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挚爱满申城

挚爱满申城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谢信对一个月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残运会极为出色的组织工作和志愿者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从策划、筹备到正式开幕,从大型活动到交通保障,从社会集资到运动比赛,从志愿者招募到接待服务,上海1300多万人民倾注了极大热情。“人人争做残运会志愿者”,成为上海人民的共同心声。在这次残运会上,广大志愿者和全市人民一道,以满腔热情,诚挚爱心,周到服务,为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2000年

地点:上海

事件:上海第五届全国残运会

2000年6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隆重召开上海市承办第五届全国残运会总结及表彰大会。受主办单位委托,我荣幸应邀参加,并宣读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感谢信》。感谢信对一个月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残运会极为出色的组织工作和志愿者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世纪之交举办的这届残疾人体育盛会洋溢着团结、友爱、乐观、进取的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激情,运动会气势恢宏,异彩纷呈,隆重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感谢信特别提到,身穿绿马甲的万余名志愿者,用他们的爱心为本届残运会谱写出最动人的乐章。哪里有运动员,哪里就有他们热情的服务;哪里有赛事,哪里就有他们不知疲倦的身影。正是这些志愿者,使残疾人运动员如沐春风,心中暖意融融。运动员们深知,他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蕴含着志愿者的期待与祝福。志愿者是不拿奖章的英雄

作为中国残联派出的工作人员,我有幸担任第五届全国残运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参与了全国残运会的组织筹备工作,在志愿者的组织与实践中,感受最深的体会有这样几点:

第一,上海市领导把圆满承办第五届全国残运会,看作是“上海人民回报全国人民的一次极好的机会”“上海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最具体的人道主义关怀,是向世人昭示中国残疾人人权保障的生动实践”。

这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从策划、筹备到正式开幕,从大型活动到交通保障,从社会集资到运动比赛,从志愿者招募到接待服务,上海1300多万人民倾注了极大热情。市领导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记得运动会时值“五一”长假,但市委常委全部坚守岗位,而且要求每位领导都要参加残运会期间组织的1—2项活动,走近残疾人,感受残运会。市委副书记兼任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主席,亲自策划和组织实施第五届残运会志愿者行动。

“人人争做残运会志愿者”,成为上海人民的共同心声。可以这样说,这是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办好第五届全国残运会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残运会精彩、圆满、成功的原因所在。值得高兴的是,残运会刚刚落下帷幕,上海人民就投入了全市性的助残周活动,深入开展全市7259户帮老助残志愿者行动,通过各种形式为残疾人群体献爱心、送温暖。上海市的残疾人工作以此为契机,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残运会志愿者精神,充分展示了上海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及良好素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01万志愿者队伍已成了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以自己的智慧、能力和劳动,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去志愿者体贴入微的呵护。在这次残运会上,广大志愿者和全市人民一道,以满腔热情,诚挚爱心,周到服务,为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万多名市民群众和各界人士踊跃报名争当志愿者,年纪最大的87岁,最小的才11岁。10069名身着绿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宾馆服务、赛场服务,车站、机场迎送服务及其他相关的服务岗位上,使各代表团一到上海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承担代表团住宿的11个区的16家宾馆,从总经理到每一个服务人员都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接待工作。对接待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做了细致周到的安排。同时,针对不同类别残疾人的服务特点,多次进行严谨的职业技能培训及模拟演练。

位于虹口区的丝绸之路大酒店承担了盲人门球运动员的接待任务。为了细致周到地做好对盲人服务,总经理率领全体工作人员,用手帕蒙住自己的眼睛,体验盲人的感觉和困难,还专门请来区盲人协会的同志,为全体服务人员讲课,征求他们的建议。将房间内的所有玻璃制品都换上轻巧卫生的一次性纸杯,室内布置简洁适用;在电话机键盘上贴上凸起的标志,以便盲人拨打电话;为了利于同一房间的两位运动员洗漱,在毛巾上刺绣了不同的标记,以示区别。餐厅饮食按盲人用餐习惯,食谱分素菜、清真、荤菜、鱼肉及海鲜(剃除刺)等ABCD四大类,便于盲人朋友自点。宾馆正式启用前,还特地邀请虹口区盲人协会负责人入住体察,提出改进意见……

这样体贴入微的志愿者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在第五届全国残运会住地几乎比比皆是,使所有入住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回到家的温暖。在沪期间,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未发生一起治安事件,未发生一起伤害事件。据统计,16家接待宾馆共收到各代表团、运动队、运动员表扬信近百封。

第三,51万中小学生和市民群众前往上海体育场等11个场馆观看比赛,为运动员鼓劲加油,人数之众多,热情之高涨,盛况之空前,为近年来大型体育活动所罕见,与“绿马甲”志愿者一起,成为第五届全国残运会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广大青少年学生、志愿者与残疾人运动员互动,并把它作为弘扬人道主义、振奋自强精神,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教委、文明办、团市委联合行文,要求全市中小学校在残运会期间,从语文课、体育课、思想品德课中各抽出一个学时,用于组织在校学生观看残运会比赛,之后写一篇题为《我看残运会》的作文,经过评选,择优刊载在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这一举措激励了上海青少年学生观看残运会的热情,共有51万名中小学生和10多万市民观众观看了11个赛场的比赛,其中上海体育场每场比赛观众都超过4万人。他们组成啦啦队,打出横幅,高举彩旗,击鼓鸣号,热情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几家电视台、电台的16位著名主持人,以志愿者的身份轮流在上海体育场担任啦啦队的“指挥”,他们适时的鼓劲,幽默的话语,生动的手势,使比赛现场既热烈又有秩序,全场观众与场内运动员始终沉浸在激情的互动中。

残运会期间,组委会还召开了上海青年学习全国自强模范先进事迹座谈会,同济大学等高校举办了青年大学生和残疾人运动员欢聚联谊活动,一些“窗口”单位邀请残疾人运动员去做客,各竞委会也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联欢会。这些直观感人的交流,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及残运会志愿者在为运动员服务及与运动员的互动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升华,进一步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价值,提高了扶弱助残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全市人民也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奉献爱心总动员的教育。

上海市领导在表彰总结会上动情地指出:“这是残运会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全市人民是残运会的最大受益者,是对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大促进、大推动。”

第四,本届残运会舆论宣传高潮迭起,在组织残运会志愿者行动及动员全市人民关心和参与残运会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导向作用,是一次社会影响深远的残运会。

本届残运会按照大型运动会的规律,在筹备之初,就做了一系列的舆论先行的准备工作。先是通过残运会会徽、吉祥物的征集与发布,借助媒体广泛造势,使残运会的社会影响开始起步;随后又举行了有一定规模的宣传画和会歌的征集活动,印发了《残运会宣传提纲》《宣传画册》,配合两次志愿者招募,使宣传舆论逐步升温。随着残运会进入倒计时,残运会每一项重大举措,新闻媒体始终紧密配合,及时报道。《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视、东视、上广、东广等主流媒体或开辟残运会专刊,或请市领导发表电视动员讲话,或制作专题公益广告,乃至拿出整版版面展示残运会风采,残运会宣传报道高潮迭起,呈现家家户户关注残运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代表团一到上海,就沉浸在“挚爱满申城”的热烈气氛中,他们一致称赞:上海不仅城市美,上海市民及“绿马甲”志愿者的心灵更美。而残运会的新闻宣传报道,为这种动人的美丽锦上添花,让人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温馨和无与伦比的快乐冲动……世纪之交的上海第五届全国残运会“助残志愿服务”已经超越了一般保障大型体育赛事圆满实施的意义。通过志愿者与广大市民、观众和运动员之间水乳交融的联系,体现了现代化大都市的人文情怀。这既是第五届全国残运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动力,也是志愿者和社会动员工作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志,是一道彰显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线。上海第五届全国残运会全方位、多角度的助残志愿服务探索与实践,为之后举办的2007年云南第七届全国残运会和2008年北京残奥会提供了大型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经典模式和有益借鉴,同时也为新世纪上海市常态化志愿服务书写了辉煌开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