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与教育[]

道德与教育[]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第一与第三之关系最重,二者顺同,则收知行合一之效。我们最先要清楚何者为道德行为。凡在不识不知之中,而能动作的行为,便是自载的行为,便是习惯。恐怕没有一个,因为这是已经成了自载的行为,已经成了习惯不由自己了。道德教育,是要培养道德行为使之成为自载的行为。造成行为的倾向,又全赖道德的观念。道德教育失败的原因。若干意念相联,而组成习惯,组成道德观念。

今天所要讲的题目是“道德与教育”。

道德的分析。一般的论法,都以为道德是道德,生活是生活,道德是附于生活的,是由外面加于生活之上的。这种论法,是我今天要驳斥的。我以为道德乃人类生活的一方面,不能脱生活而分立。无生活即无所谓道德。道德贯彻生活全体,所以我们讨论道德教育问题,不能遗实际生活而不问,那么今日的题目,便非“道德与教育”,乃“道德生活的教育”,或者“道德教育”。这是我先要提明的。

我现在把道德生活的成分,依心理的程序分析一番。我们如能把这程序了解,并明白怎样的因势施教,去培养道德生活,我们也就能明白办理学校的正当方法是如何了。

我这里先要提出一点,就是行为的善与不善,不能依其外表而定,比如拯人于溺,是善的;然而我拯人于溺的目的,在欲加之以他种痛苦,则我之拯之,不能为理的行为。行为的道德性,由于其与对方事物之关系而定,必其目的在使对方享尽善尽美之结果而无他,方为善的有道德的行为。

依心理的分析,道德生活的成分有四:

第一,为绝对不变尽善尽美的观念,那是人生最终的觉悟,谓此种觉悟为人生哲学是可以的,谓之为人生的宗教也是可以的,是为哲学或者宗教的内容。此所谓宗教乃人生最大的信仰,非一般形式的宗教之谓。

第二,为希望此大善充满一切,战胜一切,导引一切的倾向,此种态度,为善生活的原动力,亦可谓为宗教的原动力。这两端——人生哲学与善行为的倾向——为道德行为所必具之二要项。

第三,为决断,某一事发生,解决之方法不一,必经一次选择决定的程序,而后可。比如某人欲到美国留学,又须奉养父母。去与不去,各有相当理由。必须一一较其轻重,然后始能采取一种断案。如我去,能使国家社会得巨量之益,归时又能使父母得更丰之奉养,则去为是。不然,则去为不是。此即詹姆士论决断的心理程序。每一事发生,必皆经过此种集聚各有关系方面之理由与方略,比较其利害,于是选择与决断乃能发生。

第四,为意旨的实践。决断之后,起而实行,凡我良心之所认为是的,都要见诸实行。成败利钝,皆所不计。所谓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凡我认为是的,都可行之。凡他人之误谬,都由我辨而矫正之。然后我的道德行为,乃能建立,乃能成为一种习惯。

每一行为,必经以上四层,即:一、道德的信念,二、好善的倾向,三、意志的选择,四、意旨的实践。而第一与第三之关系最重,二者顺同,则收知行合一之效。二者歧异,则收知行相悖之恶果而养成种种不道德之习惯。

道德生活的习惯顺序,适与上举次序相反,即实践居先,意旨的选择次之,好善的倾向又次之,善的观念为最末。儿童的年龄愈幼,愈应注意其行为的习惯,或意旨的实践。

我们最先要清楚何者为道德行为。例如某儿在父亲的书房里游戏,翻动父亲的书籍,母亲见着了,怕撕破父亲的书籍,便立即叱道:“不要翻动那些书,那都是父亲的。”她这种教训的目的,是不要翻动父亲的书籍。久而久之,便推及凡是父亲的物品,都不可摸动。再久之,便造成凡他人的物品,都不可摸动,侵及他人权利的行为,都是不正当的。反之,若书或他人物品有被焚烧的危险,我若摸动,则为正当,如坐视不救,反为不当。因为为役他人,不惟不侵害他人权利,反增加他人利益,是高尚的行为,所以行为选择之为正当与否,全视观念之正当与否而定。即第三步之正当与否,全视第一步定数。

何为习惯?习惯作何解说?我的习惯的定义,不是你们所曾闻过的。我的习惯的定义是“自载的行为”。何为“自载”?我来解释一番。比如吃葡萄是人人所能的,吃葡萄而不吞咽子粒,也是人人所能的,而且习以为常的。我现在要问你们,你们怎样转动舌齿,去阻止子粒下咽?你们中间没有一个能详细描说的,因为这是你们在不知不觉之中便能做的。也许是因为你们不能看见自己的舌齿,所以不能回答。我再举一个能见的,例如扣衣钮是人人所能的,是天天要做的,我们手指曲挠的程序是什么样子,你们知道得清楚么?也是不知道的,因为做惯了,不知不觉地便做成了。现在用自己的眼看着,反复地试若干次,详细地想象一番,才能理会得清楚。凡在不识不知之中,而能动作的行为,便是自载的行为,便是习惯。我现在再举一个反证。我要问你们三个五是多少,你们能答十五。我现在要问你们一个问题,请你们不要使答案来到你们心里。比方我问六个二是多少。你们谁曾把答案遏止,使不发现于心中?恐怕没有一个,因为这是已经成了自载的行为,已经成了习惯不由自己了。

讲到道德的行为,也是如此。道德教育,是要培养道德行为使之成为自载的行为。好礼貌的人,因为成了习惯,凡遇到必须礼貌的时候,便自然地表现他的礼貌。好讲实话的人,每讲话必为事实。不幸,坏道德行为的养成,也是如此,惯说谎话的人,不由己地便到处讲谎话,到处欺骗人,甚至遇必须讲实话的时候,也不吐露实话。好猜疑的人,虽闻实语,也要发生疑虑。我们在道德教育上,如欲收正确效果,第一要培养正当的道德观念,第二要培养向善的趋势,第三要培养行善的果断力,久而久之成了坚强的习惯,所有的行为,也不患不趋入道德的正轨。

方才我分析道德的成分,是依着演绎的程序。养成道德行为,却是赖归纳的程序。养成习惯,必先有造成习惯之理由,求理由,即所以造成行为的倾向。造成行为的倾向,又全赖道德的观念。我们教育上最大的需要,便是培养正当道德观念,而倾向、而决断、而行为,使成习惯。每遇相当时机,即有相当之正当结果以符应之。试举一例,某卖菜人,离菜筐他去,此时菜筐无人看守,如我为不诚实之人,不诚实之习惯成性,必将窃菜而去。然而因我为诚实人,诚实之习惯成性,便不惟不窃菜而去,反留而代彼守筐。因诚实已成我生活之一部分,遂须臾不能离易。

道德教育失败的原因。若干意念相联,而组成习惯,组成道德观念。造成习惯,在反复实践同一意念。尝试,然后成功。不为,则不能习得。今日道德教育之失败,即在所教非所应习,试举一例,父亲劳苦竟日,到家静息,子女在一旁玩闹甚喧吵,父亲使请母亲去禁止他们,母亲对子女道:“父亲倦了,要休息,他为我们忙了一天,我们不应当搅扰他。”子女们听从了,然而儿童的性情,未经训练,不持久的,未几又喧吵,父亲又命母亲禁止他们。又听从了,但不久又行忘却。父亲不耐烦便亲自对他们说:“母亲已说过两次,你们若不听话,须提防着……”

儿童们此后便绝对不再作声了。现在要问,儿童此次之所以听从,是由于什么?体贴父亲的劳倦还是怕怪责打?长此以往,儿童绝对不会发生体贴父母的情意的,这不过我们教育子女失败的一个例子。凡不为的不能学得,我们学校教育失败也是如此。消极的被动的道德,不能代自动的积极的道德。儿童成长后之不见进益,又何足怪!这类过错,各国学校都同的。在学校里只知提倡服从,教员有命,学生遵行维谨,我们便以教员为成功。然而学生离校后,失其指导,遂茫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是非不辨,只知遵从教员意旨,而不知理解事物的是非。只作成道德成分之第四步,而遗其余较更重要之三根本部分。我们如欲改良现在学校道德教育的错误,应使儿童理解其一切行为之理由,及如何行为方为合理。年幼儿童固不能于理解方面多致力,然而十五六岁之儿童,于理解方面毫不发生任何困难。

中国今日在改进的时期,变迁急剧,教育而不以理解为前提,后患实不堪设想。

不为者不能学得,而为时亦可以学得有所不为。试举一例,实验者,以大鱼置水箱中,然后将小鱼逐一放入,每次大鱼皆逐而吞之,习以为常,实验者复以玻璃片一,隔水箱为二,将小鱼逐一放入他端。每次大鱼必冲去,但为玻璃所隔,不能偿愿,唇鼻与玻璃相触,痛甚,久之,遂不复冲撞,实验者乃移去玻璃,使大鱼与小鱼混,大鱼遂不复吞食小鱼。大鱼因欲吞食小鱼,乃学得不复吞食,是为因尝试而习得有所不为。

兴趣论的教育哲学。尝试而习得,尝试亦能习得有所不为。分别之点,一在成功使人愉快,一则失败使人类烦恼。儿童之教育,亦如此。儿童掷球,十九不中,失败之次数,九倍于成功,而终能成功的,即由于失败而烦恼,勉不复为;成功而愉快,勉更为之,终乃如愿。是为兴趣论的教育哲学。学校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应尽力设备,使儿童有成功愉快之机会。渐而求是非之理解,以达到教育之目的。今日学校最大之谬点,在专赖一纸空文之教科书,以求道德教育之成功,不提倡道德思想,因无以培养向善之倾向。无向善之倾向,遂无道德行为之果断力。但无实践道德之机会,究不能养成道德行为之习惯。所以因兴趣以求养成道德生活的习惯,更进以求道德行为的理解,为道德教育的第一要务。

[1]克伯屈于1927年4月30日在燕京大学的演讲,萧下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