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居委会怎么搞好社区治理

居委会怎么搞好社区治理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社区的治理主要体现为非行政性的共商共治。当然,上海的街道社区化治理的探索要早于这些地方的探索。街道职能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街道经济职能的弱化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街道社区化治理就是强调街道社会治理中的多元治理、多元共治,弱化行政管理。根据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相关文件,街镇层面要逐步形成自治共治的机制。就是说社区共治是在街道层面的社区和镇内的大型居住社区,社区自治是在居委会和村委会层面。
浦东街道社区化治理实施_边缘化郊区到现代化城区——以浦东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为视角

街道是行政性机构,街道社区化是一个新的趋势,是指以用非行政化方式管理代替过去用行政方式管理的区域。因为社区的治理主要体现为非行政性的共商共治。这同一些地区将街道撤销改为社区,[19]由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直接管理社区是一致的。当然,上海的街道社区化治理的探索要早于这些地方的探索。

上海的街道和镇有一段时间都被称为社区,这不是社会学研究意义上的最基本的社区单位,而是行政性社区单位。自2010年以来,浦东的一些街道改为“社区(街道)”。一个很有趣的发现是《浦东年鉴(2000)》在其目录和对应的内容中,将前一年“街道”的地方改为“社区建设”,[20]但是《浦东年鉴(2001)》将这些地方又改回“街道”。[21]这反映了社会上对这一概念称谓的变化和反复。当时一些人将城市化地区和街道称为社区,但是社会上这种用法还不是很普遍。以上的介绍也可以看出,街道社区化治理实际上推进的时间是在2000年前后。这也同上海市政府对街道的功能作用定位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街道职能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街道经济职能的弱化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

街道社区化治理就是强调街道社会治理中的多元治理、多元共治,弱化行政管理。根据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相关文件,街镇层面要逐步形成自治共治的机制。“在街镇层面形成政府部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协同合作,公众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说社区共治是在街道层面的社区和镇内的大型居住社区,社区自治是在居委会和村委会层面。如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办公室、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发的《关于贯彻〈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浦委办发〔2012〕11号)中提出“推进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建设”,要“深入推进‘居委会自治家园’示范点创建,构建具有浦东特色的‘居委会自治家园’,鼓励基层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商自治、民主监督机制,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探索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形成社区自治的多种形式,稳步构建多层次、相互衔接的社区自治网络。”“建立健全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街道房屋管理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社区事务协商议事机制。”“提倡居民区党组织成员、居委会成员与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这是较为明显地规范了基层自治与共治的不同层面的规范性文件。

随后,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办公室、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发的《2012年浦东新区社会建设共治要点》(浦委办发〔2012〕12号)第九条“深化社区共治和居村自治”规定,要“指导各街镇完善社区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和共治机制,引导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基层民主实践和社区管理事务。”“推进居委会自治家园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服务和依靠农村群众,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行社区化管理。”“推行‘1+X’村民自治模式,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为主体,社会组织、社区群团组织、驻区单位和村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这里面社区含义很难辨认,并没有明确是作为居村自治的社区还是居村之上的社区即中间层的社区或是街镇层面的社区,但从字里行间可以认为是居村层面的社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