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老生流派的发展

京剧老生流派的发展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京剧的流派是在行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京剧流派的出现是京剧艺术成熟和繁荣的标志。京剧最早的流派产生于老生行当。从谭鑫培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谭派”也成为京剧老生行当的主流派,后来的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杨宝森等创立的重要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他继承了程长庚的艺术并有所变化、发展,有“长庚再世”之誉,世称“汪派”。

九 京剧老生流派的发展

京剧的流派是在行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京剧流派的出现是京剧艺术成熟和繁荣的标志。一个真正的京剧流派首先必须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还要有深厚的艺术表现力,精湛的艺术魅力,广博的艺术师承,独具特色的剧目,数量众多的艺术追随者和观众、戏迷,等等。流派愈来愈多,京剧的生命力才会愈来愈强。

流派是个群体性概念,一个流派的创始人是这个流派中艺术风格最突出、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标志性的艺术家。京剧最早的流派产生于老生行当。19世纪中后期是京剧的形成期,这个时期的京剧舞台主要以老生为主。老生第一代演员中最杰出的人物是号称“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其中程长庚的成就与影响最为突出。

程长庚(1811-1879),名椿,字玉珊,安徽潜山人。他曾做“三庆班”班主、“精忠庙”(清代北京戏曲艺人的行会组织,庙首由清廷内务府委任;民国时期改为梨园公会)的庙首,是京剧形成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对京剧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演员和戏剧活动家。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将徽调、汉调和昆曲融于一炉,又吸收了昆曲的吐字发音方法,在京剧唱腔方面多有创造与发展。他艺德高尚,不仅为别人配戏,还尽力提携年轻艺人,并革除了流传已久的一些戏班陋习,受到广大艺人的拥戴。程长庚的戏路十分宽广,文武兼长,除老生戏外,也能串演花脸和小生角色。他的嗓音高、宽、亮,声情并茂、神完气足,表演的角色多是先贤豪士,如伍子胥、鲁肃、岳飞、祢衡等,京剧中关羽的形象也由他创始。由于出身徽班,所以他的唱腔带有明显的徽戏特征,因此称他为“徽派”。

余三胜(1802-1866),湖北罗田人。他原是汉戏名角,嗓音醇厚优美,擅长花腔,不仅将徽、汉两腔融于一炉,而且吸收了昆曲、秦腔等特点,丰富了声音色彩和唱腔旋律,创造出婉转动听的京剧唱腔。据记载,京剧的二黄反调就是余三胜所创。他还将汉戏的语言特点与北京语言特点结合,创造出一种能使北京观众听懂的具有徽汉风格的舞台语言。由于他出身于汉戏班,所以被称为“汉派”。他也是京剧形成的奠基人之一,后来的谭鑫培对他的唱腔多有继承和发展。

张二奎(1814-1860),河北衡水人。他以“票友”身份“下海”,是“四喜班”的头牌老生和班主,曾做过“精忠庙”庙首。演唱以京音为主,唱腔中京腔与梆子腔的特点较为突出,当时有“京派”之称,后又称为“奎派”。他的嗓音高亢激越、气势磅礴,扮相雍容端肃,擅演王帽戏,兼演武生戏,是京剧形成的奠基人之一。

从京剧形成到京剧成熟的这一时期,出现了京剧老生的第二代演员,即号称“京剧后三杰”“京剧新三鼎甲”“京剧后三鼎甲”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三人均师承于程长庚,以谭鑫培的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

谭鑫培(1847-1917),原名金福,字望重,堂号英秀,湖北江夏(今武汉)人。他出身梨园世家,其父谭志道是老旦演员,因嗓音高亮独特被誉为“叫天子”,所以谭鑫培又有艺名“小叫天”。谭鑫培初学武生,后改为老生,曾入三庆班,师从程长庚,但他兼收并蓄、转益多师,也学习余三胜、王九龄、卢胜奎等诸家的优长,并且能够融会贯通、结合自身条件加以发展变化,形成了“谭派”,成为京剧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传人最多的老生流派。当时北京就有“满城争说叫天儿”“无腔不学谭”的说法,谭鑫培也被誉为“伶界大王”,被选为内廷供奉。在唱腔上,他创造了许多能够揭示人物个性和心理的花腔和巧腔,增强了老生唱腔的艺术表现力;在唱念上,他确立了以湖广音为主、中州韵为辅的京剧声韵体系,以后的京剧演员无不以此为宗,成为京剧声韵的通行法则。他还注重音色,讲究吐字,技巧丰富娴熟,并重视京剧剧本的文学性等。谭鑫培文武兼擅、昆乱不挡,唱念做打俱佳,而且其嗓音被称为“云遮月”,开“韵味派”之先河,使京剧逐渐进入精美的境界。“谭派”的剧目很宽泛,除了王帽戏较少外,其他各种类型的老生戏无所不能。从谭鑫培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谭派”也成为京剧老生行当的主流派,后来的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杨宝森等创立的重要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

谭氏一家是梨园中的名门望族。谭鑫培的许多子孙都是京剧界的名演员和名乐师,尤其是第五子谭小培(1883-1953)一支,传承“谭派”艺术业绩最显著。谭小培后代中的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等都学谭派老生,有的还兼习武生。谭门已有七代人都从事京剧艺术,这也是戏曲史上极为少见的。特别是谭富英(1906-1977),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长期在京剧界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深远的老生艺术家,因为他在继承家学的同时吸收了“余派”的艺术成果,形成了新时期“谭派”的新风格,又被称为“后谭派”“新谭派”。

汪桂芬(1860-1906),名谦,字艳秋,号美仙,又号叔坪、晏亭,小名惠成,绰号“汪大头”,原籍安徽潜山县(一说湖北汉川县)。他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汪连宝是清道光、咸丰年间春台班有名的武生。汪桂芬学戏天分极高,先学老生,兼习老旦,变声后曾习文场,为程长庚操琴多年,嗓音恢复后又搭班唱戏。其嗓音高亢浑厚、气力充沛,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歌声响遏行云,发音吐字饱满,韵味十足,极富立体感。其唱腔激昂雄劲,善于表达激愤慷慨的情绪。他继承了程长庚的艺术并有所变化、发展,有“长庚再世”之誉,世称“汪派”。因为“汪派”要求嗓高、气足,所以传人不多,最有成就的是王凤卿,老旦谢宝云、花脸刘永奎也曾学“汪派”。

孙菊仙(1841-1931),名濂、一名学年,字菊仙,号宝臣,外号“孙一啰”,晚年用“老乡亲”为艺名,天津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三十多岁以后由票友下海学艺,投到程长庚门下,又接受了张二奎的影响,继承了程、张两派演唱直腔直调、不尚花哨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世称“孙派”。孙菊仙嗓音宽厚高亮,音量极大,有宽有窄,有高有低,五音俱佳,每一放歌,浩瀚洪阔有如雷鸣,兼之气力充沛,用尖腔、使嘎调,极其自然。其唱腔古朴雄壮,不事雕琢,磅礴充沛而少转折,长腔也不常见,虽粗服乱头却别具魅力,真挚朴实而感染力极强,令听者动容。其念白吐字饱满,有棱有角,间有天津方音,还吸收了王九龄既上口又接近口语的念法,铿锵有力,爽朗风趣,毫无作戏痕迹。“孙派”艺术的直接传人不多,其唱腔、唱法、念白等方面的特色大多被后来的一些名家吸收,如周信芳得其粗豪苍劲、马连良取其风趣自然、高庆奎则得其慷慨奔放等,甚至丑行的萧长华也吸取了其唱腔的某些特点。

在这一时期,其他行当也开始涌现出许多优秀演员,除了老生汪笑侬、刘鸿升、贾洪林、许荫棠等人之外,还有武生杨月楼、余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旦角余紫云、陈德霖、田桂凤、余玉琴、王瑶卿,老旦龚云甫、谢宝云,武旦朱文英,小生王楞仙、德珺如、朱素云,丑角罗寿山、德子杰、王长林、萧长华,净角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等。

20世纪20-50年代,京剧艺术进入鼎盛时期,各个行当都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京剧艺术家,京剧各个流派之间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如老生行当的“四大须生”“南麒北马关东唐”,旦行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武生行当的杨小楼、尚和玉、盖叫天,花脸行当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小生行当的叶盛兰,丑行的萧长华、叶盛章等。

京剧的第三代老生演员习惯上被称为“四大须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须生”的说法也有变化。20年代的“四大须生”是指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简称余、马、言、高;后来高庆奎因为嗓子败了退出舞台,谭富英崛起,“四大须生”演变为余、马、言、谭;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余叔岩、言菊朋先后去世,杨宝森、奚啸伯相继成名,“四大须生”又演变成马、谭、杨、奚,这种说法延续至今。

余叔岩(1890-1943),本名第祺,湖北罗田人,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余三胜是早期“京剧三鼎甲”之一,父亲余紫云是京剧旦行著名演员、“同光十三绝”之一。余叔岩幼习武生,13岁登台,艺名“小小余三胜”,兼演武生和老生。倒嗓失音后,精心研究“谭派”老生艺术,认真向京剧学者、文人请教,极大地提高了他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他25岁时拜谭鑫培为师,在全面继承“谭派”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对其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余叔岩十分讲究表演技巧,唱念注重字音的韵味和发声,能恰当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和风格典雅是“余派”艺术的主要特色。“余派”演唱艺术形成于20年代,对于30年代以来出现的各个老生流派有着巨大影响,主要传人有杨宝忠、谭富英、王少楼、陈少霖、杨宝森、孟小冬、李少春等。

马连良(1901-1966),字温如,回族,北京人,8岁入“喜连成”科班学戏,10岁登台崭露头角。他功底扎实、好学不倦、广采博收,先学习“谭派”艺术,曾有“第一谭派须生”的称号,又拜孙菊仙为师,还向贾洪林、刘景然请教,又吸收余叔岩、刘鸿升、高庆奎的唱法,转益多师、融会贯通,形成了开阔自然、飘逸潇洒的“马派”风格。他扮相华贵、台风潇洒,嗓音甜净醇美,善用鼻腔共鸣,对于气口、音量和音色的把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富有革新精神,不仅创造了大量新唱腔、改革了许多唱法,还编演了大量新剧目,同时在京剧的化妆、服装、舞美等方面也有所改进,如设计出《甘露寺》乔玄的花相貂、《三顾茅庐》诸葛亮的花鹤氅,以及增强舞台的古典韵味等,使京剧舞台审美艺术有了很大提高。“马派”的传人很多,主要有言少朋、周啸天、王和霖、王金璐、李慕良、马长礼、迟金声、张学津、冯志孝等。

言菊朋(1890-1942),本名锡,号悟陶,蒙古族,北京人。他的文化修养较高,以“谭派”票友身份下海,勤学苦练,精通音律,对唱腔和字音的研究十分深入,主张字重腔轻、以字带腔,讲究行腔的韵味醇厚和清逸洒脱,书卷气较浓。他在“谭派”艺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精巧细致、婉转优美的方向发展,细腻纤巧、委婉曲折、跌宕多姿和风格高雅是“言派”唱腔的重要特点。“言派”传人不多,主要有张少楼、言少朋、毕英琦、李家载、言兴朋等,奚啸伯青年时期也曾拜言菊朋为师,颇得“言派”艺术要领。

高庆奎(1890-1942),本名镇山,号子君,祖籍山西榆次,生于北京,父亲高四保是清末著名丑行演员。高庆奎11岁入祥庆和科班学习,12岁登台。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他主要以研习“刘派”(刘鸿升)唱腔为基础,又吸收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王鸿寿等诸家的演唱特点,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派”。高庆奎嗓音清刚响亮、音域广阔、底气充足,演唱一气呵成,念白铿锵遒劲、顿挫有致,表情细腻,做功深刻老练、不过火,善于通过全面的表演刻画人物并注入强烈的情感。“高派”传人主要有李盛藻、李和曾、李宗义、宋宝罗、沈金波、白家麟、虞仲衡等。

谭富英(1906-1977),名豫升,祖籍湖北江夏,生于北京,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谭富英12岁入“富连成”科班学戏,后拜余叔岩为师。他继承“谭派”和“余派”的演唱风格,嗓音清亮甜脆、喷口有力、吐字清晰,行腔朴实自然,基本功扎实,动作简练,文戏和武戏都很好,二十几岁已有极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谭富英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

周信芳(1895-1975),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祖籍浙江慈城,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浦区)。其父周慰堂下海从艺,演青衣,艺名“金琴仙”。周信芳6岁从文武老生陈长兴练功学戏,7岁登台演出,艺名“七龄童”,为许多著名演员配戏。1907年在上海,改艺名为“麒麟童”,沿用至今。1908年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受到名师授艺。他善于学习和研究,不仅受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人的影响,还吸收汪笑侬、王鸿寿、李春来、潘月樵、夏月润等人的艺术精华,并借鉴旦行、净行名艺人的表演,将诸多因素融会到自己的表演中,形成了海派老生的主要流派“麒派”。周信芳嗓音虽带沙音,却愈见苍凉遒劲,充分发挥做功、念白的优势,以充满激情的性格化表演、雄劲刚健的阳刚之美和通俗新颖、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特点,集中体现了海派文化的神韵和活力。新中国成立后,周信芳曾任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处长、上海京剧院院长等职务。“麒派”艺术影响深远,常为其他行当的演员所借鉴,如净行的裘盛戎、袁世海,武生的高盛麟、王金璐,旦角的赵晓岚、童芷苓等。“麒派”弟子主要有高百岁、陈鹤峰、李如春、萧润增、杨宝童、童祥苓、周少麟等。

杨宝森(1909-1958),字钟秀,别号时斋,祖籍安徽合肥,生于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是清朝末年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其长子杨孝亭,艺名“小朵”,亦演花旦,次子杨孝方(杨毓麟),艺名“幼朵”,长于武生,兼工铜锤花脸。杨宝森系杨孝方的长子,其堂兄杨宝忠(杨孝亭之子)后来成为著名的琴师。杨宝森9岁学戏,初学“谭派”,青年时期专心研习“余派”,后来脱出“余派”范围,吸收“谭派”、“汪派”诸家的长处,结合自身嗓音条件,充分利用鼻腔和胸、腹腔的共鸣,创立了出自“余派”、又大大有别于“余派”的“杨派”。杨宝森的唱腔沉雄苍劲、醇厚清雅、气势磅礴、简洁大方,纯以韵味取胜,是韵味派的杰出代表。近百年内,谭鑫培的“谭派”、余叔岩的“余派”和杨宝森的“杨派”已经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一大派系,被京剧界认为是老生行当的主要派系。“杨派”传人主要有程正泰、汪正华、马长礼、李鸣盛、梁庆云、朱云鹏、叶蓬等。

奚啸伯(1910-1977),字承桓,满族,北京人。祖父裕德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亲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但早亡。奚啸伯酷爱京剧,以票友身份下海从艺,曾拜李洪春、言菊朋为师,并潜心研究谭、余、马等诸派的唱腔,广采博收、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奚派”。他很重视唱功,不仅有一套严谨的唱功规则,而且在演唱的辙口上下了很深的功夫,“衣期”辙几乎成了他专擅的辙口。他的嗓音音量不大,但是清晰悦耳、韵味醇厚,演唱如泣如诉、曲折深沉,表演以刻画人物见长。“奚派”传人主要有苏承龙、欧阳中石、孟筱伯、李伯培、杨志刚、张建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