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基础,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组织纪律性方面,考试舞弊、旷课、逃学等现象在各地高校中均有发生。

当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不仅系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深入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形势下对大学生培养的时代要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就包括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出现一些混乱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社会变化快,具有多种经济成分,文化也有相当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大学生们也面临着一个选择和评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迷茫、困惑、不解,出现了政治意识相对弱化、理想信仰出现动摇、知行脱节、是非观念淡薄、诚信滑坡、价值体系混乱、缺乏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必要的社会正义感等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型,学生承担了部分教育经费,大学毕业生面向社会,自主择业,使在校生、特别是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和大专生,感到前途渺茫,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正确的成才理念。

2.理想信念的缺失

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信仰造成的冲击以及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阐述滞后性的相互影响,造成社会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发展,较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存有怀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

3.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基础,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机制强化,变化节奏加快,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加大,一些人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难以承受过重的心理负荷,有的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导致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失和,校园环境气氛紧张。

4.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不少学生认为政治书上所讲的与现实世界根本是两回事,教师是纯粹的说教者。在人际交往中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如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原则常被一些学生忽视。在组织纪律性方面,考试舞弊、旷课、逃学等现象在各地高校中均有发生。在尊重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其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学术上,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道德上的缺失,对于他人的劳动成果肆意进行剽窃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