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观

面向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这四个“学会”就是新时代的学习观的内容,它们是回答关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作为终身学习的课题,首要的是学会做人,忽略了这一点,不能不认为是个严重的缺憾。因此,依我陋见,面向21世纪的学习观,主要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三方面的内容,而终身学习贯穿于始终。

面向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观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百年仅有一次的世纪交替的巨变正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不仅不能置身事外,而且受到的震荡更为激烈。

自产业革命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然而在跨入21世纪之后,一个新的现象特别引人注目,即“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1]。与这个现象相适应的是,教育应当为一个尚不存在的社会培养和储备新型的人才,这就是“教育先行”的作用。

按照传统的观念,一般是把人的一生划分为成长和受教育时期、工作和作贡献时期、退休和养老时期,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已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更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实际上,这种界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无论是在校的学生抑或是在职人员,都必须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2]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实际上,这四个“学会”就是新时代的学习观的内容,它们是回答关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但是严格地说,这“四个学会”无论是在内容上或是在逻辑上,都不太准确。作为终身学习的课题,首要的是学会做人,忽略了这一点,不能不认为是个严重的缺憾。同时,学会认知是讲学习的途径,亦即学会学习,而学会做事与学会共同生活是属于技能的范畴,应包括在学会生存之内。因此,依我陋见,面向21世纪的学习观,主要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三方面的内容,而终身学习贯穿于始终。下面,仅就“三学会”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

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十分重视立身处世之道。所谓立身,是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做人的价值标准。我国最早的儒家经典《大学》中曾训诲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两千多年以来,这些箴言一直是文人学士们进行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应当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

大约在百年之前,西方人曾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儒家的道德说教和社会道德观念。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人发现:一方面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以中国儒家文化为特征的社会传统曾是成功的原因;[4]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工业化后,社会暴力、吸毒、艾滋病、家庭破裂和非婚生育等问题日趋严重,似乎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于是,一些西方的开明人士,抛弃了历史的偏见,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化。

我要特别提到的是,全世界健在的诺贝尔奖得主,于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在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个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东方文化经过重新锻炼,必将焕发青春,鉴照今天与未来。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属于过去,也会照耀未来。”[5]的确,“天下英雄所见略同”,早在十几年以前,梁漱溟先生就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未来文化之早熟,世界的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6]这边是中国文化的巨擘,那边是西方的科学巨匠,但是他们的见解是那么的不谋而合,这无疑揭示了新世纪与东方文化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

那么,东方文化的内核是什么呢?它在未来的世纪中又将起着何等作用呢?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今后的世界将以东亚为中心,中、日、韩将成为东亚的轴心,把全世界统一为一个地球村。”哈佛大学教授洛吉也认为:“西洋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而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在今后的世界经济战中,集体主义文化将比个人主义文化占优势。”[7]

从内涵来说,东方文化的主流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孔子是中国教育的鼻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陈立夫先生在评价孔学时曾说:“孔子一生的学问,就是发现了‘仁’字的真义,‘仁’字从二从人,其意义就是非一人生存之私而为二人以上共生共存之人际关系,亦即是‘公’。所以孔学可称之为仁学,其所重视的问题,就是‘人道’,俗称做人的道理,亦可称之为‘人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才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箴言。[8]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理念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定规格的、为社会所需要的特殊“产品”。从教育的观点看,“以人为本”就是应当确立:凡事皆以人为先、以人为重、以人为尊,人是我们唯一最需要关心的。具体来说,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人是万物灵长,是世上最宝贵的因素,他们的人格、价值和权利应当受到尊重;人是万物的创造者,拥有无穷的智慧,应当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人的建设”,“人处于社,相需为用,相助以成”。[9]这话说得既形象又深刻,从根本上阐明了教育的功能。教育“以人为本”,其目的也是着眼于人的建设,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不仅要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树立献身科技、报效社会和精诚敬业的奋斗精神。既然西方的科学巨人们重新发现了东方的圣人,那么作为炎黄子孙,难道我们不应当百倍珍惜我们的国宝,不应当让孔子的教育思想重放光芒吗?

毋庸讳言,按照这些思想来衡量,不能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是成功的。在对待学生上,由于教师总是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动地位;由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大一统教育体制依然存在,学生们的个性往往被泯灭了,学生们的志趣被抹杀了,他们的民主自由的选择权也被剥夺了;由于体罚或变相惩罚的现象还没有杜绝,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人格受到污辱。从开发学生智力的角度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和统考升学的导向,致使人们产生了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和追求文凭的偏向,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相当多数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技术与经济创新的需要。

目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已开始出现了,一方面我国人才缺乏,另一方面社会又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这是取消统招统分制度后必然出现的,是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合乎逻辑的结果。对此,无论是学校或是毕业生个人,都不能抱怨,而应当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表面上看,这似乎仅仅是一个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不符合要求。这里所说的质量是指大学毕业生的总体素质,既指思想素质又包括业务能力。坦率地说,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的形象并不太佳,主要表现在:缺乏鲜明的个性,不能正确地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怕艰苦,轻视实践,眼高手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更瞧不起细小的具体工作;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挫折,只能适应环境,而缺乏改变逆境的能力;竞争观念薄弱,更缺乏团体意识,不善于合作与协调;作风懒散,信时、守时观念差,工作效率低下,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属于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也是学会做人的最基本的内容。不客气地说,现在已经到了整顿大学生那种文弱书生、自由散漫、不思进取、怕艰苦、睡懒觉的作风的时候了,应重新塑造新时代成功的人的形象。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虽然十分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开设了多门政治理论课,还专门配备了政治辅导员,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其收效甚微,未能达到使大学生学会做人的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理论课脱离实际,机械灌输,枯燥无味,不为学生们欢迎;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抓问题和防范的被动状态;年轻的政治辅导员,工作不安心,缺乏做思想工作的经验,难以树立威信和有说服力。总之,传统的一套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脱离了使学生学会做人这个中心,必须进行改革,使之符合21世纪的需要。

怎样才能实施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呢?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又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任务。然而,学会做人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不仅是大学学习期间的修身课题,而且应当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但是,大学时代毕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是人的一生人格定型的重要时期,是人的生命的黄金时代,因此,应当抓紧对大学生的修身教育,为使他们学会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大学生实施学会做人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和各方面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方可奏效。为了适应21世纪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以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为此,我以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1.开设以伦理学为主的“修身课”。这是中华民族的道统,亦是做人的基本内容。所谓道统,就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仁”是儒家学说的精髓。《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的一本儒家经典,全书共59章,约1.2万字,“仁”字出现了109次,《孟子》一书共71章,讨论到“仁”字的地方共158次。[10]“仁”是论述做人的道理,而做人的道理,亦即伦理学的范畴。因此,学会做人必须修身,而修身必须通达伦理学。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反复熟读儒家的经典,不汲取其中的精髓,那么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就很难成为道德情操高尚的人。

2.开设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课程。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曾举办了世界著名大学“大学校长论坛”,讨论“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会上,哈佛大学校长N.L.陆登庭(Neil L.Rudenstine)作了题为《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的演说。[11]作为一所世界级著名大学的校长,他一开始就提出“大学应该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他认为:“这种教育不仅赋予他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为此,他提出“大学要重视对‘人文’(Humane)学问的传授”,要求学生“除主修像化学、经济学、政治学或是天文学等一个专业外;还要跨越不同学科,从道德哲学、伦理学到数学逻辑,从自然科学到人文,从历史到其他文化研究广泛涉猎”。实际上,哈佛大学和美国其他大学都在竭尽全力地推行“通识教育”,以便使大学生们不断地了解他人,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审视自身的信仰和价值,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成功的人。

3.要大力改革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使之为培养成功的人服务。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大学里的思想政治工作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因而跟着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偏离了使学生学会做人这个永恒的重要主题;从方法上,主要是抓问题、抓消极因素、抓处罚,而忽视了抓人的主导方向,即人的最本质的积极因素。与教学改革相比,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困难与阻力更大,甚至是令人望而生畏,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领域。但是,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怎么改革呢?我认为,应当实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在目标上,由一般的形势教育向学会做人这个主要目标转变,赋予每个学生具有做一个成功的人所需要的各种非智力的素质,如爱心、敬业精神、毅力、职业道德、信仰、价值观、敢于冒险的精神等。二是在内容上,由教条式说教向生动丰富的人生的活教材转变,要提倡学生阅读国内外的名著,如培根、卢梭、叔本华、尼采、萨特、罗素、弗洛姆和房龙等人文学的著作,也可阅读《卡耐基:成功之路丛书》和其他的人生活教材,以帮助大学生们认识人性的特点,开拓积极的和快乐的人生。三是在方法上,由灌输式向着自我教育方式转变。大学生毕竟不同于中小学生,不能再采用保姆式的管教,应该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包括在竞争与挫折中自我教育。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能创造自我和超越自我,也只有在这时,才能说我学会了做人。

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

学习与成才关系十分密切,二者是因果关系。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只有学习才能获得知识,不学是不能成才的,不立志也是不能学有所成的。因此,学习是学生的中心任务,是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基本途径,是成才的基础。

那么,什么叫学习呢?这个问题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能领会它的深刻蕴义。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把“学习”作为一个单义词汇,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获取知识或技能的行为。但是从本质上看,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词组成的,代表两层意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孔子《论语》第一句话得到佐证。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显而易见,他是把学与习分开的,代表着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两种活动。根据我的理解,所谓学就是模仿,无论是学习间接知识抑或是学习直接知识,实际上都是模仿,所不同的是前者模仿的是表示各门学科的符号,而后者是模仿某种实践活动。那么,习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习就是温习,即重复之谓也。因此,我认为学习就是不断地模仿与重复,直至达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会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两字仅是字序的不同,但是表达的是两种学习的思想境界。学会是指从不知到知,表示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会学反映的是学习过程,包含有积极、主动的意思。因此,学会只是学习的基本目标,而会学才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是现代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成才的关键步骤。

学习观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要发展一种21世纪的新的学习观,并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目前的模式。”“学习越来越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英国里兹大学教育学家罗莎琳·德赖弗也提倡一种学习观,即“学习是由学习者积极构造知识”。美国卡耐基促进教学基金会的波依尔博士认为,要适应21世纪的学习,教育思想必须实行五个转变:[13]1.从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强调创造性和革新精神;2.从重点培养竞争转变为重点培养合作;3.从强调民族的狭隘观念和忠诚转变为强调全球的观念和忠诚;4.从把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从强调为个人私利而学习转变为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并强调个人发展,培养自知、自尊和自信。总之,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只有更新了学习的观念,才能成为未来学习的成功者。

按照新的学习观,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呢?所谓有效的学习,已不再是单纯地靠教师的传授,而是由学习者自我实现的;也不再是靠教学的科学的严密性,而是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具体地说,怎样才能算是学会学习或者说是有效的学习呢?根据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这里介绍三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1.要学会自学

古今中外的一批杰出的大学问家,在他们治学的生涯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那就是他们主要是靠自学而获得成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专门提出了自学的原则,指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14]

我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自学成才的故事脍炙人口,至今仍传为美谈。他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但却有很高的数学天分,19岁就写出了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论文,25岁就成了年轻的数学家。他把论文寄到了武汉大学数学系,并希望能应聘谋求一个教席。但是,该校以他学历太低拒绝了他的要求。然而,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却是一位真正的伯乐,他慧眼识才,毅然聘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数学系执教,从而造就了一位誉满全球的数学大师。像这样自学成才的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无论在中国或在外国,都是不胜枚举的,如聂耳、齐白石、叶圣陶、王力,以及法拉第、爱迪生、富兰克林、富尔顿、贝尔、高尔基、歌德,等等。如果要一一列举的话,我们可以编纂一套自学成才的名人大典,与科班出身的名人相比他们是毫不逊色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能够自学成才呢?回答是肯定的,最有说服力的肯定是比尔·盖茨,论学历,他仅仅是哈佛大学法律系的一个二年级的肄业生,他不仅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学位,甚至连本科文凭也没有获得。但是,他却成了“计算机革命的点火人,软件的天才与皇帝”,“他是第一个靠观念、智能、思维致富,荣登世界首富荣光榜的人,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富”。[15]那么,比尔·盖茨是靠什么成功的呢?应当说,他主要靠自学和自己钻研,从中学到创办微软公司,他都是个“计算机狂”。同时,他具有独特的创造性的素质,例如他的人生哲学:“我要赢。赢就是我的哲学,赢本身就是目的。”他的目标:“向前,向前,充满活力。”他的风格:“永远先人一步。”他的胆识:“我要向万有引力挑战。”这些都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对于在学的学生来说,是否也可能通过自学来取得成功呢?回答同样也是肯定的。据报道,[16]16岁的赵梅生在1996年以634分的高分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可是他却是个一天校门也未进过的农村穷孩子,他完全是靠自学而获得成功的。他的体会是:“自学是靠自己提出问题,又由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再难的问题都由自己去攻破。”赵梅生的成功,应当引起整个教育界的反思,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一定要排除阻力,把自学作为一个普遍的原则认真地加以推广。

2.要学会有效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人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人戈登·德莱顿合写了一本叫做《学习的革命》的书,很快就出版了中译本。目前,这本普通的书被炒得如火如荼,甚至引发了一场冠以“革命”的图书热。尽管德莱顿和沃斯并不是研究“快速学习方法”的首创人,人们对他们的《学习的革命》一书褒贬不一,但是他们毕竟认识到知识爆炸时代的特征,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激剧增加的知识之间的矛盾,于是他们敏锐地提出了快速学习方法,开展了一场学习的革命。仅从这一点来看,作者是颇有远见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也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学者在自己的治学过程中,总结出不少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蔡元培的“治学四字诀”(宏、约、深、美),华罗庚的“厚薄法”(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蔡尚思的“开采法”(意为开矿和采蜜),艾思奇的“一箭双雕法”(一边学外语、一边学哲学),杨振宁的“渗透法”(知识相互渗透),等等。不过,长期以来,这些学习方法或是局限于个人的经验之中,或是处于师生相传的状态,未能形成一门学科。现在,“快速学习方法”已经成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并以研究和推行有效的学习方法为目的。

快速学习方法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可以说是应“需”而生。快速学习方法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践和推广。根据大量的实践和个人的体会,我们可以把快速学习方法归纳为六个环节:

(1)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国外教育学家证明,80%的学生学习困难与压力有关。如果排除了压力,那么应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他们还幽默地说,当人们处在压力之下,他们的大脑就“短路”了。在电学上短路,意即电流不通了;大脑“短路”,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受阻了。因此,只有消除了人的思想上的压力,恢复了最佳学习状态,才能保证大脑正常的思维和有效的学习。

什么是最佳的学习状态呢?怎样才能保持这种状态呢?从心理学上讲,最佳的学习状态就是既保持自然放松又集中注意力的一种精神状态,做到轻松、自如、乐观和自信。看起来,这二者好像是矛盾的,其实这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所以它是一种最佳精神状态,也是一种高境界的思想状态。要保持这种状态,重要的是保持对学习的浓厚的兴趣,要敢于说行而不能说“我不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应当依靠毅力尽快使心理达到平衡状态,这是每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2)开动全部的学习感官。人有五大感官,即耳、目、口、鼻和身体,人无论对外界的感知,或是对间接知识的学习,无一例外地都是通过五个感官形成的五个渠道而获得的。人的五个感官构成五个感觉,即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实际上,人的认知能力大多是这些感官综合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很少是单一的感官的作用。但是,国外的一项测试表明,大约有37%的学生是触觉学习者,34%的学生是听觉学习者,而只有29%的学生是视觉学习者。这个测试表明,大多数的学习者还是习惯于单一的感觉方法学习,如果他们学会了开动全部感官来学习,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增长。

英国快速学习心理学家罗斯认为,要想迅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现象,学习成绩好与不好的学生的差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否掌握了使用全部感官来学习的技巧。有人在总结爱因斯坦的成功的经验时说,他发明相对论的灵感,就是开动全部感官的结果。

(3)学会略读。略读是读书入门的一种方法,也是学习能力之一。什么叫略读?所谓略读,就是初读、泛读,也叫“观大略”的读书法。这是三国时的思想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倡导的读书法,蕴义为“观其大略、举其大纲”。据史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后来,诸葛亮官至蜀汉丞相,而石广元等三人果为诸葛亮所料只任到郡守官职。诸葛亮之所以智谋超群,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与他博览群书和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无关系。

读书为什么要略读呢?这是因为在信息时代,书刊简直就像浪潮一样向我们袭来,如果我们不学会略读的技巧,那么就不能涉猎广泛的知识。事实上,任何书籍,其中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有实用的,也有无用的;有精彩的,也有乏味的。因此,在读书之始,通过略读对全面的概貌有一个了解,以便分清主次、难易,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有些读书不得法的人,往往是一页一页的读,一行一行的记,看起来似乎十分认真,实际上是极大的浪费。如果每个学习者掌握了快速学习方法,那么每个人在一生中就可以实现古人提倡的座右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学会多问。我国明代三大儒家之一的黄宗羲曾告诫人们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古代大思想家屈原就是一位勤察多问的学者,他在《天问》中,一口气提出了178个为什么,可见其观察之细、思考之深,他的渊博学问与此不无关系。

靠自学成才的专业作家聂立珂,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还发明了适用于学生升学考试的“四轮学习方略”。[17]这个方法的核心还是围绕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的,他的“四轮”实际上也就是四个问题,即学习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问题?怎样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怎么样?据介绍,凡采用这个方法的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大多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学会精读。略与精是相对的,略是精的前提,精是略的目的与要求,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学会精读就像学会略读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所谓精读,就是要仔细地阅读,有些是要反复地阅读、理解和记忆。一般说来,精读的目的是要掌握书中的重点,攻克难点和深究疑点,这就是我个人在治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三点式”的读书法。什么是书的重点呢?我们虽然不能给重点下一个普遍的定义,但一般来说,重点是指各门学科中的重要内容,要么它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要么对进一步深入学习带有关键的作用。重点是分层次的,每门学科、每本书和每一章节都有各自的重点,这是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

至于难点,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每个人通过略读以后,应当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这就是自己学习的难点。对于学习者来说,遇到学习中的困难,切不可以绕过去,一定要下决心把它攻下来。最好是自己刻苦钻研,如果自己力量实在不及,那就请老师帮助释疑,千万不要因为爱面子,不懂装懂,其结果只能害自己,到了考试或应用时,就会原形毕露,到那时悔之晚矣!

再说读书的疑点,深究书中疑点的读书方法,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读书万万不可迷信,“唯书、唯古和唯上”都是保守主义的思维方法。殊不知,书本上的知识不仅受着著作者观点的影响,而且还受着时代的局限。因此,我们读书学习一定要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对书本知识进行一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对于一切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知,我们要学习掌握和应用;对于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内容,我们应当抛弃;对于前人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我们应当深入研究,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在科学史上,这种破除书本迷信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有的人因纠正了某种片面性而拓展了前人的理论,也有人解决了前人的遗留问题而导致了重大的科学发明。

(6)要学会对信息的记忆、储存和加工。首先,应当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记忆。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绝不是忽视记忆的重要性。所谓的死记硬背,有三个特点:一是不分主次、不管是否有用,企图把所学的东西都记住;二是把杂乱无章的信息塞满脑袋,就像一个衣箱里放满了乱七八糟的衣物一样;三是再现的产品是原始输入信息的复制品。然而,科学的记忆则是完全相反的,它记忆的是有选择的,储存是规律的,加工是有创造性的。

记忆是十分重要的,现在许多学生不愿记忆,这是不对的。无论是科学家、作家或是发明家,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也许这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不愿记忆是怕艰苦的表现,是思想懒汉,记忆力就像人的肌肉一样,越练越发达,越使用越强。只要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会具有良好的记忆力,甚至到老年仍然可以保持旺盛的记忆力。

增强记忆力是有法可循的,根据我的经验,增强记忆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保持大脑的生理卫生,这是加强记忆力的物质基础。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大脑呢?最重要的是保证大脑的必须的营养物质,按照最佳作息时间用脑,严禁烟酒,谨防脑组织受伤,防止大脑过度疲劳,开展有益的健脑活动。

第二,要学会激活大脑,挖掘大脑的剩余潜力。人的大脑与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它们的关系犹如电脑的硬件与软件一样,如果要增强大脑的记忆,就像改进电脑的内存和外存一样。激活大脑的方法很多,如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卓越的目标,设置紧急的情境,强化记忆的动机,激发对记忆事物的兴趣,凭借毅力集中注意力等,它们都可达到增强记忆力的目的。

第三,充分发挥“记忆钩”的作用。提到钩,我们自然地联想到鱼钩、衣钩等,钩的功能是它能够牢固地钩住某种东西。所谓“记忆钩”,是指加强记忆的一种方法,一旦掌握它,就可以使被记忆的东西记得快、记得牢。“记忆钩”与鱼钩、衣钩不一样,它不是有形的东西,而是一个观念性的术语。美国教育家布赞说,如果你想记住任何东西,你要做的一切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这说明,联想在记忆中太重要了,我们所说的“记忆钩”就是记忆中的联想力。在学习外语、化学、生物等课程中,人们最怕的是记忆大量的词汇、化学反应式和生物名词等,然而记忆钩可以帮助记忆,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要学会研究式的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几乎在全世界受到指责,其原因“是因为它们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是通过科学研究进行学习”。这说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做研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式的学习方法,也可以称为发现学习法,这是由西班牙教育家昆体良(Quintillian)早先提出,后被美国心理学家J.S.布鲁纳(J.S.Bruner)所大力推荐的方法。布鲁纳认为,发现的方法是一种学习的方法,通常称做发现学习。发现是一个既广泛而又深刻的词汇,它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且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他还主张,“一个人要能把学习方法作为有所发明的一项任务”。“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才能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18]

研究式的学习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方法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为发现而学习,是走自己的路,创造新的知识;后者仅仅是传授知识,照着前人走过的路走,只能接受前人创造的知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力的核心。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呢?显然,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必须提倡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使他们学会创造,把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把教育与研究结合起来呢?大学生是否能够从事研究工作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破除对科学研究的迷信。其实,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教科书中,都存在不少有待研究的课题,贵在做发明的有心人。据报道,198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生罗伯特·盖瑞斯特发现了牛顿所著《数学原理》中的一个错误,这是该书出版300年以来未被发现的一个错误。值得注意的是,他是在例行作业时重新计算这个方程式时发现的。为此,他的论文得了A+,破格被密歇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不仅大学生可以采用研究式的方法学习,而且中小学生也有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许多科学小发明家所取得的成果就是有力的证明。例如,关于圆周率π值,过去一直认为它是一个无穷尽的无理数。1997年9月,法国人贝拉尔把这个无理数算到第一兆位小数,创造了世界纪录,但仍然没有除尽。然而,圆周率永远除不尽的神话,于1998年6月被加拿大一个名叫伯熙瓦的年仅17岁的高中生所打破。他运用因特网电子邮件与世界上25台电脑联网,计算出圆周率在小数点后第一兆两千五百亿位数即可以除尽。这的确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发现,正如一位加拿大的科学家所说,如果用人工计算,一秒钟算一个小数点的话,那就需要30万年才能像伯熙瓦那样把圆周率除尽。[19]这一重大的成果说明,人们不能迷信书上已有的结论,要敢于向被认为“不可能”的领域进军,这正是可能滋生科学发明的沃土。同时,也说明不论学习者的年龄大小,只要他们善于应用研究式的方法学习,那么他们就能成为创造性的人才。

学会生存是立足之策

什么叫立足?顾名思义,所谓立足,是指站得住脚,能够谋生或者生存下去。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有“立足之地”,寓意为要有生存的空间,或者是要有“英雄用武之地”。

生存是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物的存在形式,其对应的一面就是非生存或叫做死亡。按照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在自然界的同种或异种生命物之间,通过相互竞争以维持其生存的权利,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或是“适应者存、不适应者亡”。恐龙是古代的一种爬行类的庞然大物,曾在100多亿年前统治整个地球,但它们为什么在中生代末期突然灭绝呢?尽管有关恐龙灭绝的学术观点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恐龙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其实,物种的灭绝远非恐龙一种,仅在冰河时代,就有5 000多万种生物灭绝,相当于当时地球上生存的物种的一半。据生物学家的统计,现今存在的物种约3 000万种,而有资料记载的约140万种。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由于气候的变迁,环境的污染,无论是动物或是植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人与所有生物不同,他是具有思维能力的高等动物,不仅有依赖环境生存的一面,而且还具有为生存而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尽管在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三大危机”(人口增长、环境破坏、资源减少)和“四大瘟疫”(艾滋病、香烟、家猫、癌症)的威胁,但是人类可以凭借着他们拥有的创造力,去战胜危机,创造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条件。

人的生存不仅涉及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还必须具有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实践自己的潜力和创造自己的未来,并承担社会赋予人的各种责任。后者,正是本文所强调的重点,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当今的大学生们如何掌握生存的本领,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1.自我设计是学会生存的必要前提

自我设计是人才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意指每个人特别是站在科学殿堂入口处,立志成才的广大的青年们,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坐标,以做一个成功的人为目的,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规划,制定一幅切实可行的蓝图。这个蓝图是人生设计的产品,它与机械设计的蓝图是不同的,实现人生的设计蓝图,不可能是机械加工出来的,而是要依靠人的创造性来实现的。

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未来的事业,到底是由自己来设计抑或是由他人来代替谋划呢?一般来说,父母、老师和朋友的建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些只能是咨询、参考性质的,个人的未来只能由自己来设计。我们不能否认,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者、执行者,也是最后的责任承担者。人生设计归根结底,必须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怎样去实践做一个成功的人?很明显,要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只能是人生的自我设计者,不可能是旁观者或包办代替者。

自我设计是每个人的权利,是一切成功人士创业的必由之路。任何一个有理想的人,如果他要想达到事业的光辉的顶点,那么他就必须学会自我设计。例如,在我国近代学术史上,像鲁迅、胡适、郭沫若、林语堂、梁实秋、梁漱溟、马寅初、梁思成、钱钟书、沈从文、冰心、萧乾、巴金,等等,他们在学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与他们对人生的自我设计分不开的。同时,他们不仅善于自我设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善于自我实践和自我超越。后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我设计很好,但不善于实践自我,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幻想家。自我超越的过程,是自我否定和自我再创造的过程,是人生价值的升华。它的深刻意义,正如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蒙田所阐明的:“一个人一旦超越了自我,具有把整个人类纳入自我之中的广阔的胸怀,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使他在天翻地覆、轰轰烈烈的新旧交替时代,充当新时代的号手和旧时代的批判者。”[20]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世纪的交替时代,为了推动世界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多么需要这样的新时代的号手!这样的优秀人才从哪里来呢?无疑,他们必定是从那些最善于自我设计、自我实践和自我超越的大学生中涌现出来,他们不仅是未来社会最具适应性的生存者,而且是新时代的创造者!

2.创造力是生存竞争的“永动机”

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以后,一场震撼着整个世界的产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了,接着传播到意大利、法国、德国,到19世纪中叶传播到了美国。那是一个发明的狂热时代,几乎每天都有发明和技术革新诞生,各式各样的机器的运用,奠定了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同时极大地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人们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于是有人设想发明不消耗任何能量的“永动机”。其实,研制“永动机”的幻想已经延续了五个世纪,花样不断翻新。然而,良好的愿望并未能得到科学理论的支持,研究“永动机”的各种企图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时隔一个多世纪,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期,又有人宣称研制成功了“永动机”,但是科学是一面照妖镜,无情地戳穿了那个伪科学的骗局。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从热力学上讲,“永动机”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我却愿意借用这个颇有诱惑力的名词,来阐述另一类科学法则。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莱塔斯说过:“除却变化,别无永恒之物。”[21]对于客观物质世界来说,我们可以把物质自身的“变化”视为推动宇宙运动的“永动机”。从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它们还受着另一种巨大力量的推动,那就是创造力。人类20世纪的科学发明成果,超过了有史以来的总和,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一切工业文明,都是上一个世纪所没有的。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则是发明了“发明创造法”,借助它的帮助,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物质文明。因此,宇宙是无限的,物质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创造力也是取之不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力犹如一部“智能永动机”,它不断地创造人间奇迹,推动人类社会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怎样才能在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无论是企业或者是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断创新。世界最年轻的首富比尔·盖茨的创业史,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他11岁办公司,13岁发明了第一个软件,他的公司从900美元起家,到1995年创造了139亿美元的财富,1996年达到230亿美元,1997年是378亿美元,1998年猛增到580亿美元,由于他的巨大的成就,他被誉为“软件世界的天才与皇帝”、“电脑帝国的拿破仑”、“信息时代的福特”,等等。他的荣誉和财富何以得来呢?来自于他的创造力和微软公司的不断创新。他誉满全球,富甲天下,但是他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要“永远先人一步”。他告诫说:“若不创新,别看现在家底厚,哗啦啦大厦倾,没有几日就会一穷二白。”[22]

对于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巨富需要不断创新,那么,对于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创业者来说,更需要大力创新。创新源于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需要创造教育来开发。因此,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把培养创造力放在首位,包括创造性的个性、创造性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肯定地说,唯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最具有生存能力的人,未来社会的强人和成功的人,也只属于那些最富有创造力的人!

3.实用技能是生存竞争的重要资本

我们评判一个人的能力,不仅要考核他的智能,而且还要看他的实际的技能,二者并不是一回事。这正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迪·博诺曾用“一部汽车不同人驾驶会有两种结果”来比较智能与思考的关系,但我觉得用它们来形容智能与技能更恰切一些。很显然,一部再高档的汽车,如果没有高超技能的司机驾驶,那么这部汽车就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同样地,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如果没有实际的操作能力,那么他可能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只能是一个书呆子。

在未来的时代,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将成为人们就业和创业的重要资本。正因为如此,出席美国1998年科学年会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认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学校传授给下一代的将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23]美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不仅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还很重视技能的培养。据估计,21世纪初,将有2100万个新的产业。为了培养未来的新劳动力,使工业不断进步,美国早在1989年2月就制定了一个宏大的“2061教改计划”。[24]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大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水准,同时还要求学生攻读十几个“实质性”的课程,掌握未来工作和生活必需的技能。例如,在计划中要求学生知道原子能电站是怎么发电的?一旦发生了核事故,应当怎么防护等。甚至要求学生懂得电灯工作的原理,掌握电路故障检修的技术。其实,这些都是科技常识,也是每个人生存的必备的技能。

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分数的高低,而却忽视技能的培养。其结果是导致高分低能,对实际工作适应性很差,当然更谈不上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了。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能够生存下去,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掌握以下12种技能:[25]

(1)英语实际上正在成为全球性的语言(English is being the global language),因此,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精通英语,具有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21世纪被认为是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将把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因此未来的生存者都应当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用它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3)能够运用数学、逻辑学和推理技巧,并通晓统计学。

(4)了解现代应用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能够运用其中的某些技术,如光电子和通信技术等。

(5)当代信息犹如汪洋大海,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必须具有收集、加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6)决策和管理决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事,不论何种工作都与决策与管理有关,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决策与管理能力。

(7)未来社会,既需要竞争又需要合作,因此必须具有竞争和合作两种优良的素质。

(8)必须具有良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9)应当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公关、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能力。

(10)具有广泛阅读和理解能力,这是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实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

(11)应当了解世界地理、历史、文化和国际事务,这是面向世界和走向世界所需要的。

(12)要掌握实用法律知识,这是开创事业和保护自己的需要。

当然,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技能,远不止这些,而且特殊职业还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通晓了做人的伦理准则,具有创新的能力,掌握了上述的生存技能,那么他们不仅是一个适应于社会的生存者,而且一定会是一个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26]的成功的人!

(原载《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5.

[2][法]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

[3]四书五经[M].上册.长沙:岳麓书社,1991:1.

[4]参考消息,1999-02-18.

[5]王长沛、陈爱苾.怎样跨入新世纪——21世纪的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3.

[6]国际孔学论文集,国际孔学会议大会秘书处,1987-06-15.

[7]参考消息,1993-12-11.

[8]陶行知全集[M].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题词).

[9]胡越.明天的中国[M].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70:45.

[10]李焕.教育论丛[M].台北:幼狮书店,1989:265.

[11][美]N.L.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8(4),2.

[12]姜永斌、邓巧英.诸葛亮的人才思想[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178.

[1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3、46、98.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74.

[15]麦达利.比尔·盖茨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

[16]特区青年报,1996-11-07.

[17]中华工商时报,1997-11-28.

[18]智力问题资料汇编.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1980:212.

[19]中华读书报,1998-09-16:13.

[20]肖雪慧、韩东屏.自我实现——主体论人生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70.

[21]张建邦.知识的爆炸[M].台北:擎声文物供应公司,1971:3.

[22]南方周末,1998-09-18:16.

[23]上海高教研究,1998(5):25.

[24]参考消息,1989-03-10.

[25]扬子晚报,1997-04-04.

[26]毛泽东著作选读[M].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