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规划的内涵与特征

环境规划的内涵与特征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环境规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

(2)环境规划的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3)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

(4)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5)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规划,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6)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明确全国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目标;而国家性环境规划则应具有国家级的法律效力,能够协调各行政区域、各部门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且实现资金管理的国家统筹规划。[1]

环境规划的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2]

(一)整体性

环境规划具有的整体性反映在环境的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各要素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要素自身的环境问题特征和规律十分突出,有其相对确定的分布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各自形成独立、整体性强和关联度高的体系。环境规划的整体性还反映在规划过程各技术环节之间关系紧密、关联度高,各环节影响并制约着相关环节。因而规划工作应从环境规划的整体出发全面考察研究,单独从某一环节着手并进行简单的串联叠加难以获得有价值的系统结果。

(二)综合性

环境规划的综合性反映在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和部门协调复杂。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环境规划的综合性及集成性显著加强。21世纪的环境规划将是自然、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体,也将是多部门的集成产物。环境规划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也明显反映在它的方法学和支撑软件环境的需求方面。在环境规划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和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还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以及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均涉及大量的定性、定量因素,而且这些定性、定量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界限并不分明。同时它对环境、经济、社会以及科学与工程的多学科相结合的要求也相当突出。未来的环境规划支撑软件将向着能提供综合和集成信息,便于各类人员参与又便于更新、调整的方向发展。

(三)区域性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环境规划必须“因地制宜”。这种地域性主要体现在环境及其污染控制系统的结构不同,主要污染物的特征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不同,控制方案评论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权重不同,各地的技术条件和基础数据条件不同,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律、程序和方法必须融入地方特征才是有效的。

(四)动态性

环境规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它的影响因素不断变化,无论是环境问题(现存的和潜在的)还是社会经济条件等都在随时间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动。基于一定条件下(现状或预测下)制定的环境规划,随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政策、发展速度以及实际环境状况的变化,势必要求环境规划工作具有快速响应和更新的能力。因此,从理论、方法、原则、工作程序、支撑手段和工具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滚动环境规划管理系统,以适应环境规划不断更新调整、修订的需求,就显得十分必要。

(五)前瞻性

环境规划是依据环境管理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特定区域范围内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活动作出的预先规划;同时,规划方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规划时段内区域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因此,环境规划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当下制定的环境规划能够适用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六)政策性强

政策性强也是环境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环境规划的最初立题、课题总体设计至最后的决策分析,制定实施计划的每一技术环节都会面临在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的问题。完成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准绳,是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目前,我国在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方面的国家一级总体系框架已形成,地方性的工作正在逐步进行和完善中,国家级的框架结构中要为地方的工作留有一定的余地和发展空间。因此,在进行区域环境规划时,既有较为固定、必须遵守的一面,也有需要根据地方实际、灵活掌握的一面,这就要求规划决策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政策分析能力。环境规划的过程也是环境政策的分析和应用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