量的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人上了大学,成了专家、教授、学者、发明家,才称得上“人才”。这是一种狭隘的人才观,把基础教育引向了只重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不健康的道路上。其实人才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一般而言,人才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富有创造精神,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一类是有特殊专长,在某一特殊领域内做出特殊贡献的高级专家。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上述两种人才虽然处在不同层次,却并无轻重贵贱之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专家,更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量。自诺贝尔奖金设立以来,英国已有60多位获奖者,日本却只有6位,但近几十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却大大超过了英国,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有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大军。基础教育的任务在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它无法培养成熟的人才,而只能培养“人才苗子”或至多也只能培养出“半成品”。

因此,我们无法确定谁最后将会成为有创造发明的高级专家。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人身上,势必会忽视甚至牺牲大多数,将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排斥在“人才”之外,以致延误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劳动力量的形成,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损失。

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才这一概念的理解很不全面。在许多教师、家长甚至一些领导者眼里,分数高的是人才,高级专业人员是人才,除了这些人,剩下的便是不能谓之人才了。人们头脑中缺乏多层次人才结构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才这一概念的外延狭窄化、单一化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层次的人才,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都是离不开普通中学基础教育的。当然,我们提倡多元的人才观,并不意味着将人才这一概念泛化使用,人才必须是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必须是具有各方面良好素质的人,这一点是不能有任何动摇的。

如果我们不树立多元的人才观,就难以正确地解决好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就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种人才。还要指出的是,过去我们讲人才,只重视人才的文化、业务素质方面,严重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样搞下去,就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

(五)树立立体的教学观

所谓立体的教学观,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对全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考察,从而建立起来的关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现代学校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也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立体化的大教学。

立体化的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等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革新与改造。传统的以“三中心”为标志的教学体系,应该说有其合理的成分,但面对日益发展的形势,其弊端日益显现,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因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论体系。

改变教学观的知识主义指导思想。知识主义把教学过程仅仅看作是灌输书本知识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封闭式的,是以传授静止、僵化的知识为其特征的,并且导致“重书”“轻人”,处理不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这种教学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因此把教师看作知识的“注射器”,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知识贮存库”,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学习,熟记教科书中规定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教学过程的全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总量处于爆炸性增长状态,企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智慧,增强学生的体质,有意识地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他们在已有知识的条件下进一步探索新知识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此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把传授知识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工作和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全面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有课内与课外两条渠道。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手脑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个人的特长,培养个性,促进全面发展,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如果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开展并加强文艺、文体、科技等活动,那是误解。有的学校由此认为缺乏必备的条件,因而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所学校如果课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课堂教学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耗时多,效益差,素质教育是难以持久和深入开展下去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明确并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思想品德与个性,不仅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使其学会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只有把握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才能够在这个主阵地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就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单向的“讲—听”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气氛宽松和谐,教学方法先进恰当,教学过程流畅高效,教学效果扎实全面,达到一堂成功课的质量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与思考,讲在点上,练有所得,讲练结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发言、练习,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了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扩大功能,改革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至为重要的一环。

多功能的测试观。素质教学观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改革检测方式。现行教育中的应试倾向,使考试在一些地方大受挞伐,以至被认为是应试教育这种弊端的根源。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如何正确看待考试与应试呢?实际上,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求取消或放弃考试,学生素质不高并非是由考试造成的,进行必要的考试与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矛盾。考试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通过检测,发现被测人的不足及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在社会上,考试是通行的选择人才的方式;在学校,考试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促进教学,使被评者产生教或学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内的考试不能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强化其选拔淘汰功能,应使考试成为反馈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式。反过来,素质教育的成效如何也要通过考试子以检测,适当的考试与应试包含着素质教育的成分,取消或放弃考试是不切实际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把考试的目标由选择淘汰转为及时诊断与纠正。为此,关键在于改革考试。要以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素质为导向,要有适当的内容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考试,摒弃过多过滥的考试。实行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与面试相结合,进行实验操作与作业答辩等形式,都能增强考试的正面效应,减少其负面效应。素质教育中的考试应不搞短期行为,不搞死记硬背,而要立足长远,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通过考试培养能力,增强素质,使考试为保证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六)改革错误的学生观,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就是学生观。传统的思想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看不到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主动精神的活生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甚至对学生“独出心裁”、“与众不同”等主动性的表现表示厌恶,以致造成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泯灭。许多教师喜欢“唯书”、“唯师”、“唯上”的学生,尽一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唯唯诺诺”的人正是这种学生观的反映。

今天,特别要从两个方面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学生观。一方面,我们现在培养的中小学生,正好在上世纪末走上工作的各个岗位,也就是说,他们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第三步任务的承担者。我们必须从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这一高度出发,明确这一代新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另一方面,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一代中小学生,是建国以来特点最为突出的一代。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社会各方面变化最为深刻迅速的年代,他们接受的新事物更多,生理、心理成长速度加快,他们更容易具有批判意识和强烈的改革愿望。但是也容易片面地完全否定民族传统,漠视国情,忽视人的社会性而产生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