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力本位”成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能力本位”的提出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以学科或以知识为本位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反思与叛逆。

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1.人性及其提升

有学者认为,现代教育制度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其重点放在职业培训上,把人看成简单的生产工具,把学校看成是人力加工厂,按物的生产原则来管理学校,这都是非人性的;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启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

当然,这里并不否认教育的社会目的的存在性,也不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普通高校发展之路,只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目中无人”,根据人的终身学习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那么,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是否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目的的要义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根据马克思所持有的人性观,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拓展,也即“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实现人性的全面提升。就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职业道德与共同生存,自我意识与价值定向以及创造性和主体性等品质的培养与教育,使之成为有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的人。

2.能力及其培养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不管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能力本位”成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缺乏人性基础的能力发展本身是有限的,也是片面的。它本身还隐含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设: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特定的职业或领域与之相匹配,一个人的一生能否获取成功取决于最初的职业选择。这与“职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相悖的。所以,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重视在人性提升的基础上的能力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观的认识,我们认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如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和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等)的同时,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以人性的提升为基础来发展个体能力,以终身学习理论为指导,加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突出强调培养创业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于实现提升人性和能力培养的目的,1999年底,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做出如下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另外,我国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这和以往的提法有所不同。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更趋向多元化,社会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能力本位”的提出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以学科或以知识为本位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反思与叛逆。这一反叛无疑是一种进步。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结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的转化中,教学目标居于微观基础地位,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只有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的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我们把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技能及情感三个领域。

1.认知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技能的目标,一般分为三种水平。(1)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2)理解水平:指掌握概念、原理、方法等,能将其内化。(3)应用水平:指运用学过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去解决问题。

2.技能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练习习得了按某种规则完成身体协调任务能力要求的目标,属于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范畴。一般由模仿→技能水平就可以了,而由技能→技巧→技艺水平,需通过长期职业习得。(1)模仿水平:相当于重复已展现过的行动,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2)技能水平,相当于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3.情感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兴趣、态度、动机、意志、价值观念的目标,一般分为三个水平。(1)感受水平: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2)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3)内化水平: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为了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要做到: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水平;科学地陈述教学目标,要使陈述的教学目标清晰、操作性强,关键要抓住学习后学生的具体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