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态怀旧心理的抑制方法

病态怀旧心理的抑制方法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中有一些人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过去。这种怀旧称之为病态怀旧心理现象。病态怀旧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朴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

社会中有一些人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过去。其言行总是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如堂·吉诃德生活在当代,要以古代武士自居,行侠于天下,结果处处碰壁。这种怀旧称之为病态怀旧心理现象。

病态怀旧心理的特点

(1)不合时宜,不合潮流。

(2)对社会存在偏见。认识上极端保守,崇尚传统,尤其反对任何形式的变革。

(3)回避现实。病态怀旧者,不满现状,又无能为力,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反对者,也是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者。

(4)普遍性与差异性。病态怀旧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的怀旧,多见于人格发展滞后,虽说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仍依恋母亲的怀抱和摇篮,渴望处处得到父母的保护,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青少年的怀旧大多是因为生活环境急剧变化,他们本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又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感到恐惧与不安;中老年怀旧是回避现实,对社会存有偏见、不合时宜。

病态怀旧心理的产生的原因

(1)从社会原因来看,由于社会结构与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资源与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的那一部分人,极易产生失落感,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怀旧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遗憾。

随着现代文明和大都市的大规模崛起,原有的生活环境在无情地解体,人们的心灵彼此疏远。

(2)从主观方面来看,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是一种特殊的机制,起源于个人的失落感。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至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而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至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真实。

病态怀旧心理的表现

(1)依恋过去的事物。保存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旧书、旧报纸。

(2)恋过去的友人。现在有人十分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

(3)依恋过去的经历。有的人非常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时常追忆当年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理时常有失落感,一些幼年受溺爱或早年生活丰厚的人也有同样感觉。

在怀旧中寻找童稚与宁静本无可厚非,但因怀旧而导致今不如昔的感受就有危害了。病态的怀旧行为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阻力,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病态怀旧心理的自我调适

(1)要积极参与现实生活;

(2)要学会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3)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朴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