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人的怀疑心理

病人的怀疑心理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医护人员诊断与其“自我诊断”发生矛盾时,即怀疑临床诊断的正确性,进而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不感兴趣,不按处方服药,自服并不对症的药物。多数病人认为,凡需手术治疗的皆为重病。怀疑收费有误,董先生向护士长询问,护士长解释不清,他去问主管医生。董先生因此认为自己并没有享受到麻醉的服务,医院涉嫌违规收费。

怀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它是缺乏根据的猜测,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一些病人对诊断表示疑惑,主观上不愿意得病,常有“我实际上没有病”“我怎么会得这种病”等想法。怀疑临床诊断的正确性,认为治疗措施不对症下药,此类病人到医院就诊常常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们在就诊前可能道听途说了解一些肤浅的医学常识,甚至对自身疾病事先做了“自我诊断”,并确信不疑。当医护人员诊断与其“自我诊断”发生矛盾时,即怀疑临床诊断的正确性,进而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不感兴趣,不按处方服药,自服并不对症的药物。这种现象常发生于某些慢性病患者身上,且多见于那些虽经多次就诊,但一直未正确诊断的病人。病人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坐立不安、多方求证、心情紧张、猜疑不定,怀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曹某无意中发现自己左侧乳房内上限有一小包块,经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当时她一下就懵了,她思想上根本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用了6个月的时间,她带着切片跑遍了全国十多家大型医院,但最后的结果都是她不愿意听到的。最后病魔把她折磨得周身疼痛、难以行走,后来痛得她实在不行了,经检查全身有广泛转移。

被确诊癌症的病人大都怀疑是误诊,心理矛盾,情绪紧张,想方设法地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癌症的检查和诊断方法。因此,医务人员应言行谨慎,要探明患者的询问目的,科学而委婉地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不可直言,减轻患者受打击的程度,以免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对医疗技术产生怀疑,对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足,生怕手术失败、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对治疗充满种种疑虑。

某男,30岁,教师,因患精索囊肿入院,患者入院前对自己的病情并未重视,入院后说要进行手术,于是怀疑自己得了重病,怀疑手术会失败,术后是否影响生育能力。后来,通过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向患者介绍本病的手术方法,消除了患者的顾虑,愉快地接受了治疗。

多数病人认为,凡需手术治疗的皆为重病。因此,多会怀疑自己的病能否治好,担心手术失败。希望了解医生的技术水平,术中可能会发生哪些意外,手术医生对这类手术的把握性多大。作为护士在病人面前要树立医生的威信,使病人获得安全感,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病人的文化背景,用适宜的语言交代手术前应做的准备及简单介绍手术过程,使病人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并取得他的合作。

很多病人对现代医院的诚信度产生了疑虑,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收费也产生怀疑。

董先生因胃病住院治疗,他对每天的住院清单进行仔细核对,拿着单子到护士长那里问个究竟,一天,董先生发现上面多了一项20元的麻醉费。怀疑收费有误,董先生向护士长询问,护士长解释不清,他去问主管医生。医生告诉他,医院都实行“打包”收费,胃镜检查的收费项目都是固定的。董先生因此认为自己并没有享受到麻醉的服务,医院涉嫌违规收费。

现在,因为医院管理、服务还没跟上,不能完全方便患者就医。正是因为市民处于医疗信息的“弱势”位置,对于自己疾病的无知而产生的恐惧让他们很信任、依赖医院,但又怕医护人员不负责任,所以才会产生怀疑。“在托熟人看病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广大市民看病时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正是因为求医时没有安全感,精神需要如尊重、理解、同情、安慰等得不到,所以他们希望找个熟人,现在不少医院推出了导诊、首诊负责制、投诉待岗制,都是因为患者存在疑虑心理而制定的规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