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我院哲学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基于我院哲学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哲学本科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所做出的若干思考。我院哲学专业在读本科生总人数为60人,男生23人,女生37人,女生比例占到了六成以上,其中2013级的女生比例接近七成。文理分科,这是我们教育制度的一个设置。首先,笔者认为文理分科的思维主要导致的可能还并不是思维与意识的狭窄,而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无知与畏惧,以及在思维与精神上的懒惰。其次,对于文理分科的思维习惯如何破解,笔者也思考过几个小小的策略。

基于我院哲学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陈郑双 徐 晟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哲学本科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所做出的若干思考。如怎样给女生讲授哲学,如何打破文理分科思维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等等。本文认为,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必须充分了解客观实际情况,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与解决之道,讲求策略,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女生与哲学 文理分科思维 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从教时间较短,自从登上讲台以来,就碰到了不少难题,如学生中女生比例较高,她们较难理解哲学专业的知识概念,以及文理分科的思维所导致的一些问题等,由此也开始思索这些问题,并涉及大学教育一些基本方法与理念。本文即笔者的初步思考,愿与广大同仁分享,并求教于方家。

一、如何给女生讲哲学

我院哲学专业在读本科生总人数为60人,男生23人,女生37人,女生比例占到了六成以上,其中2013级的女生比例接近七成。[1]较高的女生比例,或许与招生时偏重于文科招生有关,因为文科生中女生比例较高。而由此导致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就是应该如何给女生讲哲学。

哲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女生在进行哲学学习时面临不少困难,这些困难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两点:

其一,哲学研究的对象多属于形而上的领域,其涉及的问题大多具有终极意义的趋向,这样的领域与问题,一般看来是较“虚”的。这些问题和对象看不见、摸不着,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根本找不到,因此要在我们的思维中对其形成较为清晰的意识,是有一些困难的,这些困难在女生那里又表现得更为明显。女性因其思维的一些普遍特性,比较重视“实”的方面,形象思维较强,对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找到明显例证的问题,她们理解起来会更有把握,对于那些与她们自身实实在在相关的问题,她们才更能意识到其重要性与严肃性。这些情况在她们进行哲学学习时,却恰恰是相反的。

其二,一般来说,哲学专业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概念性、逻辑性较强,抽象程度较高,这些都与女性的思维习惯有所区别。特别是当这种较强概念性、逻辑性的哲学知识体系,与较为复杂的哲学史发展历程关联在一起时,更加使得学习者无法从中理出清晰的头绪,而女生在这方面比男生更加吃力。

笔者在此归纳这些困难,绝无半点贬低、轻视女生(女性)的意思,只是尽可能客观地描述实际教学中所感受到的这些问题。这两点困难主要还是落脚于第一点,哲学是务虚的,女性的思维更加强调实际的效应,因此对于哲学的对象、问题缺乏了解与把握,感觉隔膜,难以发生兴趣,从而也难以有学习动力去破解哲学史中错综复杂的概念系统之谜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我们(特别是如笔者这样的年轻教师)要给女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时,应该怎么做呢?

笔者目前所想到并加以实践的方法也主要有两点:

其一,针对女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笔者认为,在专业教学时应尽量多讲故事。这些故事包括哲学史上的故事,也包括哲学家、思想家的生平与经历。通过讲故事,吸引她们的注意,让她们能够把哲学家生平中所关心的问题,与她们自身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使得哲学问题能够逐渐在个人思维与意识中落实下来。[2]

其二,笔者认为在哲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中,针对本科生特别是本科女生的特点,我们应该尽量把哲学所考虑的问题,与哲学所产生的问题分别开来。有一部分哲学问题,是在形成较为完备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后,由这个知识体系按照逻辑的必然性自动生成或创造的,笔者愿意将这些问题描述为哲学所产生的问题,比如说关于康德哲学的先验与超验之争,关于“being”究竟应该如何翻译,等等;还有一部分问题,是哲学由之所产生的问题,正是对于这样的问题的思考才产生了哲学及其思想体系与传统,比如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所提出的问题——“人究竟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问题与每个单独的个体息息相关,如果我们采取恰当的启发方式,或许能够触动学生们的内心,真正开始进行“人文”思考。[3]

男女有别,天性平等。哲学教育如果能在人性的层面上进行,那么如何给女生讲哲学的问题,或许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二、如何改变文理分科的思维习惯

本文的第二个问题来自于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次经历。因课程涉及思想家的生平经历以及游学过程,笔者于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把欧洲地图简要地画在黑板上,只要求简单标出欧洲各主要大国(如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及其首都的位置,然而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笔者与学生就此进行探讨,他们其中有人给出一个说法:因为自己以前是理科生,这些知识属于文科,所以不太了解。正是这个说法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文理分科,这是我们教育制度的一个设置。多年以来,这样的设置显然对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有着极大的影响。文理本不是割裂的,分科设置只是制度层面的操作,然而这也使得很多人简单地将知识文化做了文科、理科的划分,甚至割裂开来相互对立。据笔者了解,我院哲学专业在招生时也招收了部分理科学生。在前两届所招生的学生中,文理科似乎各占一半,直到近两届学生才以文科为主。如何在大学阶段,尽量去除掉学生们(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思维中的文理分科的意识,这也是我们所要面临与思考的问题。

大学之大,在于兼容并包,文理分科的思维,在大学的教育中毫无必要。如若失去对知识文化体系整体的了解与热爱,任何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都会显得孱弱无力。特别在我们哲学专业,既然哲学曾号称“百科之母”,如果在思维意识里仅仅把它看作文科中的一个单独学科,很难一窥哲学思想之全貌,遑论其精深与微妙。然而我们的学生中已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我们教师自身也受这种思维的影响,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去应对这样一个问题,做出一些改变呢?

首先,笔者认为文理分科的思维主要导致的可能还并不是思维与意识的狭窄,而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无知与畏惧,以及在思维与精神上的懒惰。文理分科的弊病,在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已经探讨多年,几乎人所共知,然而或许基于对本学科之外知识的无知,以及由此产生出的畏难心理,使得许多人懒得跨出那一步。“自家各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有时即使想管,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管。这些当然都是事实。然而我们最起码能够做到的是,不让这种懒惰与无知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自欺欺人。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教师或许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榜样。

其次,对于文理分科的思维习惯如何破解,笔者也思考过几个小小的策略。其一,是要对与本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确实也是如此。我院有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三个学科专业,这三个专业的知识是相互紧密关联的,我们或许可以建议学生们,如果他们自己愿意的话,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对各自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有所了解;其二,有一些学科之间看起来毫无联系,如文学与机械制造,哲学与化学,历史与水利[4]等等,我们作为教师或许应当为自己与学生们,去寻找这些学科之间隐秘的关联,而它们之间的联系或许要比我们之前想象的更为密切。

三、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文理分科的问题,笔者个人认为其关键还是因为思维上的懒惰。而这种懒惰又多半由于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教师上课的兴致又是相互影响的。笔者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笔者认为,影响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因素非常多,主要有这样几点:以我们哲学专业本科生为例,他们(或许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几乎毫无了解,人们对自己毫无了解的事情,除了简单的好奇以外,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

其次,经过多年应试教育的培育,他们(也包括我们自己)几乎已经丧失了对未知之物的兴趣,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自己的无知。在本科阶段之前,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将知识的内容与体系准备妥当,无论个人对它是否有兴趣、是否了解,只需要简单接受即可。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无知操心。以这样的状态进入大学本科阶段以后,因为去除了高考的升学压力,如果学生自己无所触动的话,既不需要为自己的无知操心,也没想过要为自己的无知操心。一部分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没有想过要去了解这门课程究竟讲什么,涉及什么内容,只是单纯地等老师们来讲授;在老师讲授的过程中,他们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迫切的感觉,听起来有意思的就听听,听不懂的就算了。这样的状态与心态,很难使得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与提高。

再次,或许是沉重的就业与求职压力,使得学生们无力关心自己的兴趣,只能关心未来的雇主们是否对自己有兴趣。大学生就业不景气的现状,使得学生们更关心考研、考证这样较为实际的问题,他们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这些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既对学习缺乏兴趣,又因为自身学习能力的欠缺,在考研、考证方面也缺乏信心,由此心思涣散,日复一日。

以上几点笔者都是从学生方面来讲的,总的来说,学生是被动的。主动性其实还是在于我们教师的一方,主动去影响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的本分与职责。对此笔者也有一些想法。

以笔者自身的教学经历为例,笔者从教时间非常短,在教学方法与人生经验上极度缺乏,虽然一直思考这些问题,以求提高自身的水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处理实际教学问题时,仍然显得过于理想化、程式化,既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真实了解,也缺乏对所执讲课程的透彻认识,天马行空,自以为然,陷于困境之中而无能为力。因此,如若要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磨砺自身的教学能力,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首要之道,也是必经之路。

另外,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笔者也有一些体会。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为了增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曾采取让学生分别主讲的方法,或者让他们自己制作PPT。这一方法确实可以增进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在知识的传授与实际掌握上,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因此笔者后来在采用上更为谨慎。由此笔者也认为,或许仅仅为激发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而采取的教学方法上的尝试,都应该做进一步的思考。

其三,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笔者认为,无论兴趣还是动力,总的来说还是属于学生的个人意愿,而且影响这种个人意愿的因素非常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的范围还是有限的,与其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不如转而用心传授与展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们通过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可见的学习效果,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时,他们的兴趣与动力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而学习方法也是最实际的,在接受上没有男女生、文科生理科生的分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对此有所意识。[5]当然,从“授人以渔”到使其感觉到“学而时习之”之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注释】

[1]人文与传播学院哲学系现已招收了五届本科生,目前在读的四届本科生总人数为60人。其中2010级人数为14人,女生6人,男生8人;2011级人数为13人,女生8人,男生5人;2012级人数为13人,女生9人,男生4人,2013级人数为20人,女生14人,男生6人。

[2]参见《礼记·学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逆,开而弗达。”

[3]如我国知名学者陈嘉映就认为:“……哲学并不是要建构理论,哲学反省我们的经验、反省我们的常识,以便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加融会贯通。哲学不能提供无所不包的理论。具体该思考哪些问题,每一个思考者有他自己的回答。”参见《陈嘉映:哲学关心的是事物的意义》,《科学时报》2007年4月23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7423234025843178122.html?id=178122。

[4]如德国历史学者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就认为,东方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与大型水利设施的兴修密切相关。可参见其著作《东方专制主义》《农业——理解过去和现在中国社会的钥匙》等;而古代哲学中的炼金术传统与化学的产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5]在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学记》中,所提到的两种学习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其一是重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其二,是将大问题转化为小问题,先易后难。“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