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研究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正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智育与德育实现了最完美的统一。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地实现教学相长。研究性学习还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有助于教师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抓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标和原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个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般称之为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活动课程的一种类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及其特点

1.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研究性学习有两个涵义:其一是指一种学习方式。这是一种与我们现在广泛采用的“接受式学习”很不相同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其二是指一门课程的名称,就是我们下文所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什么呢?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对其作了如下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也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规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性质、方式和目的,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计划中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活动,规定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因此具有课程的形态。象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它也具有自己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也有教学评价和学业成绩考核,当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课程标准。

2.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

首先,研究性学习课程能够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完美的统一。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两大功能:智育功能和德育功能。从智育功能方面讲,是要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给学生科学方法,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原来那种全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并使其产生积极的正向迁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促进各学科的学习。从德育功能方面讲,是要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民,关心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等等。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综合性,我们不能把智育功能与德育功能截然分开。可以说,正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智育与德育实现了最完美的统一。

其次,师生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明确指出:“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过去的教师基本上是教一个学科,关注其他学科很少,而现在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一个年级几百个学生,选题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广泛的领域,教师不可能都了解。教师的任务不是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而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和学生一块儿学习,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促进自己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地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形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要求教学进程的每一个环节(单元)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以课题研究为例,总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一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选题部分,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命题;在课题设计单元,要学会查阅文献,搜集资料,会填写《立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会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会答辩,会陈述自己的课题;在实施课题研究部分,应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教材中所列方法),掌握与自己课题有关的研究方法,会记录、收集、整理、研究课题资料;在结题与研究成果展示部分,要学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研究性学习强调实践,强调合作,强调自主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开放性是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开放、实施过程开放、研究结果开放,甚至师生也是开放的;探究性是指围绕一个研究主体,师生需要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程序和方法来进行;实践性是指学生离开课堂,走进社会生活,经过亲身实践,了解社会,获得真知,提高能力。

很显然,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弥补和完善传统教育单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不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分享和合作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性学习还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有助于教师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抓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目标和原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目标决定着对象选择、内容确定、范围取舍、场景选定等;研究性学习原则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坚持的基本规范和准绳。

1.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主要是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目标主要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也成为教师成就学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下面,我们主要谈谈学生发展目标的几个问题:

(1)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过程。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选择、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围绕这个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是学生研究性学习不同于成人研究的地方,成人更关注问题的解决能力)。

(2)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实践体验。学生天生有一种积极探究的欲望。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为激发、保持、发展学生的这种欲望而建立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活动强调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一些简单的探究或设计活动,让他们亲身经历研究(探究)的实践过程,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跟外界的沟通和合作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交往的意识、能力,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学会分享与合作。

(4)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通过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学生与自身、他人、自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辩证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

(6)促使学生合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学会综合运用。高中学生已经储存了大量知识,但这些知识往往处于零碎、分割、备用甚至即将被逐渐遗忘的状态。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研究,促使学生再次激活、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体系,并不断提取、综合运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2.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凸现人文性、探究性、参与性等原则,使研究性学习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1)体现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就没有探究的热情和冲动,研究性学习就没有了内涵和精神,课程就变成了课余作业或起哄式的活动。但要注意,学生是有个性的人,他们千姿百态,他们的兴趣非常广泛,因此课程设计必须拓宽领域,兼顾不同的需要。

(2)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准科学探究过程,课程活动应该依照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仿照科学家研究与探索的思路和过程。

(3)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过程的设计、控制和评价。既要注重课程的外在形式,又要注意学生的内在变化。

(4)大力强化课程意识。研究性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应该与全校其他课程形式统筹兼顾,通盘考虑。理想的做法是让研究性学习成为一种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成为学校教学的常态。

(5)注意发挥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的作用。虽然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但也应该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种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及时了解活动情况并有效监控整个活动过程。在实施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制定课题的方案设计,督促学生制定好每周的活动计划明细表,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供信息、启迪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点拨和督促;组织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题方案,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个人体验,为以后的总结评价提供依据。

第二,主动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协助学校开发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做到热情服务和积极参与。教师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服务者,要做好学生活动的后勤工作,如联系实验室、图书馆、单位等。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其中的某些活动。

(三)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程序

组织形式和活动程序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各项工作和各种活动都需要组织,只有进行严密组织,才能使工作和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显示出强大的力量,研究性学习也必须靠精心组织来完成。当组织好研究性学习之后,活动程序就成为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1.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而课题研究的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个班级负责一个专题(即一个总课题),每个学习小组负责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另一种是研究课题由学生自由提出或自主选择。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应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在安排上有所区别。低年级完成跟自己学习、生活有关的小范围的课题研究,高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性的专题研究或项目设计研究,范围相对比较大,综合性与社会相对比较强。

2.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程序包括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内容:第一,组织培训。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大多数学生和部分教师来说是新的事物,比较陌生。为此,学校应当组织分级培训:一是对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培训,其内容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管理与考评等;其形式是专家报告、专题讲座、辅导学习等。二是对学生课题组长培训,主要内容是如何组织和分工、制定活动计划、开展活动汇报及具体的学习活动策略介绍等。三是对学生全员培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例如,如何选题、资料收集和处理、对照实验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怎样做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等。

其中学生培训又可分为班级分散培训和年段集中培训。

第二,组建课题组。课题组采用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节的方法。在组建前,教师要讲清组建课题组的目的意义,课题组的成员组成要注意个体知识能力互补、性别比例恰当。每个课题组4~8人为宜,课题组长由学生民主推荐产生。

第三,指导选题。选题形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由提出。另一种方式是先由学校或任课教师提出课题让学生选择,班主任在学生选题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学生选择后聘请指导教师,经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的认可,上报学校,经平衡后公布并备案。

课题内容一般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也有的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探索、调查、项目设计、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等。

第四,制定课题方案。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制定完整的课题研究方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课题方案制定一般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

第五,实施研究。根据课题方案展开调查和实验研究,以积累大量的原始材料,并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这是核心阶段。学校与教师在时间、资料、活动场所等进行保障,并对活动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与监控,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如何进行调查实验、查阅文献、外出采访等,指导学生翔实记录研究过程、方法、结果(尤其是数据和典型事件),以文字、图表、照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并及时写下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感受。

第六,结题报告(或论文)撰写。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利用已经积累的各种材料,并用一定的格式完成结题报告(或论文)。每个成员必须完成自己的研究总结,小组的课题总报告一般由小组组长完成,也可以是文笔比较好的组员来完成。

第七,组织成果研讨与展示。研究成果的研讨与展示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互相体验与分享成功的喜悦,这对激励下一轮的课题研究起促进作用。学校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答辩,再进行班级交流展示,从中挑选优秀的课题参加校级展示与答辩,甚至参加更高级的交流展示与评奖。

第八、课程评价。评价既是一种组织手段,又是课程的内容。好的及时的评价,可以加速学生体验以及知识、能力的内化。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及其示例

研究性学习的类型主要有课题研究型和项目(活动)设计型两种类型。

1.课题研究类

课题研究类主要有调查研究,例如,“中学生上网心理调查”;实验研究,例如,“废旧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文献研究,例如,“中国古代文人的个体意识”等。

2.项目(活动)设计类

项目(活动)设计类一般包括两种类型: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项目的设计。

社会性活动的设计。例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设计一次主题班会;上海2000年高考语文科的作文题:为2001年上海世博会设计一个活动主题,等等。

科技项目的设计。例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设计一个网页;校园过道旁美化带的设计、荷花池的设计,等等。

示例1: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在学习“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可以“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具体可参考下列程序:

指导选题。教师概要介绍旅游业的发展可能给旅游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说明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意义,激发学生研究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研究小组负责人、指导教师、实施步骤、资料和设备等。

实施研究。教师可提供如下思路:(1)取点观察记录游客乱扔废弃物的情况;走访园林管理处,获取每日到旅游区旅游的人数;(2)调查旅游区内其他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污染物的成分及危害;(3)利用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归纳旅游区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查阅资料分析其危害。

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撰写调查报告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反思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否需要进一步论证。

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调查报告,并最后形成一个基本反映全班调查结果的总报告,提交有关部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