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感染的涵义及判断

医院感染的涵义及判断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内源性感染发生机制较复杂,涉及病人的基础疾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就目前而言,内源性感染是难以预防的。根据医院感染的定义,以下情况应视为医院感染: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国内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外科切口感染。

(一)涵义

1.定义 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s,HAI),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分类 医院感染按病原体来源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①内源性感染:亦称自身感染、难预防的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咽、泌尿生殖道、肠道等)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这类感染呈散发性。内源性感染发生机制较复杂,涉及病人的基础疾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就目前而言,内源性感染是难以预防的。②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病原携带者,包括医院工作人员、陪护探视者以及污染医疗器械、设备、病房用物和环境等。此类感染可以通过消毒、灭菌、隔离、洗手、无菌技术等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3.主要环节 医院感染与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密切相关,三者共同组成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感染即可发生。①感染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主要有:已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动物感染源、环境储源。②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又称粪-口传播)、血液和(或)体液传播。③易感宿主: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引起感染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和宿主的易感性。医院感染的易感宿主主要有: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住院时间长、手术时间长者以及婴幼儿和老年人。

(二)医院感染的判断

根据医院感染的定义,以下情况应视为医院感染: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⑥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国内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外科切口感染。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①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②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③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水痘等;④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