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类型居住区镌刻时代印记

不同类型居住区镌刻时代印记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居住区规划建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演进,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在上海城市版图上留下了不同类型的居住区,镌刻着不同发展阶段的印记,从中可以窥见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上海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期实施”的要求,规划建设了若干大型居住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居住区规划建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演进,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在上海城市版图上留下了不同类型的居住区,镌刻着不同发展阶段的印记,从中可以窥见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

大量工人新村相继建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善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建设了大量工人新村。

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一期工程建于1951年,规划借鉴了西方“邻里单位”的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和上海市情,以一所小学服务的户数及其住宅用地作为一个邻里单位。住宅以两层为主,并配建了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从1952年开始,长白、控江、凤城、鞍山、甘泉、宜川、日晖等工人新村也相继建设,市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大型棚户区相继改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棚户区总占地面积1109公顷,住着115万人,居住条件十分恶劣,其中1000户以上的大型棚户区有39处。

1950年开始,政府投资填没臭水浜,开辟消防“火巷”,修筑道路、安装路灯、设立公共给水站,建造公共厕所、垃圾箱,棚户区居住环境得到初步改善。1954年肇家浜填浜埋管,拆除了两岸简陋棚户、“滚地龙”,1 700户居民搬进漕溪路新房。

1960年开始成片改造棚户区,闸北区蕃瓜弄改建为其先例。在规划设计中强调节约用地、改善环境质量和优化房型设计,原拆原建安置了1 965户原住民,极大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居住环境质量。1970年开始改建明园村;20世纪80 —90年代,市民村、药水弄、西凌家宅、东西茭白园、潘家湾、潭家湾、朱家湾等大型棚户区也相继得以改造。至20世纪末,上海中心城成片棚户区基本绝迹。

曹杨新村地盘布置模型图

蕃瓜弄街坊设计总平面图

“先成街、后成坊”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为缓解市区人口过分集中,上海开始着力发展近郊工业区和卫星城镇。

1959年建成的“闵行一条街和东风新村”规划,贯彻了实用、经济、美观的方针,按照“先成街、后成坊”统一规划建设,不仅重视街坊内部空间的合理组织,而且重视街景设计。该项目建成后好评如潮,按其经验上海相继规划建设了张庙一条街、天山路一条街。

规划建设大型居住区

20世纪80年代,大量“知青”返沪,住宅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一时期上海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期实施”的要求,规划建设了若干大型居住区。

1989年建成的曲阳新村是第一个规划建设的大型居住区,规划结构与行政管理系统中的街道相契合;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分三级配置,空间组织疏密有致,居住环境优美,市政公用设施齐全。之后,还规划建设了康健、工农、民星、田林、仙霞、德州、梅园、上南、彭浦等新村,进一步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

市场化运作住宅建设

1980年,上海试行住宅商品化。至1995年底,上海全市累计建成的商品住宅建筑面积1 886万平方米。

为适应外商来上海投资居住需要,1989年开始建设的古北新区涉外居住区,具有功能复合、标准高端、环境典雅、市场化开发等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住宅建设也逐步进入市场化运作,万里、三林、春申等大型商品房居住区先后启动建设。

曲阳新村规划总平面图

古北新区III区规划图

推进保障房规划建设

进入21世纪,上海为保障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和租房,在近郊新城轨道交通可达及公共交通干线周边,选址建设大型居住社区。大型居住社区以社会和谐、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生态宜居、活力繁荣为目标,主要安排动拆安置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适量安排商品房等。

2009年初选址建设第一批8个大型居住社区,包括宝山顾村、嘉定江桥、闵行浦江、松江泗泾、浦东周康航、曹路等基地;同年又进一步确定了浦东惠南民乐、宝山美罗家园等23个大型居住社区。

嘉定城北站大型居住社区选址规划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