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渔业资源的恢复

渔业资源的恢复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世界上渔业增殖最普遍的方式是资源增殖放流和物种引进。据测算,其海域渔业资源的密度已达我国14倍之多。目前,人工鱼礁建设与渔业增殖放流、鱼类行为控制、回捕技术开发、渔场生产管理等海洋牧场核心技术紧密结合,逐渐实现向海洋牧场转型,带动休闲游钓业的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人工鱼礁在本质上,应视为岛礁的自然延伸,成为恢复海洋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良好设施。

渔业资源的恢复,主要包括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等。

(一)增殖放流

水产资源增殖的历史可追溯至古罗马时代。1942年,法国人首先开展人工繁育放流,将人工授精、孵化的鳟鱼幼苗放入河川之中。目前,世界上渔业增殖最普遍的方式是资源增殖放流和物种引进。国际社会对增殖放流给予了高度重视,分别于1997年在挪威、2000年在日本、2006年在美国、2010年在我国召开了资源增殖和海洋牧场国际研讨会。据FAO资料显示,世界上有64个国家开展海洋增殖放流活动,放流种类有鳍鱼类、软体动物和甲壳类,放流鱼类回捕率可达20%。

以欧洲为例,由于波罗的海周围河流沿岸水电站的兴建,破坏了鱼类的自然产卵场。因此欧洲将人工培育2龄鲑放流到这些河流中作为渔业增殖的一个重要内容。挪威自1882年随着第一个商业性的鱼类孵化场建成以来,一直致力于鳕鱼(Gadus spp.)幼体的增殖放流,同时也放流一定数量的鲑鱼苗

鲟鳇鱼(Acipenser spp.)在俄罗斯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黑海鲟鳇鱼的渔获量约2万吨,占该鱼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但由于在顿河和伏尔加河建坝和污染等原因,该鱼的资源急剧下降。为此,政府兴建了孵化场,进行幼鱼、鱼苗放流以恢复其资源。

美国的增殖放流活动始于19世纪后期,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江河中因伐木、铁路建筑和围坝等工程而受损的鲑鱼资源。由于年复一年的大量放流幼鲑,使美国的鲑鱼(Oncorhynchus spp.)产量一直居于世界之首。

日本是世界上增殖放流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在濑户内海建立第一个栽培渔业中心后,把多种技术的应用与海洋牧场结合起来,积累了丰富的增殖放流经验和成熟的技术,鲑鱼、扇贝、牙鲆等的增殖均很成功。2005年确定的放流鱼类即达76种,放流规模达百万尾以上的种类有30多种,既有洄游范围小的岩礁物种,也有大范围洄游的鱼类。放流数量最多的是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每年放苗200多亿粒,其次是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每年达20多亿粒;洄游性鱼类放流量在50亿尾以上,其中真鲷(Pagrosomus major)每年放流1700多万尾。

我国早在10世纪末就有在长江捕捞淡水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野生种苗运送放流到湖泊的文字记载。但是真正的渔业资源增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真鲷、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等标志放流。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始于80年代的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四大海域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且种类、数量、投入资金也不断在扩大。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放流增殖生物104种,其中经济种类95种(鱼类、虾蟹类、贝类、棘皮类等),珍稀濒危物种9种。

我国开展了多项增殖放流技术研究,在放流技术、标记技术、追踪检测技术、回捕评估技术等都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山东省针对许氏平鲉(Sebastods schlegelii)、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中国明对虾等放流种类分别制定了增殖放流技术规范,还制定了增殖资源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值得提出的是,吴常文等(2010)通过对浙江近海曼氏乌贼(Sepiella mandroni)繁殖习性和其产卵场修复的研究,强调指出,要使曼氏乌贼的资源得到恢复,不仅仅增殖放流,还要重视产卵场生态环境的修复,尤其是产卵附着物(柳珊瑚、底栖大型藻等)的修复工作。

(二)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在海域中设置构造物(如混凝土构件、废旧船体、塑料或竹木结构等),使之发生与天然岩礁同样的阻流作用,产生漩涡与上升流,冲击海底营养盐与有机质上升,以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

世界许多海洋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葡萄牙、俄罗斯、泰国、印尼、菲律宾、古巴、墨西哥等,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陆续动工兴建沿海的人工鱼礁渔场。

日本是对人工鱼礁投入资金最多、投放鱼礁时间最早、研究也最深入的国家。日本于1975年就颁布了《沿岸渔场整修开发法》,以法律形式保障人工鱼礁的建设。至今,日本在环岛沿岸几乎都设有人工鱼礁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建人工鱼礁5000多座,总投入12008亿日元,近海渔业年产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470万吨增至780万吨,产量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据测算,其海域渔业资源的密度已达我国14倍之多。

美国在1983年就已建设人工鱼礁1200余处。美国的人工鱼礁建设带动了生态型海洋产业的发展,每年到礁区游钓的游客达5400万人次,游钓船达1100万艘,钓捕鱼类140万吨,占全美渔业总产量的35%,且安排了50万人就业,每年游钓渔业服务的社会收益达180亿美元。

我国的人工鱼礁事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真正引起重视是在21世纪初。广东省2001年通过省人大议案,将人工鱼礁建设列入财政专项,计划用10年时间投入8亿元在广东沿海建设12个人工鱼礁区。山东省2005年起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其主体工作之一就是大力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至2010年,山东已在沿海地区建成了12个人工鱼礁区,累计水产品增产近1500t,增殖1.1亿元。此外,浙江、辽宁、江苏、河北、天津、广西等沿海省市也都积极开展了人工鱼礁建设。

目前,人工鱼礁建设与渔业增殖放流、鱼类行为控制、回捕技术开发、渔场生产管理等海洋牧场核心技术紧密结合,逐渐实现向海洋牧场转型,带动休闲游钓业的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人工鱼礁在本质上,应视为岛礁的自然延伸,成为恢复海洋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良好设施。

在礁体材料的选择、礁体的构型等也都开展了许多研究。在材料的选择方面,除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外,更重视开发能够在礁体表面附着生长藻类或海洋动物的新型材料

(三)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是指通过人工鱼礁投放、生物资源增殖放流、音响投饵驯化和海域生态化管理等技术手段,使海域生产力提高、资源密度上升,实现沿岸、近海鱼类等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针对选定海域建立经济生物资源生产管理综合体系。

美国早在1968年就提出了建设海洋牧场(Marine Ranching)的计划。1974年,在南加利福利亚沿岸投放大块石头,诱导巨藻孢子附着,通过修复巨藻来增殖当地美洲龙虾资源;在马里兰的切萨皮克湾投放藻礁,增殖当地牡蛎资源。

日本在1971年也提出了“海洋牧场”的构想。1977~1987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至今,日本已建立了金枪鱼(Thunnus thynnus,鹿儿岛)、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新蒋佐渡县)、黑鳍(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宫城气仙湾)、黑鲷(Acanthopcgrus Schlogeli,广岛竹居)、真鲷(Pagrosomus major,三重五所湾)等鱼种海洋牧场。

韩国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海洋牧场计划”,至2007年6月,已在庆尚南道统营市首先建设了核心区面积约20km2的海洋牧场,取得了初步成功。按计划到2010年,在青浦台海(Tean)、济州岛(Jeju)、丽水(Yeosu)、统营市(Tongyeong)、蔚真(Uljin)等地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管理型牧场。

受邻国建设海洋牧场的启发,我国从21世纪起也开始重视海洋牧场的建设,通过政府行为安排和民间企业承建的途径,推进我国海洋牧场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08~2009年,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投资8070万元,总建设面积3770hm2,从北到南形成或即将形成如辽西海域海洋牧场、大连獐子岛海洋牧场、秦皇岛海洋牧场、长岛海洋牧场、崆峒岛海洋牧场、舟山白沙海洋牧场、洞头海洋牧场、宁德海洋牧场、汕头海洋牧场等20多处。北方海洋牧场,主要集中在海参、鲍鱼和扇贝等海珍品养殖地。各地在海洋牧场建设时,都比较重视与栖息地的修复、生物资源修复、休闲渔业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见插文)。

山东省15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

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规划,到2016年,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市相关县市区沿海建成15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15处海钓基地如下:青岛银海休闲海钓基地、青岛薛家岛休闲海钓基地、青岛崂山休闲海钓基地、烟台牟平玉溪休闲海钓基地、莱州芙蓉岛休闲海钓基地、长岛南长山休闲海钓基地、长岛大钦岛休闲海钓基地、威海刘公岛休闲海钓基地、威海北海休闲海钓基地、威海小石岛休闲海钓基地、荣成西霞口休闲海钓基地、荣成天鹅湖休闲海钓基地、荣成桑沟湾休闲海钓基地、日照万宝休闲海钓基地、日照岚山休闲海钓基地。

来源:青岛晚报 2014年8月2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