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授技能是教师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讨论技能以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及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前提,因此,一般不作为上新课的教学行为。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发言是否切题。指导技能是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练习和活动等进行指导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策略。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一)讲授技能

1.讲授技能的含义

讲授技能是指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种教学行为。

讲授技能是教师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讲授技能之所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教学行为,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信息传递的效率高,耗费课时少。第二,教师自主控制教学进程和时间,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讲授也存在一些缺点:第一,它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听讲能力的要求高。第二,信息传递具有单向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难落实,极易形成学生学习被动的习惯,独立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第三,课堂交流沟通单调,气氛沉闷。第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讲授技能的运用

(1)讲授内容正确,富有科学性和思想性。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呈现先行组织者,以明确知识的内在结构性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一些尚有争议、尚未定论的知识,在讲授时应告诉学生,使得他们了解事实。

(2)注重启发性。讲授并非单纯是教师讲,教师应给学生创设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的认识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展,能动地获得知识技能。

(3)讲究语言艺术。讲授语言清晰精炼、生动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音速适度,并适当配以肢体语言和表情。

(4)恰当运用板书,强化讲授效果。板书是运用文字、线条、图形等形式提纲挈领地表述教学内容,帮助教师教学的一种行为方式。板书的形式有多种:从性质上看,分正板书和副板书;从内容上看,有要点式、图表式、线条式、图解式和综合式。

(二)对话技能

对话技能是指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和沟通,促进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种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学行为。它包括问答技能和讨论技能两种类型。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对话策略的特点在于:第一,诱发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第二,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第三,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能力;第四,活跃课堂气氛。

1.问答技能及其运用

问答技能也叫提问技能,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行为。

根据教学实施流程,问答行为由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四个环节组成。

(1)发问技能。发问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发问的最基本要求是问题要清晰;其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保证高认知水平问题的适当比例;最后,要有启发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多用“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思维活动。

(2)候答技能。候答是教师等候学生思考问题,组织答案。教师发问之后,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具体情境,等候3—5秒钟,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答案的时间。

(3)叫答技能。叫答是教师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叫答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按固定形式叫答,或者把班级分成小组,待小组学生共同商议答案后,教师随机请各小组的某一位学生回答。

(4)理答技能。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作出一定评价。学生回答不同,教师的理答技能也要有所不同。首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其次,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及时做好归纳总结,以使学生明确正确结论,使所学知识具有系统化、科学化。

2.讨论技能及其应用

讨论技能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中心问题而进行探讨、研究,明确是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行为。

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方式,目的在于通过交流各自观点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其优点有: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人际交流技巧等。但讨论又有不易控制、耗费时间和讨论结果难以预料等缺点。

讨论技能以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及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前提,因此,一般不作为上新课的教学行为。讨论技能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就其程序步骤来说,主要包括分组、提出讨论问题、进行讨论和综合报告四个阶段。

讨论技能的运用,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慎重选择和提出问题。提问的难度必须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即一方面问题不可太容易,让学生无须多思考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没有讨论价值;另一方面问题也不可太困难,让学生费尽思索仍不得要领,这样的问题会使学生灰心气馁,丧失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既能够理解,又能够有意见可以发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学生之间也才能够展开讨论、交换观点、互相启发,达到解决问题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2)认真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时,应注意:第一,不要让少数学生把持讨论。教师必须控制场面,使大家都有发表己见的机会。尤其是可以点名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启发他们发表意见,不失去主动学习的时机。第二,学生发表的意见不可离题太远。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发言是否切题。第三,要避免讨论循环重复。有的学生常常会反复陈述一种意见,或者重复别人讲过的意见。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举出实际例子以资证明;或区分问题中已讨论清楚的部分和还需继续讨论的部分,缩小讨论的目标;或提出另一重点,使学生的讨论焦点转移。第四,调和讨论中的争执。一个问题可从各个角度着手解决,不同的意见只要有适当的理由,在讨论中都应该提醒学生注意。第五,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的见解。无论在心平气和的讨论中,还是在带有争执的讨论中,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从一般的、常规的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开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点。在发言时间的安排上要有利于创造性见解的发表。

(3)及时做好归纳总结。当讨论完毕时,教师应做好总结,归纳大家发言中的重点,以使学生所讨论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同时,再次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讨论,寻找正确答案。

(三)指导技能

指导技能是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练习和活动等进行指导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策略。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通过启发、促进、引领、指点,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有效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指导技能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和对问题的独特看法,尽可能采用激励、对话、合作与协商的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其优点在于:第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有利于教师锻炼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第四,有利于师生在积极互动中进行意见沟通和经验交流。

中小学常用的指导技能有练习指导、阅读指导和活动指导。

1.练习指导技能

练习指导技能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会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策略。

运用练习指导时,教师应注意的是:

(1)让学生明确练习目的,提高练习的自觉性。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精心选择练习题目,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指导学生做好对知识、方法、技能理解和运用的准备。这是练习指导最重要的一环。练习前,教师通过讲解、复习、示范和指点,让学生明确练习需要运用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这可避免练习时再花大量时间去解释、匡正和补充。

(3)加强变式练习。要针对学科、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

(4)及时检查练习。要按时检查学生练习的结果,及时指明练习的正确与否,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练习结果的能力和习惯。

(5)建立练习常规。练习常规包括“基本观念性常规”和“程序安排常规。”观念性常规即练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理解知识、技能,提高应用知识、技能的熟练化水平,因此,师生要把“掌握内容第一”作为基本观念。程序性常规包括练习过程中怎样做、怎样得到教师帮助、完成练习后做什么等。

2.阅读指导技能

阅读指导技能是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学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和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行为。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活动。

运用阅读指导的技能,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任务和范围。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阅读辅导。

3.活动指导技能

活动指导技能是教师组织、引导和促进学生独立从事操作或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为。

运用活动指导的技能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

(2)引导学生做好资料搜集和知识准备。围绕活动主题,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知识。

(3)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时、适度的点拨和引导,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提供活动的基本条件。包括营造一种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自然地去体验、探索和学习;提倡使用体现民主、平等、关怀、友爱的教学用语;确保活动所需的时空环境,教具和学具,教学设施等。

(5)指导学生做好活动的总结与成果交流,把活动推向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