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创造过程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创造过程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有效地获取企业外部知识的重要机制,企业接受来自学研机构的知识就成为发展自身动态能力的一条捷径。下面我们通过西门子公司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共建知识互换中心的案例来具体说明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创造如何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作为一个学校研究与产业紧密合作的桥梁,知识互换中心的管理由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共同进行。

1.1.6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创造过程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

随着竞争和市场环境变化的不断加剧,企业只有具备迅速有效整合和配置内外部资源,快速推出创新性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才可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Teece(1997)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动态能力是指组织建立、整合和重组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技巧、资源等要素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动态能力强调的两个关键方面是:第一,“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竞争能力的能力;第二,“能力”在更新企业自身能力(整合,重构组织内、外部技能和资源)以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Teece(1997)把企业的动态能力概括为过程、位势和路径三个维度,因此,动态能力演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动态的包含协调/整合、学习、重构等元素的知识创造过程。董俊武等(2004)从能力的知识构成与改变维度的角度探讨了知识与能力变化之间的关系,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而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有效地获取企业外部知识的重要机制,企业接受来自学研机构的知识就成为发展自身动态能力的一条捷径。下面我们通过西门子公司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共建知识互换中心的案例(15)来具体说明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创造如何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

(1)知识互换中心概况

2003年6月西门子公司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成立了知识互换中心。作为一个学校研究与产业紧密合作的桥梁,知识互换中心的管理由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共同进行。知识互换中心的办公室设在亚琛工业大学或慕尼黑工业大学,主要人员为大学研究人员,但是办公运作资金来自西门子公司。设在大学的知识互换中心负责管理所有的合作项目。知识互换中心的发展战略则是根据为期数年的合作框架,由大学高级教授和西门子官员共同组成的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合作项目及合作方向进行讨论来制定。知识互换中心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创新管理、科技人力资本的管理、学生培养和学生网络建设。

(2)CKI知识和资本转化

在任何一个合作研究,都要涉及研究工作、知识、创新和资本这四个方面。研究资本的投入,促使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研究工作进行过程以及研究的结果将产生新的知识,当这些新知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运用于创新活动中,实现知识和创新结果的商业化,获得利益。利润再次投入研究,循环周而复始。也可以说,研究是资本和知识之间的桥梁,研究使资本变成了知识;创新是知识和资本之间的纽带,创新使知识产生了价值。

img12

图1.6 CKI产学研合作知识转化模式

在知识互换中心这种产学战略联盟模式中,围绕着知识互换中心的运作,研究、知识、创新和资本的要素循环是一个能力、知识、资本三者的递增循环。如图1.6所示,从资本到研究开始,一直到创新到资本的转化,每次转化的箭头都在加粗,说明这转化的能量是成倍递增。简单地说,研究资本投入以后,通过合作研究工作的开展,在研究完成的整个过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合作双方都产生了新知识。因此,新知识可能不仅是学科的新的理论知识,而且可能还包括了新的实践的产业知识。所以,以研究为桥梁,从资本到知识,合作双方的能力获得了提升。同理,通过创新,知识转化为商品,实现了商业化,不仅体现了知识的价值,同时也增加了合作双方的竞争优势和利润,使今后有更多的资本可以投入研究,也增强了合作双方的合作信心。

当资本通过研究与创新,经历了资本和知识之间的相互交替转化,不仅由于商业化的成功,合作者资本获得了增加,而且在这个知识和资本的转化过程中,合作者的竞争能力、合作信心等都得到了提升。

(3)知识互换中心的成就

知识交换中心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慕尼黑工作大学从2003年6月与西门子公司正式成立知识互换中心以来,截至2007年3月,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双方同意开展124项的合作项目,正式运行的项目为34项,平均每年近10项,已经投入的合作金额总数约1140万欧元,平均每个项目的投入金额超过30万欧元,已经有超过50位的教授参与了项目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