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尚无公认的一致性的界定范围。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当前中小学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即身心健康。因此,中小学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从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青少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龄阶段,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获取知识,发展身心健康是最为重要的。这时,社会在关注他们的学习活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他们在肉体和精神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援助手段。

随着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班主任在学校中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心理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同时兼有知心朋友、学习的导师、心理医生、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沟通的艺术家、维权代言人和学生的榜样等多种角色。班主任应正确、深刻而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树立“多角色意识”,加强自身修养与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

一、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或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尚无公认的一致性的界定范围。这是因为心理是否健康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找到绝对符合标准的“心理健康”的人。综合国内外有关学者的观点和理论,可以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儿童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人的智力主要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构成。这样智力正常的人在上述五项能力方面就具有相对优秀的品质。国内外的心理学家通常用智力测验来评定智力,用智力商数(IQ)表示智力发展高低,一般而言,正常智商(IQ)为80~120,如果智商(IQ)低于70,则为智力落后。

2.情绪稳定协调

人的情感表达、情绪反应强度、动机的趋向与取舍、思维的方向和过程等可以受自身意识的控制与调节,亦即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下实现的。稳定协调和愉快的情绪表示儿童青少年处于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保持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反,经常性的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恐惧退缩或冷漠无情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甚至可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乃至损害身体健康。

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人在各年龄阶段,多表现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身的年龄特点,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

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应是和谐统一的,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是适度的,表现为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种适应能力除与他们的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弱与灵活性有关外,还受生活经历和学习锻炼的影响。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化的基础。儿童的心理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人际交往的发展。健康的儿童青少年一般都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如果儿童早期的社会交往被剥夺,容易造成孤僻、敌意、敏感、适应困难等心理障碍。若常表现为孤独和人际交往的冷漠,应考虑是否出现人格障碍;相反,无选择地过分交往,并过分热情和兴奋,也要考虑是否属于躁狂状态。若常表现过度攻击和行为霸道,使别人不愿与其交往,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稳定的个性表现为健康的精神面貌,有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性格极端内向或极端外向,与他人或社会生活长期格格不入,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容纳自己和认同他人,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的人生目标等。

当然,处于发展中的儿童青少年,其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及可塑性。因此,上述心理健康标准对他们具有相对性,衡量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只能大体符合“标准”。简言之,对儿童青少年来讲,健康心理是整个心理活动与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和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统一和适应。

三、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的不同类型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的不同类型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诱发因素通过本体因素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现实性。下面简要阐述本体因素和诱发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第一,遗传因素。一般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表明,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抽风发作、性情怪僻、躁狂抑郁等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表现的人占相当比例。例如,对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发病的原因确实具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而这正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第三,脑外伤或化学中毒。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第四,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这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时,往往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症,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等。

2.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等。

第一,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自身的发展和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

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动机也就越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不能实现,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

第二,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正性情绪,排除不良的负性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个性因素包括自我意识、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再如,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怒、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不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总目标隐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主动施教的过程,也是一项预防性的教育活动。每个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都将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挫折,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走在前面,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学生自觉探索自己的问题的能力和抵御挫折的能力,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亡羊补牢。另一方面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自我及个性等方面全方位的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全体工作者都要投入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去,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等项工作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发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中小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使学生逐渐地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自强自信,能应对变化的社会环境,抵御来自生活各方面的挫折。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在城市里,独生子女较多,孩子从小就备受呵护,容易滋生过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一方面表现出私欲的增长,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懂得安慰、帮助别人,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强烈的好胜心,遇事总想抢第一,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注重自己的自我形象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孩子往往很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有探索自我的机会,从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成长,发挥自己的潜能,让自己茁壮成长。小学阶段侧重于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的层面上开展工作,中学阶段侧重于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就是指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各种特点的综合体现,培养健全人格并不是使学生完美无缺,而是指人格各种特质和谐、自然的结合,也就是说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并接纳自己的人格特征,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造自己的弱点,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这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教育目标。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形成在两三岁就奠定了基础,家长是孩子最初的人格塑造者,在孩子整个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限于学校的范围之内,要扩展到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家长加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加强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形成一个家校合作、携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到社区建设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把少年儿童人格的成长看成是整个社会应尽的义务,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3.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有不同的层面,对中小学生来讲,大多数是发展性的问题,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有责任帮助学生排解困难、消除疑虑、快乐成长。故作为实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应当设立心理辅导室,由专业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自然地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同时要坚持心理辅导的保密性原则,辅导室的学生档案和辅导记录材料,不能随意拿给班主任或校领导看,可以由辅导老师介绍某些学生的有关情况,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如成长早期的伤害性经历、家庭中的特殊事件、对学校或老师的抱怨等,不能轻易告诉他人,以免这些情况在不经意间泄漏出去,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加重了孩子的不良反应,原来的问题没解决反而引起了新的问题。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心理辅导老师在个别辅导中,一旦发现学生有严重的问题或障碍,自己已经解决不了的时候,应当把来访者转给高一级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的心理门诊,请求他们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措施进行诊治,以防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期。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3)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和体察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等。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6)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

(7)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

(1)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是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惧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

(2)情绪问题。主要是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

(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

(4)身心疾患。主要是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

(5)性行为问题。主要是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此外,还应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要,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阶段中侧重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小学阶段通常以适应学校生活与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初中则以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人格塑造等为主要内容;高中通常围绕学习能力提高、考试焦虑调适、升学就业辅导、人格培养、人生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考虑上述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与系统性,以期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指指导教师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1.正面教育原则

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为学生安排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教育,通俗地讲解心理健康知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奠定认识的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不仅为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而且使学生能根据所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来衡量自己心理是否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

2.预防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进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不良的心理素质的预防。要防患于未然,就要根据学生经常发生的心理问题提醒学生注意。预防性原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如青春期生理急剧变化的特征,以及心理滞后带来的困惑不安等;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如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社会信息给学生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压力;还应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如学生属于内向型、外向型性格特点,以及学生属于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等不同的气质类型;等等。

3.社会性原则

人具有社会属性。心理健康教育在个性化指导方面比较突出,但却不能停留在个性教育上,而要把个体引向社会。社会化原则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从社会化角度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要求相融相通,与社会规范相吻合。因此指导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个人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关系的指导,实现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活动内容和方法上要考虑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身心发展标准的需要,引导学生努力创造适合于社会发展的自身条件。

4.适度性原则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如文化知识水平、年龄段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教材要适度,要选择适合不同青少年的读物。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要适度,尽量减少使用术语,要通俗易懂,让学生能消化。另外,对青少年性心理的教育要适度。青少年的身心发育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在各个不同的阶段都要恰当地加以指导,不足与过量都是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适度性原则就是适时、适情、适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同样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特别是在心理咨询中,学生把心里话告诉指导老师,老师要为学生保守秘密。学生只会向信任的老师倾诉心里的秘密。信任的基础在于老师绝不会向外泄露谈话内容。能够被学生信任的老师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予以指导。老师要经常向学生宣传这一原则并认真做到。

6.交友性原则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要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在心理健康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淡化教育者的形象。心理指导能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与学生建立了朋友关系。学生只有对指导教师产生信任感,感到在平等的地位上交谈,感到朋友般的关爱才能敞开心扉。心理健康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攻心艺术”,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

7.多形式教育原则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在学校除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还要与生动活泼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形式活动相配合,如充分利用班团队开展的大量集体活动进行心理调节训练,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对有些心理疾患的学生要请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此外,一些教育工作者还提出了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这些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班主任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职责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班级组织为基本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协同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为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种基本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成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试图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机地与班主任工作相融合,能够渗透并弥散到班主任工作的一切环节和过程之中。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团体性、渗透性和整体性三大特征,它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在我国迅速推广、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使之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班主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来实施班级素质教育,与此同时也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班主任进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因为班级主体是儿童青少年学生,他们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儿童青少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龄阶段,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获得知识,发展身心健康最为重要。

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在对他们的智能进行培育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多关注他们的肉体和精神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为他们在这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援助十分重要。

第二,在新的形势下,班主任在学校中所担任的角色越来越多,他们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班级心理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班主任掌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与操作技能,并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十分重要。

第三,做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班主任正确、深刻而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树立“多角色意识”,加强自身修养与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而且也关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

总而言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中小学的班主任而言,为了更好地做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了解童年期和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情绪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树立以下观念:

第一,树立起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毕生发展观。

第二,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应重点把握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发展因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及其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操作中的实际运用。

第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就是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情绪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应了解班级学生所属的年龄阶段的个体、群体的情绪特征,并做到具体年龄具体对待,切忌一刀切。

第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从现实自我向真实自我的转变,进而接近理想中的自我。

只有树立以上观念,才能打下班主任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基础,如果班主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把相应的知识运用到相应的实践情境之中,班主任就可以担负起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