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死应顺其自然

生死应顺其自然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一章老子给我们讲述了圣人的行为,圣人顺从于自然大道,对天地万物完全没有分别之心。前两类人顺其自然,死得其所,无所遗憾。而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对此更是理解的透彻。接着他在诗中说:对于死亡过度恐惧反而有损身体,明智的态度是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生于死既不害怕也不欣喜,当生命该完结时就让它完结,用不着想得太多。

■ 原文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译文

如果人能退出杂欲的羁绊,就能健康地生存;如果人纠缠于无休止的欲念之中,就会因贪欲而致于死地。

生活中,属于长命的人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人也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三;

而那些本该长命的,但却要走向死亡的人,同样是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三。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求生的心太切而产生了众多杂欲纷争的缘故。

我曾经听说善养生的人,他们走在陆地上不会怕遇到犀牛老虎,进入打仗的战阵中不会被兵器所创伤。

犀牛无法对他施用犄角,老虎无法对他施用利爪,士兵也无法对他施用刀剑。

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众多私心杂欲,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地。

■ 活学活用:生死应顺其自然

上一章老子给我们讲述了圣人的行为,圣人顺从于自然大道,对天地万物完全没有分别之心。本章老子又从另一个方面讲述了为什么应该没有分别之心。

因为人有生就会有死,所谓“出生入死”。但这其中还有一个区分,“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前两类人顺其自然,死得其所,无所遗憾。而后一类人本该长寿,却因为“生生之厚”,求生心太切而有了太多的杂欲、纷争,违背了自然大道而早亡。

对生死有了分别之心,就贪生而怕死,却早早地死去;对生死没有差别,就会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害怕,面对任何情都会保持冷静,如此就会长寿。

老子的思想正如萧伯纳所说:“我没有让怕死的心理支配了我的生命,我的报酬是:我没有白活。”

而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对此更是理解的透彻。在他的近一百多首诗中几乎三分之一讲到死,每次提到死时态度是那么平静,语气几乎为安详。他说那些一听说死就面如土灰的人其实是不明自然之理。生死对地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陶渊明说: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诗中提到彭祖是传说中的高寿翁,据说他一生经历夏、殷、周三个朝代,共活了八百岁。这样的大寿也免不了一死。三皇、彭祖今天在哪里呢?接着他在诗中说: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顺尽,无复独多虑。

对于死亡过度恐惧反而有损身体,明智的态度是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生于死既不害怕也不欣喜,当生命该完结时就让它完结,用不着想得太多。

陶渊明于公元四二七年十一月离开人世,在他死前两个月写了一篇《自祭文》,说自己活了六十多岁,现在死去“可以无恨”,从老年到寿终正寝是物之常理,还有什么留恋不舍的呢?断章取义:

有生就会有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一味地贪生,整日酒肉滋味、饱暖温厚、服食药饵,希望能够长生,这并不是珍惜生命,而是生活在死的危胁之中,到头来不但没有真正地享受生活的美丽,反而是带着遗憾离去,试问,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