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确定学生的认知能力必须首先解决认知能力如何表征的问题。为了进行第一次评估,应利用初始估计值从领域知识库中选出与该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就可得到该生经过一次学习后的六项认知能力的修正值,我们称之为“一次评估值”。显然,二次评估值与一次评估值相比,在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估上又接近了一步。

二、确定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为了确定学生的认知能力必须首先解决认知能力如何表征的问题。按照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应当包括三个领域的内容,即:认知能力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其中认知能力的目标按智力活动的复杂程度又可划分为六个等级:

(1)识记——记忆或重复以前呈现过的信息的能力(即知识保持能力)。

(2)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说明)所获得的信息的能力。

(3)应用——将知识(概念、原理或定律)应用于新情况的能力(即知识迁移能力)。

(4)分析——将复杂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彼此相关的组成部分的能力。

(5)综合——将有关的知识元素综合起来形成新知识块或新模式的能力。

(6)评价——根据已有知识或给定的标准对事物作出评价和鉴定的能力。

上述六个等级的认知能力划分是按智力活动从简单到复杂和从具体到抽象的程度依次递增的,即识记和理解属于较简单的低级认知能力,而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则属于较复杂的高级认知能力,显然我们应当特别重视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般是采取“预估”——根据原来对学生的了解、接触所得到的印象先作出估计。为了能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作出较准确的分析,最好能用适当的数据结构来描述认知能力,这就不仅需要解决认知能力的表征,而且还要进一步解决认知能力的测量问题。目前解决这类问题的可行方法是“逐步逼近法”。逐步逼近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首先由学生本人填写关于自己认知能力的评估表

评估表的格式如表4.6所示,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值由每个学生本人给出。能力值的范围是0~1闭区间内的任一实数值,但为了便于学生估值,这时将0~1闭区间分成11个等级即0.0,0.1,0.2,…,0.9,1.0,其中1.0和0.0分别对应最强和最弱的认知能力。学生可根据自我感觉给出关于自己每一项认知能力的估计值。例如,若自我感觉“分析”能力为中等,则可在0.4与0.6中间选取某一个值作为估计值(此值不要求很准确,取0.45,0.50或0.55均可,因为以后在逐步逼近过程中还可加以修正)。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表4.6所示的六项认知能力值,我们称之为“初始估计值”。

表4.6 认知能力自我评估表

img16

续表

img17

2.利用初始估计值作第一次评估

为了进行第一次评估,应利用初始估计值从领域知识库中选出与该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知识进行教学。这里应当指出,采用逐步逼近法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事先必须对领域知识进行认知分类——即在领域知识库中要对每个知识元素标出它在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方面的特性。例如,若某个知识元素主要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起作用,则将此知识元素标记为“分析类”;若是对“综合”能力的培养起作用,则标记为“综合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学生记录(也可利用软件系统自动记录)当前所学的新内容,由于每个新内容均带有认知分类标记,所以学生自己(或软件系统)很容易检测出学生通过本次学习后各项认知能力的进步情况,据此,学生自己(或软件系统)即可修改初始估计值。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修改:用不同认知分类的知识元素进行提问或测试,每答对一个一般难度的问题可将相应的认知能力值加0.05分;每答错一个一般难度的问题则扣0.05分,当问题的难度较大时,答对加分值可大于0.05,答错扣分值可小于0.05;当问题较容易时,答对加分值应小于0.05,而答错扣分值则应大于0.05(如前所述,认知能力值共分11级,每级之间的级差为0.1分)。这样就可得到该生经过一次学习后的六项认知能力的修正值,我们称之为“一次评估值”。显然一次评估值与初始估计值相比,在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估上要更切合实际一些。

3.根据一次评估值再做二次、三次……评估

根据一次评估值,再次到领域知识库中去选取与该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知识,继续对该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记录(也可利用软件系统自动记录)当前所学的新内容以及经过提问或测试在认知能力方面的进步情况。于是经过第二次学习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得到六项认知能力经再次修改后的评估值,即“二次评估值”。显然,二次评估值与一次评估值相比,在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估上又接近了一步。如此继续下去,学生每学习一遍,认知能力评估值就要修改一次,而每一次修改都要比前一次朝精确的估计值更接近一步,这就是“逐步逼近法”名称的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