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进就业指导

走进就业指导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袁贵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但张凤有同时表示,2015年就业需求在结构性方面有变化,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就业指导是社会生产力及职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

步入职业院校,一些同学们沉浸在对大学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中,也有一些大学生却感到了对大学生活的诸多不适应,甚至因为对学校和专业的缺乏了解而存在着深深的困惑和忧虑。大学是什么?大学生活有何特点?高职和普通专科的异同点有哪些?毕业后是不是推荐就业?我院的就业情况如何?可以专升本吗?上面这些疑问同学们是否都有过?或是还有更多?“走进就业指导”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开启大学生活,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拟实现的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能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2.能够说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形成的能力;

3.能够说出本专业的就业岗位

知识目标:

1.掌握就业和就业指导的基本知识;

2.深刻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3.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素质目标:

增强学好这门课程的自觉性。

从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开始,父母就对我们有了殷殷期许,他们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进入小学,他们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进入中学,他们希望我们学习拔尖,能够顺利地进入大学。当我们经历十几载寒窗苦读,在炎炎夏日的苦盼中终于等来红彤彤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似乎一切的期许终于实现。于是,在亲朋的祝贺之中、在同学的欢歌声中扔掉所有的书籍,从此卸下沉重的枷锁,开始了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可以不再顾忌地寻找“同桌的你”。大学生活真的如我们想象这般,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真的是通往“自由王国”的钥匙吗?

任务情境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起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为前两个人的老板。

【案例分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想是高扬在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它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创造性和张力,让平凡的工作充满想象,并引领我们为之而努力奋斗。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就业认识的重要性。对大学生来讲,只有对未来就业目标有一定的认知,在求职择业的时候才不会盲目。

【训练方式】

老师做向导,带领学生对学院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

【训练步骤】

1.你了解我们的学校吗?

2.为何报考我们学校?是家长建议,朋友介绍,还是学院的哪些优点吸引了你?

3.对于学院的亮点,大家了解多少?

【任务描述】

通过专业调查,让学生认识和熟悉专业,并能够认清专业的就业形势。

【专业介绍】

1.介绍专业;

2.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调查内容】

题目:××专业调研报告

1.专业调查:××专业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等。

2.岗位群分布:就业岗位和企业。

3.就业前景分析:××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专业就业去向及就业后情况;未来就业形势分析。

任务情境

李刚是一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入学以来专业课学习一直很刻苦,唯独对就业指导等公共基础课不感兴趣。上课就睡觉。老师多次跟他谈话。李刚同学却振振有词,“职业院校的学生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公共基础课没用”。调查发现,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想法。那么,职业院校的学生到底要不要学习就业指导?

【话题讨论】

1.什么是就业指导?

2.为什么要学习就业指导?

3.怎么学习就业指导?

任务情境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强调: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打好基础,完善机制,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袁贵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19项重要督查内容之一,开展了重点督查和跟踪审计。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网上动态统计和监测,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进一步加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后续服务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整体平稳有序。

2015年,毕业人数再创新高,无疑又会迎来一个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指出,2015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2015届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014年。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不减。据分析,2015年就业需求与2014年相比没有明显的起伏。但张凤有同时表示,2015年就业需求在结构性方面有变化,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总体来说,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期望毕业生朋友及早认清就业形势和个人的综合情况,做好求职准备。

【话题讨论】

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怎样?

2.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有哪些?

项目支撑知识

一、就业及就业指导的基本知识

(一)就业

就业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

就业的基本特征是:

1.社会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构成就业的基本要素。两者相结合,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关系就是社会关系,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关系的推动和制约,总是同社会的现状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2.经济性。对社会来讲,就业活动在宏观上要求尽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对劳动者个人来讲,就业是获得生活资料的手段。就业活动的结果,要尽可能地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不断完善。

3.计划性和合理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不是任意进行的,而是要按一定的计划和比例来进行。其计划的方式由生产关系决定,结合的比例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变换越来越频繁。这种变动在现代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不同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劳动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要提高结合的效益,就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使劳动者尽可能地稳定在一个就业岗位上。

(二)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帮助劳动者求职择业的一项公益性服务工作,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敬业、乐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就业指导的对象、主要内容和任务

就业指导的对象主要包括: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军人;其他各类待业人员以及需要二次就业的人员。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问题。

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教育。即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这就是就业指导的中心。

二是政策指导。即帮助毕业生按照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进行求职择业,这是就业指导的基础。

三是信息指导。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人才市场供需形势分析,毕业生供需信息发布及查询等方面。这是就业指导的重要方面。

四是心理辅导。即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深入而具体的帮助,以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这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

五是技术指导。主要包括如何准备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笔试注意事项等等。这是就业指导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就业指导的历史与现状

(一)就业指导的由来与发展

就业指导是社会生产力及职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现代意义的就业指导于19世纪末首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应运而生。最早的应该说是1894年,美国加州工艺学校有人推行就业指导,报纸杂志开始刊登少量有关就业指导的文章。职业指导的正式创立一般以帕森斯1908年在波士顿创立职业局为起点,因而帕森斯被认为是职业指导的创始者。他主张在公立学校开设职业课程,配置专门的职业咨询工作者。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就业指导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展开。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创始期(1908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前,就业指导即已在我国出现。最早在1916年,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为了指导学生择业,发起了职业演讲活动,聘请名人、专家进校演讲职业问题,指导学生填写工作志愿,以预测就业趋势,并为确定学科提供依据,首开我国职业指导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劳动力就业采取包下来的办法,就业指导一度被单一的思想教育所取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就业指导被赋予了新的内容。1979年,出现了劳动服务公司、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和人才库,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学校开始试行就业指导。伴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深入,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省市教育厅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个高等学校也相继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二)我国就业指导的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国家教委1991年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而后各地相应的机构也陆续建立起来。一批有关的报刊、书籍、教材不断出版发行,一些学校开始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随着整个教育体制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指导工作必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以增强其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为毕业生提供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和求职择业的基本技巧,从而为他们顺利就业搭起桥梁,铺平道路。

(二)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

就业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选择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就业指导可以使毕业生人事相配、职能相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有限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工作岗位上去。

(四)有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纽带。学校据此可以及时掌握社会需求,主动调整专业结构,按需招生,按需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减少教育投入的浪费,提高办学效益。

四、学习方法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求职择业的实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内容为“职业篇”、“求职篇”、“创业篇”、“发展篇”四个模块。通过理论和实践分别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等为主的项目教学,贯穿学业、职业、就业、创业、发展等整个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体系

(二)学习方法与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我们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中要避免一些空洞的理论说教或者对某个理论知识点的生搬硬套;应该紧密联系地区、行业、学校及专业的就业特点,灵活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知行并重,行知统一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通过一定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实际就业能力。广大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一定不能有依赖思想。就业指导的教学也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模拟人才市场等方式拓展到社会实践、报告会、座谈会中,真正使就业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落到实处。

3.坚持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

学习本课程应该针对自身就业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拓展自己的求职就业知识,增强自己的职业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心理素质。因此,我们在学习本课程时要不断地问自己“究竟想从事什么职业?如何实现这个职业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自己的需求,看到现实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自我的目标。

面对求职就业,很多学生都会产生担心、害怕、徘徊、犹豫……甚至可能有还没迈步便打算放弃的迷茫。这个时候,需要告诫自己:成功大都是在尝试中取得的,我们常说“摸着石头过河”。前方是未知的,只有不断地摸索尝试,迈出第一步,我们才有成功的机会;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才可能有成功的一天。

人的一生中尝试是不可避免的,尝试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了不要紧,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尝试成功做准备。求职就业也一样,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想法就去做”,用自己的行动去推动理想实现,这样我们就一定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探索出成功之路。

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作为招聘行业的领军者,智联招聘结合百度数据针对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全盘分析与解读。

从整体需求来看,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4年面向毕业生的职位发布量相比去年增长10.14%,毕业生就业竞争指数有所下降。智联招聘认为,随着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等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欢迎程度有增无减;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拓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都为毕业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智联招聘认为,“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及自我缺乏了解产生迷茫。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以60万—70万的人数增加。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状况却越来越糟糕。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初次就业率为64.7%,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2004年大学毕业生为280万人,初次就业率本科院校为61.3%,高职院校就业率不到40%。2006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413万人,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2006年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就业。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631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66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680万人,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人,2014年高校毕业生727万人,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49万人。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90.4%)略有上升,比2011届(89.6%)上升1.3个百分点。在目前经济继续增长与新增劳动力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可以消化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所以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

在被调查者周围毕业的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上,46.47%认为就业率在50%以下;24.9%认为就业率在50%—70%;6.22%认为就业率在70%—90%。大学生认为目前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偏低,形势不是很乐观,大部分人认为就业率在70%以下,而事实上据调查来看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68%,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对于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选择800—1500元;23.03%选择1501—2000元;选择2000元以上的占9.13%。对求职薪酬(试用期后的工资)主要集中在1001—2500元之间,5.39%认为求职薪酬在1001—1500元之间;23.65%认为在1501—2000元之间;24.90%认为在2001—2500元之间;28.42%认为在2501—4000元之间;认为在4001元以上的,占17.64%。

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

(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三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三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2003年底统计)。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结构性矛盾,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环境创造、缩小经济区域差距之外,教育本身也是核心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二)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的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上过时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赢得胜利。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

(三)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最后一年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从刚开始了解自我和锁定感兴趣的职业到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最后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帕(D.E.Super)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四)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18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18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说:“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子女问题上应做到不管少管,支持发展,大学生的成长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

在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既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像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五)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研究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学习已不成为乐趣,但还选择了再学习之路。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远远高于本科生。

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炼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能力是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就业指数,把握这些并不断提升,就业就变成了快乐的事情。

(六)选人用人,缺少标准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20年代水平。1000万—9000万元资产的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500强企业,企业发展中愿意选择大学生进企业,从头培养。这种用人上的差异与企业文化、企业规模、CEO战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度关联。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七)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告诉我们,以人为服务主体派生出来的职业很火爆,如:形象包装师、美容师、色彩设计师、职业推荐师等。但从社会供需双方看,每年度280万大学生的服务,从业人员和专业性公司都很少,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缺少竞争性,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

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员的37%—40%,而我国仅占5%。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好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当前需要从三方面研究与实践:一是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公司,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服务。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还处于知识型教育,缺少能力培养和技术的培训,从校门到厂门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路要由专业化的公司为大学生设立不同职业的能力模型,通过测试、咨询、培训来提高大学生的上岗前的职业能力,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二是规范就业市场,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要在逐步规范中设定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三是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在全国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就业信息统一开放,就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发布大学生就业资源和相关政策,在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务中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细、做深、做好。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解决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各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清醒的认识,找准各自的不足,在结合实际中与发达国家有比较性的分析出深层次存在的问题,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转变观念,“就业难”或将成为“新机遇”!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上述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影响了我国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多个角度来探讨成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需求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系统。要探索解决当前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不能单靠某一个方面的努力,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和共同支持。

(一)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首先需要自我分析,将兴趣与职业相结合,明确个人优势与选择方向。先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再去计划怎么干。其次,自我定位还需依照市场价值,发展自我优势,避开人多拥挤,寻找另一片广阔天地。第三,不必存在过分自卑心理,求职路上磕磕绊绊实属常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经营好自己的长处,积极面对,主动推销自己。

(二)加强就业政策指导

为了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当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工作的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政策;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等。同时,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如“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多项就业项目。在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指导人员要向毕业生宣传各项就业政策,并根据情况,引导毕业生积极了解和使用这些政策,促进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达到就业的目的。

(三)行动当下,放眼未来

毕业生应放下“精英”身段,不畏难、不退缩。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认为,选择基层岗位做起,并不意味着止步基层,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的职业道路打好基础。同时也要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放眼未来,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建设

现在,各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但是在专业化程度、人数配备、场地设施配备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建设,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队伍专业化。加强就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开展政策业务和操作技能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建立专业化的工作人员队伍。二是加大投入,强化硬件建设。提供场地、设备、资金支持,保证职业指导、各种培训、咨询、信息查询统计能够顺利进行。三是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树立就业服务机构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操作,加强和改进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完善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使就业服务成为广大学生可信赖的服务方式。

(五)推广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教育学生要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一入学就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下,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创新意识、熟练的实践技能、广博的知识内涵、敏锐的观察视野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确立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阶段;二是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多渠道就业指导阶段;三是宣传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和服务指导阶段。做好这一工作要规范化,要讲求实效,要配备高质量、高水平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编制相应的规范化的教材,注重实践环节,完善考核制度,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出努力。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从“成品包装”转向“产品设计”。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和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因此,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有效办法。

(七)建立有效的职业辅导支持系统

辅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初次择业前,培养职业选择能力,促进个人职业选择过程的成熟度,从而做出明智的接受教育和职业选择的决策。此外,职业辅导也可以预防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消极的后果,比如焦虑、自卑等。职业辅导的内容不仅涉及对求职者进行面对面的职业相关内容的交谈,还应该有更为广泛的含义,比如提供配套的就业心理辅导教材、评价系统和训练方法等。

(八)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才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定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人力资源专家呼吁: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国家、高校与企业合力解决。国家层面,要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和机制,继续大力实施政策性就业项目,建立不同地域之间的就业联动和支援机制;高校需要在专业、课程、技能、推荐渠道等方面更加“接地气”;企业也要创新人才管理方式,进一步了解新生代毕业生思维方式及诉求,用合适的方式吸引、培养人才。

拓展阅读

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及格式要求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主要抓好三个主要环节:调查、研究、报告。这三个环节中,“调查”是“研究”的事实基础,“研究”是“报告”的理论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

一、调研报告的特点

1.目的明确。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注重事实。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论理性。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调研报告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4.语言简洁。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二、调研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三、调研报告的材料整理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一是检查鉴别。首先检查调研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二是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来帮助读者理解调研报告内容。三是分类分组。调研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调研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调研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一是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辨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矛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二是调研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调研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析法、社会测量法等。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二是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三是用精确的统计数据说明观点。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强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四、调研报告格式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3)结尾。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拓展训练

调研报告:当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