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先需要考虑的事

首先需要考虑的事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看下面这个例子:现在是早上八点,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在史密斯小姐任教的四年级的班上,26位学生仅到了21位。史密斯小姐大声喊道:“所有人都回到座位上去!”史密斯小姐喊道:“大家安静,把日记本拿出来!”看到这样的课堂,观察者们可能会责怪史密斯小姐,认为她纵容了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还会有人建议史密斯小姐制订一套奖励措施来强化好的行为。课堂规则和章程是关于行为的期望。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教师执行校规。

第二章 制订课堂规则和章程

现在你已经安排好了教室的物理空间布局,可以开始考虑社会空间的构成问题了。高效的课堂管理要有一套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实现交流的行动规则。要想学生获得成功,你必须告诉他们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禁止的,他们才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你希望教室里的学生都能做到行为得当、彼此合作,就要事先明确如何让学生了解班级规范并按要求行事。因此,你需要仔细设计一套课堂规则和章程,保证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制订哪些规则和章程?该如何发展、传授和强化这些规则?本章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你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课堂规则和章程。

什么是有效管理的课堂

有效管理的课堂是指运行顺利、时间使用经济、学生能够最充分获得学习机会的课堂。学生在学习之前需要一些必要的指导,比如该如何做、什么时候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教室里活动、该坐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或不可以打断教师说话、音量不能超过多少分贝,等等。如果缺乏相关引导,那么教师的教学无法开展,学生的学习也无法取得成效。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现在是早上八点,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在史密斯小姐任教的四年级的班上,26位学生仅到了21位。大部分学生仍没有回到座位上,还在推搡着到处乱跑。史密斯小姐大声喊道:“所有人都回到座位上去!”经她这么一喊,大部分学生回到了座位上;然而有三个孩子仍然站在原地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教师走到教室前面,开始让学生们讨论昨天的实践活动,但是几乎没有学生在听。8:06了,几个孩子陆陆续续走进教室。又有两个孩子离开了座位。教师询问孩子们最喜欢哪项实践活动,仅个别学生做出反应。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已经暴露无遗了:一些学生根本没关注教师,其他人则在小声交谈。教师停止了讨论,让一个女孩儿把作文交上去。8:09时,教师在和那女孩单独谈话,其他学生则无所事事。8:10时,教师走到教室前面,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新的内容。两个学生毫无顾忌地高声说话,教师却好像没听见一样。另外三个学生离开了座位:一个跑到饮水机前,一个去削铅笔了,另一个跑到其他同学的座位边上。教师让大家写旅行报告,马上有两个学生离开座位去借纸,教室里的声音开始加大。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拿出了笔记本。后墙下的学生倒是很安静,但他们似乎已经忽略了教师的存在。一个学生去了壁橱前,另一个去了削铅笔处。史密斯小姐喊道:“大家安静,把日记本拿出来!”几个学生回应道:“为什么要拿出日记本?”

看到这样的课堂,观察者们可能会责怪史密斯小姐,认为她纵容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严格点,”他们可能会说,“惩罚那些不守规则的学生!”或者,“把课上得有趣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有人建议史密斯小姐制订一套奖励措施来强化好的行为。尽管这些建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有帮助,但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学生们并不知道你究竟期待他们做出什么反应,教师也没有给学生制订章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这个课堂存在着很多明显的问题:学生不知道应该在几点之前来到学校;学生也不清楚每天要带哪些东西来上课;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在教师上课时他们需要集中注意力,而不能随意离开座位或是对教师的提问不做反应。

当然,即使学生们知道怎么做是合适的,他们也未必会完全按规定去做。(正因为这样,本书不以本章结尾!)但是,给学生们制订一套准则,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合乎规范的行为,这是建立起良好课堂环境的关键。

记住,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制订一套好的班级规范的核心。你每天和25~30名学生一起工作。尽管他们会离开教室去吃午餐、休息、上课,但大部分时间你们都要待在一个共同的空间。你要负责向各种学生传授认知技能,同时还要处理一些行政事务、准备有关材料和物品、评价学生。要想把这些事情都完成好,你和学生需要有一个秩序井然的环境,以便最充分地利用时间,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要知道,你所制订的课堂规则和章程能够明确反映出你为自己和学生制订的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

首先需要考虑的事

确定条款

目标并不是一天能实现的。然而,长期的目标决定着我们日常的行动。你应该仔细思考你个人的目标以及你希望学生达到的学年目标。要想在班级活动的目标方面达成普遍的价值共识,教师和学生们一块儿讨论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记住,你心中的信念和目标将会影响你对与学生交流所抱有的成果期望。

期望是指期待的行为或结果。在教室里,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期望,或者是让学生公开来猜测。当学生明确知道教师的期望时,他们才比较容易做出相应的反应。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期望:直接讲解课堂规则和章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及时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反馈。教师的反馈既包括对积极行为的正强化,也包括对消极行为的负强化。

课堂规则和章程是关于行为的期望。当然,规则规定的是最一般的期望和标准。比如,规则“尊重他人及他人的财产”包括了一系列行为。教师们有时只在规则里写上积极的行为(比如“课堂发言要先获得许可”),但实际上规则应该既包括倡导的积极行为,也包括禁止的消极行为。除了这些一般性的规则之外,许多教师还会针对特定的行为做出相应规定(比如“允许嚼口香糖”或是“不允许嚼口香糖”)。

同样,章程传达的也是被期待的行为。章程通常用来指导具体活动,说明完成某事的一般标准,而不用作陈述某些禁止的行为。比如,你可以和学生们一块儿为收作业、参与课堂讨论、使用洗手间等制定一套章程。但对于一些复杂或重要的章程(比如设备的使用)而言,你需要出示附加的指导方针。然而,不是所有的章程都需要张贴出来,有些章程非常简单或者很具体、很常用,学生们能快速掌握,这样的章程就完全不需要张贴。

制订何种规则和章程取决于你想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比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和以学生独立学习或分组学习为主的课堂,其规则和章程是不一样的。

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章程

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教师执行校规。校规通常规定的是被期待和被禁止的学生行为(比如学校手册)。校规里还常常会写明违规行为的后果。如果各个教室、教学楼里都张贴了校规,那么学生们学习起来就会很方便。由于校规规范的是每一位学生的行为,因此它必须合理周全、严密妥帖。校规除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规范教师的行为(比如,做好学生的出勤记录)。每当学年开始前,你都应该事先了解校规,然后把这些校规融入你的课堂规则。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了解校规:学习学校的会议方针和教师手册,或是咨询教学楼管理员以及其他教师。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格外注意:

1.明确禁止(在走廊上追赶、带特定物品到学校)和要求(上课时间出教室应有批条、缺席应交请假条)的行为。

2.违规的后果。特别要注意你在执行后果中的职责,比如上报学校办公室。如果校规中没有违规后果的规定,你必须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这些事件。

3.课堂中还有一些行政事务要处理,例如开学时发放课本。一些行政任务是每天都要做的,包括做好出勤记录、与缺勤的学生谈话、协助办公室填写出勤报告。另外一些任务(比如处理午餐卡,批条)是经常性的工作,你最好做好相关记录并且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相关经费。此外,你还要对学生离开教室做好相关的规定。一些教师绘制了一张出勤表,每天的出勤情况在上面都有记录。这样教师扫一眼出勤表就知道谁没来,而不用经常打断课堂去点名。

对大部分学校而言,上述规定肯定都已经在全校范围内执行了。如果某些方面你们学校没有执行,你可以咨询一下有经验的教师,看看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

你对学校的规则和章程了解清楚以后,就可以开始规划制订班级规则了。下面,我们先来介绍普遍性的规则,而后介绍具体的章程。

起草班级规则

一般来说,四到八条规则足以涵盖一些最重要的行为领域。以下四条一般性规则就包括了许多具体行为。

规则1:尊重且有礼貌地对待他人。这条规则概括性很强,因此务必给出具体的例子和解释,使你和你的学生对它的理解能够达成一致。首先给“礼貌”下个定义,然后对它包括的行为做出规定,比如不冲撞、不打架、不骂人。同时还要强调“所有人”的范畴里也包括你自己。

规则2:及时且有准备。这条规则主要强调如何对待学业的问题。“及时”指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包括每天按时到校、集中注意力参加小组活动以及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有准备”一方面强调对学习材料的准备情况,另一方面也强调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那是克拉豪斯女士,她纪律严明。”

(该漫画经托尼•萨尔茨曼同意,允许转载。)

规则3:他人说话时请安静地倾听。这条规则用来防止课堂被随意打断。在讨论到这条规则时,你要教学生如何在课堂上提问(比如举手)。

规则4:遵守校规。讨论中你还要让学生们知道,由于校规的存在,出了教室(比如在操场上或在餐厅里)他们依然按规则行事。这条规则是说,校规不仅在教室内适用,在教室外也同样适用。同时它还暗示着,凡在校规规定的范围内,教师都有监管的权力。

以上规则或者与之相似的规则在一个管理得当的教室里都能找到,尽管它们有时并没有以规范的文字形式呈现出来。你也可以制订其他一些特殊规则(比如制订一条规则来禁止某一特定的行为)或尝试使用不同的措辞来使规则的表达更有吸引力。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以上规则过于笼统,想要制订更加详细的规则。这都没有问题。

在制订一般性的规则时,要和学生一起讨论你的具体期望。要侧重强调的是规则中有积极导向作用的条款,而不是那些消极的规定。在同学生一起讨论规则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恰当的行动。对于一些经常可能出现的不恰当行为(嚼口香糖、随意离开座位、随意发言),要特别给予突出强调。当然,你可以在规则里讨论这些问题,也可以在具体的活动章程里讨论。但不管怎样,都要记住你在陈述这些规则时一定要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且你的解释一定要在那个年级的学生所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当然用角色表演的形式阐释规则则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这些规则将会在今后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你要在头两节课的时候安排时间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再反复强调其中的重点。把这些规则张贴出来可以体现出你对这些规则的重视。你甚至可以把这些规则复印多份,让孩子带回家给父母看,并要求他们签字。最后,规则要写得足够具体以让学生知道如何行动,当然不需要(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做出事无巨细的规定。

事实上,你所制定和强调的这些规则,学生要通过你提供的具体章程来转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因此,你在教给学生规则的同时,要讲清楚与之相对应的具体章程。比如,规则“尊重且有礼貌地对待他人”有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章程,这些章程帮助学生达到规则所规定的目标。学生可以通过排队洗手、使用敬语(“请”“谢谢”)、听从教师的指挥、安静地听广播播送通知、轻声走过走廊而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等来践行“尊重、礼貌”的社会规范。所有这些行为都可以作为具体章程来达到使学生遵守规则的目的。(章程将会在下一部分里讨论。)无论是你独自制订规则还是有学生参与制订,注意规则和章程之间的联系都是很重要的。

学生参与制订规则

学生参与制订规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每一个班级里,都应该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需要制订规则,让他们明确每一条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按照对每一条规则的理解来举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倘若学生们举的例子大部分是消极的(“爱护公共财物意味着不要在桌上乱涂乱画”),那么教师就得提供一些积极的例子(“爱护公共财物意味着不要过多地占有,要让他人也有机会使用”)作为补充。

你可以通过向学生征求建议的方式让他们参与规则的制订。一些规则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这样的规则学生们往往乐于参与制订,你可以采取给规则命名的方式让大家参与这些规则的制定。

学生们可能提出这样的建议,比如“认真听讲”“不要打断教师”“不要奚落他人”和“鼓励他人”。收集到这样一些建议后,你应该把它们归入一个更一般的类别,比如“尊重他人”。如果一条规则意在鼓励勤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就让学生列举相关的具体的行为。如果学生举的例子是“及时交作业”、“专心”、“必要时寻求帮助”和“独立完成作业”,可以把它们归入更一般的类别“坚持努力做到最好”。学生参与这样的讨论是很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制定出来的规则会更具合理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在低年级(三年级以下),这一过程可能得花费几天时间。许多教师会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这些规则。这里再强调一遍,角色扮演能有效增进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许多有效的管理者并不允许学生参与规则的制订。他们清楚地向学生讲明规则和章程,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做进一步的解释。其实只要教师制订的规则和章程是合理的、其基本原则能够被学生理解并且教师坚持强调这些规则和章程,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遵守的。

思 考

在计划日常事务和规则时,考虑一下学生是否要参与计划的选择与补充。有些教师倾向于让学生广泛地参与规则的制订、基本原则的讨论以及建议的提出。有些教师更喜欢传统的、由教师主导制订规则和章程的方式。另有一些教师则更常采用教师和学生合作的方式。考虑一下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想怎样改进?你的选择和你的教育哲学观念之间有何联系?

设计班级章程

如果你从来没有对典型的小学课堂中学生的特定行为进行过分析,你会惊讶于下面这部分内容的复杂与精密。即使有些地方看上去可能很琐碎,但这却是庞大管理系统所不可或缺的。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五类问题:教室使用的章程、个别工作和教师主导活动的章程、出入教室的章程、小组教学的章程和一般性的章程。第六类问题——使学生有效学习——将在第三章专门讨论。有关小组教学的详细内容将在第六章涉及。

记住,章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既可以修改,也可以增添新的内容。章程需要经常被强调和练习,后文还会提到这一点。在阅读下面这部分内容时,请翻开核对表2,一边阅读一边在表2上做好笔记。

教室使用的章程

需要一些章程来规范教室里的某些区域、家具以及设备的使用。

讲台和储物区

章程应该规定,在没有获得教师许可的情况下,任何学生不得移动讲台上或是其他储物区里的东西。

课桌及其他储物区

正如学生不能随意动讲台上的东西一样,他们也不能随意动用其他同学课桌里及储物区里的东西。为使学生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你可以每周腾出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整理自己的物品。(这是一个结束一周学习的好活动。)

常用物品的存储

一些常用的物品(剪刀、书签、便条纸、尺子)和资料(教辅书、教材、百科全书、字典)一般放在架子上、抽屉或柜子里。大部分教师会分门别类地给这些物品和资料贴上标签,并明确告诉学生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是否需要获得许可以及如何取放。

饮水机、水池及削铅笔处

章程里通常会规定当教师在上课或在对全班同学说话时,不能使用这些设施,并且一次只能一人使用这些设施。一些教师还会要求除了休息时间以外要使用饮水机或水池都得先获得教师的同意。

卫生间

如果卫生间连着教室,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挨个上厕所,只要没有教师在上课,学生就可以去方便。要设立一套制度使学生明白如何正确使用卫生间(比如:分别用绿灯和红灯标识男女厕所;敲门并排队等候)。特别要强调一些以下的使用章程:比如冲厕所、洗手、擦洗水池、把纸扔进纸篓里。如果卫生间离教室较远,就要同时制订集体(午饭前、休息后)和个别上厕所的制度。

中央区和设备区

关于使用这些区域的章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可能只有在特殊时段),是否需要专门请示教师,每次允许多少人同时使用。你需要规定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使用哪个区域,还是由你来安排。你还需要指导学生在中央区的行为。教师们通常会规定在这些区域里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其他同学。如果你允许学生在一些区域里说话,那么就要让这些区域远离需要安静工作的区域。总之,在贴出的规则里要包括设备的使用、学生人数的限定、卫生的打扫。

电脑区

许多教室拥有不止一台电脑。电脑区除了遵循中央区使用的一般章程(可能需要专门请示教师并且每次只允许一定量的学生进入)外,还需要有一些专门的章程,如:

■如何选择电脑(有些教师会给电脑编号,然后为每位学生指定一台电脑;有些教师习惯采用随机安排的方式)

■取放光盘(光盘和其他电脑配件通常存放在电脑旁)

■电脑的使用(你可能允许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上网或使用其他程序)

■共享一台电脑(每人每次使用多长时间)

个别工作和教师主导活动的章程

这方面主要关注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及在需要的时候配备助手。一个好的章程能够有效防止注意力的分散以及避免活动进程被打断。

听报告时学生的注意力

考虑一下,当有教师或学生在做全班性的报告时,或者有教师在组织讨论或背诵时,学生们该如何做。一般来说,学生会被要求面向报告人认真听讲。事实上,教师们常常把这一期望表述成规则“当有教师或其他同学在说话时请专心听讲”。教师们还会希望学生安静地坐在位子上,桌面上只放有这堂课需要的书和材料。

学生参与

你必须对学生提问、参与讨论或请求帮助的方式作出明确的区分。在讨论或听报告时,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举手等待教师点名。有些教师会稍作改变,比如请前一位发言的学生来指定下一位发言的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采用不举手就发言的形式,因为这样常常导致发言权被少数学生所控制、过多错误的回答以及讨论和报告随时被打断的情况出现。学生举手教师点名的方式能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也能由此发现哪些学生不举手,进而多给他们一些鼓励。

然而,有两种情况可以允许不举手发言。第一种情况是当你希望全班同学齐声作答时,你需要提前告诉学生他们不必举手;或者你可以教给某个学生一个手势,并让他在说话前加上“各位同学”以表示大家将集体发言。第二种情况是当举手会打断正在进行的讨论时。同第一种情况一样,学生需要提前被告知在这一活动中发言不需要举手。这几种情况最好不要在学生们刚入学时就作区分,应该在一开始时只教给他们一种方式,直到他们都能很好地掌握为止。如果你要对规则进行改动,一定要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们清楚地阐明该规则与以往规则的不同之处。

学生之间的讨论

在一些活动中,邻座同学小声交流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然而,必须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时候能交流,能发出多大的声音。你需要制订好相关的规范并指导学生。课堂内完全禁止交谈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决定是否允许学生之间小声地交流问题,其次,试着让大家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相互帮助。

如果你决定要允许学生们在个人活动中互相交流、共同工作,你要有一些具体的限制。比如,你可以告诉学生某些活动中低声交流是被允许的,如果声音太大,这项特权就会被剥夺。最好阐明“低声交流”的意思,并且创造机会让他们实践,从而确保他们掌握其内涵。

你还必须对学生在中央区工作或是小组活动时的音量做出规定。许多教师发现,当想要全班安静时,做一个“零噪音”(“zero noise”)的手势很有用。所谓的“零噪音”的手势可以是举起你的手或者是暂时把灯关掉。

寻求帮助

你需要教给学生课堂上寻求帮助的方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举手示意。允许学生一有问题就喊教师或者跑到教师那儿去,这个做法并不是太妥当,因为这样会影响到其他同学、造成拥堵或者使你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学生们有问题便举手示意,你可以走到他身边去或是让他们一个个地到讲台上问。章程里要有这么一条,只有当教师坐在讲台上(或其他指定地方)并且没有在指导其他同学时,学生才可以上去问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一群学生围着讲台七嘴八舌地提问的情况出现。这条章程同时使学生明确教师单独指导学生的地点。如果你单独指导学生时不在讲台上,而是另有地方,那么要注意这个地方要有通畅的视线,使你能同时照管其他学生。有些教师鼓励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是否有同学能帮你解答疑问?如果有,让他们试着提供帮助。

如果你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你需要制订相应的章程来告诉学生如何以及什么时候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有些教师制订了一个名为“C3B4Me”的章程,意思是,在问教师某个问题前,至少已请教过三位同学。学生们需要在如何恰当地提问以及如何回答问题(不是仅仅给个答案)方面接受指导。第六章将介绍训练这些重要技能的建议。

当个人作业完成以后

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些学生会提前做完。对于这种情况通常是这样处理的,给这部分学生额外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自由阅读、选择一个中央区去学习或者是帮助维持秩序。你也可以让这些学生帮助辅导其他同学。如果你在活动中要用到的一些补充材料是学生个人物品里没有的,那你一定要向学生说明这些材料要什么时候使用、放在何处以及取放的程序如何。如果很多学生都能提早完成你布置的课堂作业,那么可能是任务过于简单或是给予的时间过长。

出入教室的章程

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

如何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流程。每学年开始的时候,你就应当让这一流程被学生们所理解和接受。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整个学年里,学生们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做得很好。这一流程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许多教师习惯讲一些日常性的事务,比如这一天的安排、讨论午餐的菜谱、祝祷会、节日或生日会的安排、讨论学校事务或者其他感兴趣的话题。一些教师选择开个班会或者让同学们交流当天的学习目标来开始新的一天。这样的活动增进了大家彼此之间的交流。

你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收取必要的费用、收取家长签好字的单子或是其他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东西。如果这些事务耽误了过多的时间,你应该学会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保证时间不被浪费。

离开课堂

一天中有许多时候学生们要集体离开教室:下课去吃午饭、去图书馆、音乐教室、机房或去其他教室上课。

通常的做法是当所需材料都收拾好后,让学生安静地按桌列队或排成纵队。要规定好排队时的行为。有些教师,特别是带低年级的教师,会对排队时手和脚如何放置都做规定。一些教师会让学生将手背到身后去;另一些则让学生将手放在两侧。可以指定一名队长来帮助整队,学生们也会觉得当队长很光荣。为了不影响其他班上课,一般要求列队走过走廊时要保持安静。当你还在和科任老师、教育专员或是其他班的教师说话时,你还需要制订相应的章程,指导学生该选择何时并如何打断正在进行的谈话,并告诉他们自己必须马上离开教室。

重返课堂

给这个环节,尤其是午餐后的这个环节制订相应的章程是重要的。要让学生自己知道回到教室后应该做些什么,而不需要每次都由你来指导。章程里通常会规定:安静地走进教室,回到各自座位上,有次序地排队使用卫生间、水池、削铅笔处和饮水机。同时,章程里要注明学生此时要为下午的活动作好准备。

当学生刚从室外活动完回来,难免会比较吵闹,有时休息或午餐回来时也会特别的兴奋,这时你需要采取一些办法使他们尽快平静下来,然后再开始上课。比如,在他们各自归位和作课前准备时,你可以大声地朗读课文。有研究表明,采用高强度的活动与强制学生安静下来并立刻进入学习状态相比,前者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而,花在与课程无关的活动上的时间也不能太长,而且必须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之后才可以开始上课。此外,要注意防止非但没平静下来反而更加兴奋的情况出现。

放 学

每天放学前需要做的事包括打扫教室、收拾好要带回家的东西,然后尽量保证按时放学。要提前为放学作好准备,以防学生匆忙间穿错了衣服、落下卷子,或是造成混乱。还有一些可能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喂饱小动物、整理书架、擦桌子、清理地上的纸屑以及把椅子倒扣在桌上。此外,在放学前还有些重要的任务要完成,比如简要地回顾当天所学的内容、布置预习的任务及检查该带回家的东西是否齐全。如果有孩子需要提前离开去赶公交车,你把重要的事情交代完就让他们先走,余下的事情等他们走后再做。

小组教学的章程

小组教学存在复杂性,即当教师在对其中一个小组进行指导时,其他同学只能按照要求各自展开活动。教师要同时监管着两边、给学生们提供帮助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想让小组教学开展得顺利,一个好章程是必不可少的。

活动前的准备

在分组前就要让学生知晓他们将在小组活动中做什么。因此,你得给每个小组分配好任务,并且事先要组织全班同学讨论活动的要求。如果是教师主导的小组活动,要提前列出所需材料的清单。

进入和离开小组

进出必须快速、安静,并且不能打扰他人。学生需要做到:轻手轻脚、保持安静、带上所需物品。可以规定一个专门的信号,告诉学生什么时候该进入小组活动区,比如铃声、定时器,或者语言信号。有些规定效果不好,比如:只要前一个小组离开,下一个小组就可以自行进入小组活动区。这个规定没有充分考虑到你还需要在下一小组进入前检验上一小组的成果。

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行为

班级教学中有关注意力和举手发言的规则在小组活动中同样适用。然而,由于小组内人数较少,一些章程要有所变化,而教师要负责将这些变化教给学生。有些教师规定由前一位发言的同学来指定下一位发言的同学。有时候学生之间的这种轮换可以不用那么严格。

小组活动外学生的行为

你需要给暂时不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布置任务。然而,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能需要帮助。但要注意,当你在小组活动区内时,不要让学生随意地过来问问题;一个好方法是让他们彼此相互帮助。另一个好方法是指派一位“值日班长”来帮助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只有当班长也解答不了、确实需要教师的帮助时,才能由班长来请教教师。学生常常被告知,不懂的问题先跳过去,过后再问教师。你在指导小组活动时,可以不时地抬头巡视一下全班,看看有谁有问题,然后趁小组轮换的间隙过去指导一下。学生可以通过举手或举牌的方式表明自己需要教师的帮助。

学习材料和教学用具的使用

小组活动常常要用到一些学习材料和设备。为防止出现拥挤现象,你要有秩序地分发这些物品,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几个小组同时分发。有时你可以提前将所需物品放在学生的课桌或工作台上以节省时间。要事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手边还要多准备一套以备不时之需。还可以安排一些学生助手来协助分发教学用具和学习材料,负责监管教学设备区以及打扫工作区。如果某项小组活动中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材料,要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准备;还需规定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这些材料。如果使用的设备存在潜在的危险性或是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设备损坏的话,要教会学生进行安全、恰当地使用这些设备。

小组合作活动

有些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小组活动形式,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种:以完成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为目的的;以“同伴教练”的形式和其他协助方式为形式的;带复习性质的。除此之外,还包括完成科学实验任务、准备社会学习与阅读报告、达成专门学习目标等小组活动形式。采用小组的形式最重要的一点是制定有效的日常规范来保证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这些日常规范应当在第一次进行小组活动时就教给学生。要让学生们不断练习,直到掌握为止。学生们要学习规范的小组活动行为,当使用多种多样的小组活动形式时尤是如此。尽管有你的指导,六七个小组同时工作步调难免会不一致,使用的材料也会不同,这使得你无法同时指导这么多小组。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章程一定要能起到鼓励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独立工作、促进组内合作、支持有效利用时间的作用。如果在小组活动结束后,还组织全班进行分组汇报的话,要向学生们强调注意听取汇报的重要性。你也可以在讨论小组活动章程时强调这一点。有关帮助合作小组活动顺利进行的具体内容参见第六章。

综合章程

分发学习材料

开学时,要给学生们分发书本及其他物品。要注意记录好书本总数、损坏的数量及其他细节。这部分内容在第四章谈到开学的各项事务时还会涉及。除了开学时分发一些学习材料外,平时你还常常需要发一些教具、纸和书本。除非你建立起有效的章程,否则时间肯定会被浪费。许多教师会让几个学生帮忙分发一些物品,如教具、计算器或是试卷等。可以让一个学生负责一个小组。如果作业是按排或小组收取,也可以同样地按排和小组分发,这样会使物品的分发容易些。

课堂被打断或耽搁的情况

你要告诉学生,如果他们在工作时突然被打断,要能继续手头的工作。要特别强调,如果你在上课时因一位访客或是一个电话需要暂时中断课堂时,学生们要耐心等待,当然你也得尽快处理完事情。如果你离开教室的时间比较长,要给学生布置足够的任务直到你回来。你对学生负有责任,因此除非必要,你尽量不要中途离开教室。如果你必须离开,一定要请隔壁班的教师替你照看着班级。

卫生间

如果卫生间设在教室外,可以建立一个通行证制度来管理去卫生间学生的数量以及时间。你可以将通行证挂在走廊的门边、学生的脖子上或是去卫生间的途中。对此可以参考学校的相关规定。

图书馆、资料室、校办公室

当有部分学生需要到学校的其他地方去时,教师通常要留在教室里照管其他学生。比如,某个小组因研究的需要必须到图书馆去。处理这种情况,学校通常有相关规定。查一查是否有相关通行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这些行为。必要时让学生们回顾一下,保证他们理解这些章程。

餐 厅

你需要在午餐前后不时地让学生回顾学校关于用餐的规定。如果你和学生们一起吃饭,要事先决定谁和你坐在一起(是随机的还是某些人有特权?)以及是否要由你来分配座位。如果学生们在用餐时过于吵闹或者举止不合规范,你需要采取一些办法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或是将午餐时的表现纳入班级评奖的参考内容之一。

操 场

安全措施是必要的。教师应该注意制止过激的行为和危险的游戏。如果操场上的某些设备有危险性,你要事先告知学生。要让学生知道操场中哪部分是可以用来休息的。应该有专门的信号,如一声口哨或一个手势,用以提示学生该排队或该回教室了。这要在去操场前就告诉学生,并且要让学生知道操场上哪些地方可以去、而哪些地方不能去。

火灾及其他灾难

你需要知道学校制订了哪些制度和规范来保护教师和学生。一旦事故发生,你根本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如何逃生。因此,最好事先就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各种事故。这样事故发生时,只需做简要提示。

课堂帮助者

教师们常常会指定一些学生协助做一些杂事,如擦黑板、分发学习材料和教学用具、传达口信、给植物浇水及喂养小动物。一些学生被选作小组长,有些教师将此作为对表现好的及有进步的学生的一种奖励,或者用此方法来鼓励一些学生担起更多的责任。另外有些教师让所有学生轮流来做这些事以让大家都参与班级的管理。

有些教师专门准备了一个公告牌,上面贴着班长或班级助手的名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名字卡,谁做了班级助手,他的名字卡就被贴到公告牌上去。一些教师让大家自愿报名承担其中的一项工作;另一些教师采取轮岗制或奖励制,每一两个星期轮换一次。

拓展阅读

Castle,K.,&Rogers,K.(1994).Rule-creating in a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 community.Childhood Education,70(2),77-80.

富有创造力的课堂规则对于学生、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有助于积极的课堂环境的形成。参与规则的制订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和主人翁意识。

Evertson,C.M.,&Poole,I.R.(2004).Norms and expectations.The IRIS Center,peabody College,Vanderbilt University:Nashville,TN.http://iris.Peabody.Vanderbilt. edu.依次点击“Resources”“Case Studies”和“Accommodations”即可链接到相应模块。

该网站上提供了许多活动和个案。这些活动和个案是专门为普通班级中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准备的。

Fenning.P.A.,&Bohanon,H.(2006).Schoolwide discipline policies:An analysis of discipline codes of conduct.In C.Evertson and C.Weinstein(Eds.),Handbook of classroom management(pp.1021-1039).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作者介绍了学校行为守则的历史、目的及作用,揭示了借助行为守则鼓励积极行为比采取一系列措施惩罚消极行为来得有效,因为使用惩罚手段会导致退学率和休学率的上升。

Good,T.L.,&Brophy,J.E.(2008).Looking in classrooms(10th ed.). Boston:Allyn&Bacon.

对于想要成为一名成功教师的人来说,这本书将为其指明实现理想的方法。该书全面阐述了教学的基础知识,并概括了基于研究的、易掌握的、有效的课堂实践经验。其中对教师特别有帮助的,是那些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工具和鲜活的案例。

Short,K.G.(1998).Creating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In K.Short&K. M.Pierce(Eds.).Talking about books:Creating literate communities(pp.33-52).Portsmouth,NH:Heinemann.

本章集中探讨了作者及其他教师建立合作学习的社会环境的方法。他们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做到以下几点时,学习社区才可能形成:(1)彼此相互了解;(2)赞赏彼此的付出;(3)专注于解决问题和疑问;(4)分担责任与控制;(5)通过行动、反思和证明来学习;(6)形成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既可预见,又充满了选择。

活动建议

1.了解学校要求师生遵守的规则和章程,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融入你的班级规则和章程中。

2.目标代表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包括学业方面及情感方面。在其中的每一方面分别为学生及你自己设立一个目标。

3.有研究发现教师的人格和日常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思考一下要想让学生达到你所期望的行为和学业水平,你作为教师该如何作为。你该形成怎样的教育哲学?

4.阅读案例2.1,它举例说明了主要领域的规则和章程,这可以为你设计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提供帮助。可以试着总结一下艾布拉姆斯先生的班级之所以会顺利运行的原因。

5.案例2.2举例说明了更加复杂的班级组织形式,它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区域和活动中心。试着列出米勒女士事先制订的那些计划。她都制订了哪些规则和章程?这些规则和章程是如何被传授和管理的。

6.写出四到八条一般性的班级规则。这些规则必须强调那些对你和班级的运行来说重要的行为领域。写完后可以和校领导或其他教师讨论一下。

7.本章后附的核对表2可以帮助你制订班级章程。注意你的思考首先要涵盖每一个大的领域。而后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一套具体的章程,这些章程传达着你对学生的期望。

8.如果你在制订某些领域的章程时遇到麻烦或者你不知道制订的章程是否有效时,可以请教其他教师。他们通常都会乐意分享。

案例研究2.1 二年级课堂教学规则和步骤

艾布拉姆斯先生的学生要遵守四条规则:在教室里要轻声说话;将工作做到最好;要礼貌待人且乐于助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开学时,艾布拉姆斯先生就和他的学生讨论过“轻声说话”的含义,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练习过。学生们还针对使用和不使用轻声说话进行过角色扮演。通过这些方式,艾布拉姆斯先生帮助学生将章程文本转化为了实际行为。当艾布拉姆斯先生想要全班同学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他通常会使用铃声作为信号。他也让学生就此进行过练习。当铃声响起时,大家就停止说话,将目光转向教师。他向学生解释过,使用铃声是为了节约时间,因此铃声只会响一次;一旦响过,大家就要立刻做出反应。此后,他就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且及时强化学生的行为。

“将工作做到最好”包括: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完成卫生工作以及充分利用时间。艾布拉姆斯先生提供了一些简要的例子并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实践这些行为。

与规则“要礼貌待人且乐于助人”相关的章程包括:当教师或其他同学在做陈述时要安静地听讲,小组工作中要与他人相互合作,分享学习材料和教学用具以及尊重他人的观点。艾布拉姆斯先生告诉学生,在一些讨论中他们可以举手发言,这样每个人都有说话和倾听的机会。他规定举手时要举右手,并让学生进行了练习。在另一些讨论中,学生们可以不用举手,而只需将手放在耳边示意后即可直接发言。艾布拉姆斯先生同样让学生对此进行了多次练习。这条规则还包括了要关心并尊重其他同学、教师和学校里的其他教职员工。除此之外,第四条规则里提及的学校规章制度约束的是学生们在走廊、餐厅及操场上的行为。每当学生们到以上这些地方去时,艾布拉姆斯先生都要反复强调相应的规章。

在艾布拉姆斯先生的班级里,还有其他许多为学生的行为提出指导方针的重要章程。当他在进行全班授课时,要求学生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其他时候,学生们可以离开座位去取物品、交作业、削铅笔和上厕所。比如,只要没有教师或同学在对全班说话时,大家不经许可便可以去削铅笔。在削铅笔处的学生不能超过两个,一个在削,另一个在等待。当教师在指导某个小组或某位同学时,不允许有人打扰。其他同学都要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如有问题就举手示意。作业完成得较快的学生可以到图书角去看书,到某个中央区去学习或玩一些教学游戏。这些学生可以交谈,但声音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其他还在写作业的同学。艾布拉姆斯先生将各项章程和对应的规则联系起来教。如果有学生忘记了或是没有遵守,艾布拉姆斯先生都会提醒他们。

案例研究2.2 在多任务的教室里设置中央区

米勒女士在她的班级中设置了听力、阅读、写作和创造的中央区。主题中央区,如科学、社会、数学,每个月都会变换一次。尽管每个孩子都有一套桌椅,但他们几乎不坐在那儿;他们需要以个人、同伴或小组的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工作。当进行全班教学时,大家就坐在地毯上,改变了传统的横纵排列的桌椅模式。你可以选择十一月的任意一天去参观,在那里你将会看到一个活跃、忙碌、略微有点吵的场景,不过你很快就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那么秩序井然、目的明确。

这样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学时,米勒女士花了六周的时间让孩子们学习独立与合作。开学的第一天,她就训练孩子们听从到地毯上集合与回到座位上的指令。她告诉孩子们会留时间让他们自由交流,但在“地毯时间(rug time)”想要发言必须先举手,并且每次只有一名同学起来说话。米勒女士准备了一张海报,上面写明了一天的安排,什么时候是“中央区时间(center time)”也被标示出来。每天,她都会先和学生们讲明海报上的内容,然后将其贴在公告牌上醒目的位置。在开学的头几周,每当开始一项教学活动时,她都会让学生看看海报,有时她还会让他们回答某项活动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在开学的头几个星期,米勒女士将中央区挨个地介绍给学生。当需要用到一个新的中央区时,她就将其呈现给全班,说明每个区里都有哪些材料以及什么时候能够使用。同时还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区里的两个牌子。一个牌子上列有该区的使用章程。比如,阅读专区的牌子上写着“需要静心阅读的读者另找安静的地方,该区允许大家相互大声朗读”。每个章程的最后都附有关于卫生的说明。另一个牌子上写的是该区可容纳的人数。比如,听力专区只有四个耳机,因此它最多只能容纳四个人。米勒女士告诉她的学生,每天到校后需要去中央区登记。各个中央区每天都有一个“自由活动时段”,在该时段里,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进入哪个区。大家按照登记的顺序依次使用各区,前一个人将名字划去并离开后下一个人即可进入。

另一个时段是“安排任务的时段”,由米勒女士来安排各个区域的人员。在引进一个新的中央区后,米勒女士会让所有学生都进去参观,给他们讲解使用规则并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切实掌握,然后再引进下一个中央区。即使所有的中央区都介绍完了之后,米勒女士还要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如发现问题,会在“地毯时间”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她还会平衡好各个中央区的使用,使得同一时段只有一个中央区需要她的特别指导,而其他区则安排学生们进行他们较为熟悉的、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核对表2 课堂的规则和章程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