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策变迁与民办教育的发展

政策变迁与民办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中国教育的机械呆板、整齐划一的弊病也由此而生并日趋严重。在《2002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中将民办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划分为:恢复期、快速增长期、规范发展期。纵观民办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政府对民办教育性质的法律界定和政策支持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也采用公认的四段论划分方式,以教育政策和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为着眼点,将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政策变迁与民办教育的发展__________

改革开放之前,共和国的民办教育整体上是命运不济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具体数字显示民国时期遗留了大批私立学校,而对待私立学校的政策则从最初的“公私兼顾”转变为“全面接管”。不过即使在1958年开始的教育大革命和十年“文革”时期,私立学校也没有全面禁止,不过仅限于一些文化补习学校。(1)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一方面有利于迅速扩大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为教育普及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施革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精神面貌的革新。但是中国教育的机械呆板、整齐划一的弊病也由此而生并日趋严重。(2)

私立学校相关政策的转变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由语言学开始的讨论波及教育界,受苏联教育学界1952年《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争论总结》的影响,教育被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上层建筑,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这一观点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被延续,到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确立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至此,教育被确定为是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直接导致私立学校基本上被泯灭。这也是后来很长时间难以为私立学校和民办教育正名的根源所在。

改革开放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的指引下,教育学界开始了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认为教育不仅仅具有单纯的政治功能,纠正了教育是上层建筑的错误认识。这些学术争鸣和理论探讨,为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的突破提供了理论基础。

理论界对于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比较公认的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对每一个阶段的起止时间和特征的描述不完全一致:比如黄河清教授以民办基础教育为着眼点,以《决定》作为标志将1978~1985年作为整顿恢复及孕育阶段,(3)文东茅教授以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态度和地位认识的变化为标准,将民办教育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许可阶段(1978~1986)、补充阶段(1987~1992)、共同发展阶段(1992~2002)、回报激励和规范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4)在《2002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中将民办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划分为:恢复期(1978~1991)、快速增长期(1992~1996)、规范发展期(1997至今)。(5)

纵观民办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政府对民办教育性质的法律界定和政策支持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也采用公认的四段论划分方式,以教育政策和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为着眼点,将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