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切实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在课前准备、课堂授课和课后研讨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方式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不仅规模大,而且学科门类种类繁多,应该有多样化的分层分类的培养机制和评估体系。应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注重课程教学 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王 坤

摘 要 随着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的提高,大家更加关注各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问题。要切实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在课前准备、课堂授课和课后研讨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改革。

关键词 课程教学;教学质量;研究型教学方法;课前准备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用l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关键在于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1]。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上,每年以约30%的速度递增。如今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已经超过100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究生教育大国,如何保证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使其在学习期间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在三年研究生阶段,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学方式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演绎法,忽视归纳法,即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讲授,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摘抄笔记,没有思考的余地。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教学辅导少,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足够交流;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多,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与本科生教学方式差别不大。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研究生创新教育要求的。这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的学生完全在毫无压力的散漫状态中学习,而且很容易感到疲劳,因此教学效果不佳,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目的[2]

2.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研究生总体培养形式还是严进宽出,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考试、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开题报告以及论文答辩等流于形式,对于研究生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

3.质量评估监控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不仅规模大,而且学科门类种类繁多,应该有多样化的分层分类的培养机制和评估体系。但是现在各高校大多只是组织一些老教师参与课程的巡视工作,未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3]

针对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结合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特点,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二、重视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上好课”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基础环节,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工作是一个整体系统,在教学方式上应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重视研究型、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课后的实践训练,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各环节中,备课是基础和前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教师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互动。因此,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依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设计合理的讲授方式,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按照预期目标进行,才能确保教学的效果。

怎样才能使得课前准备卓有成效?一方面是教师个人应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提炼知识层次,在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学过程紧凑,逻辑性强;通过选择恰当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同一学科或是跨学科的教师在一起进行教学研讨,对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共享教学的经验和成果。通过教师评课,分析各种教学设计与方法的优缺点,借助集体的智慧,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结合自己的情况更好地完成课前准备工作。

2.实施研究型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具体的讲授时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教师上课“一言堂”的情况,必须将学生的参与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具体案例的讲解与分析中,感受到学习与研究的乐趣。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首先要解决教师“爱学生、爱知识、爱教学岗位”的态度问题。教师登上讲坛要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认真上好每堂课。有的学生确实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启发学生培养成才意识。结合教学内容,多采用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方式。具体地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怎么说,你怎么做”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学科前沿问题为研究内容,通过学生查阅资料、独立钻研和认真思考,展开课堂讨论和交流,使不同的学术观点相互碰撞、切磋、交流和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欲望,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研究生,要做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学会应用。

3.加强课后实践与研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课后的实践性训练是研究生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课后实践训练是专业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研究生较高的科研素养的重要保证。

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真正实现灵活运用。在遇到实际困难时,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研讨,找出解决方案,可以使其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对于培养研究生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论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具备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身心趋于成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比较强,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和敏锐度也较好,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比较强,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自己猎取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为新型教学方法运用于研究生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要改革研究生教学方式,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改革的目的。应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活动。

通过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上完成从“讲授式”到“研讨式”的转变,教学形式上完成从“一言堂”到“群言堂”的转变,教学目标上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师生关系上完成从主客关系到主主关系的转变,教学评价上完成从“一张试卷定高下”到按学生在研究、探讨中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来综合评定成绩的转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提高授课质量的前提下,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背景和现有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更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质和科研水平,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 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熊玲,扶雄,李忠,等.关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1):51.

[3] 李八万,周珊珊,曹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特征和控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6):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