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感染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感染监测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建议。通过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共同调查出院病历、运行病历或门诊处方。收集和登记病人基本资料、医院感染信息、相关危险因素、病原体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一)手术感染监测

【监测对象】 被选定的一种或几种外科手术的手术病人。

【监测内容】 包括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手术资料: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腔镜使用情况、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表5-1),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清洁度分类、美国麻醉协会(ASA)评分(表5-2)、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医师;手术部位感染资料:感染日期与诊断、病原体

表5-1 手术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

表5-2 手术感染ASA评分

【监测方法】

(1)宜采用主动的监测方法,也可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住院监测与出院监测相结合。

(2)每例监测对象应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

【资料分析】

1.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2.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3.手术感染发病专率

(1)某医师手术感染发病专率(2)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感染发病专率(%)=(3)平均危险指数(4)某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

【总结和反馈】 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建议。

(二)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

【基本概念】 ICU感染是指病人在ICU发生的感染,即病人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病人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仍属ICU感染。

【监测对象】 ICU病人。

【监测内容】 包括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性(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结果;ICU病人日志:每天记录新住进病人数、住在病人数、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及使用呼吸机人数、记录临床病情分级等级及分值(表5-3)。对当时住在ICU的病人按“ICU病人病情分级标准及分值”(表5-3)进行病情评定,每周1次(时间相对固定),按当时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定。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及E级)的病人数。

表5-4是监测记录表,表5-5是ICU病人危险等级登记表。

表5-3 ICU病人病情分级标准及分值

表5-4 ICU病人日志
(ICU科别: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综合、其他)
监测月份: 年 月

表5-5 ICU病人危险等级登记表

【监测方法】

(1)采用主动监测,也可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

(2)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3)每天填写ICU病人日志。

(4)对当时住在ICU的病人按“ICU病人病情分级标准及分值”(表5-3)进行病情评定,每周1次(时间相对固定),按当时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定。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及E级)的病人数(见表5-5)。

(三)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基本概念】 新生儿病房(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新生儿病房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感染。

【监测对象】 新生儿病房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新生儿。

【监测内容】 包括基本资料:住院号、姓名、性别、天数、出生体重(BW,分≤1 000g,1 001~1 500g,1 501~2 500g,>2 500g四组。以下体重均指出生体重);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性(脐或中心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结果;新生儿日志:按新生儿体重每天记录新住进新生儿数、住在新生儿数、脐或中心静脉插管及使用呼吸机新生儿数。

【监测方法】 宜采用主动监测:也可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新生儿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填写新生儿病房日志(表5-6)和月报表(表5-7)。

表5-6 新生儿病房日志

表5-7 新生儿病房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月报表

【资料分析】

1.感染日发病率

2.器械使用率及其相关感染发病率

不同体重组新生儿血管导管使用率(%)=不同体重组新生儿总器械使用率(%)=

3.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

不同体重组新生儿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不同体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总结和反馈】 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建议。

(四)细菌耐药性监测

【基本概念】 细菌耐药性监测,指监测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包括临床上一些重要的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DR-P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阴性细菌等。

【监测对象】 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

【监测内容】 细菌、抗菌药物、药物敏感试验。

【监测方法】 统计、分析微生物室分离的细菌和药物敏感结果。

【资料分析】 不同病原体的构成比;主要革兰阳性细菌的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主要革兰阴性细菌的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的构成比及绝对分离数;VRE占肠球菌属细菌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革兰阳性细菌产ESBLs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总结和反馈】 结合以往资料总结并公布监测结果,向临床医师和医院药事管理机构反馈。

(五)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

【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即指对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概率的调查。

【调查对象】 指定时间段内所有住院病人。

【调查内容】 包括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学治疗、免疫抑制药)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按科室记录应调查人数与实际调查人数。

【调查方法】 应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计划,培训调查人员;应以查阅运行病历和床旁调查病人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填写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每病区(室)填写床旁调查表。

【资料分析】

1.医院感染患病率

2.实查率

【总结和反馈】 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调查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调查结果和建议。

(六)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调查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预防耐药菌的产生。

【调查对象】 住院(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

【调查内容】 包括调查日期、住院号、科室、床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使用抗菌药物资料:感染诊断(全身感染、局部感染、无感染),用药方式(全身、局部),用药目的(治疗用药、预防用药、预防加治疗用药),联合用药(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名称,使用日剂量,用药天数,给药途径(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其他)。

【调查方法】 可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某日或某时间段住院(出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通过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共同调查出院病历、运行病历或门诊处方。

【资料分析】

1.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3.每千住院日某抗菌药物的DDD频数

4.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

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

6.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

【总结和反馈】 抗菌药物调查资料应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实施后再进行评价。

【监测信息收集】

(1)主动收集资料。

(2)病人感染信息的包括查房、病例讨论、查阅医疗与护理记录、实验室与影像学报告和其他部门的信息。

(3)病原学信息的收集包括临床微生物学、病毒学、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4)收集和登记病人基本资料、医院感染信息、相关危险因素、病原体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