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士如何对病人实施护理

护士如何对病人实施护理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教育计划重点要解决护士“怎么教”和病人“怎么学“的问题。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许多因素可影响教育计划的实施,因此为有效实施教育计划,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入院指导的目的是帮助病人适应住院环境,建立遵医行为。因此,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医院环境与规章制度介绍、病人权力与义务介绍上。除常规管理制度外,重点介绍等级护理制度,让病人知道自己的护理等级和应遵守的活动范围,了解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和履行应尽的义务,产

实施教育计划重点要解决护士“怎么教”和病人“怎么学“的问题。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许多因素可影响教育计划的实施,因此为有效实施教育计划,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分类指导的重点

1.入院指导的目的是帮助病人适应住院环境,建立遵医行为。因此,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医院环境与规章制度介绍、病人权力与义务介绍上。除常规管理制度外,重点介绍等级护理制度,让病人知道自己的护理等级和应遵守的活动范围,了解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和履行应尽的义务,产生自我控制感和对医院的信任感。为配合检查、治疗奠定基础。

2.住院指导的内容较多,常规住院指导的重点是疾病常识介绍、高危因素预防和诊疗护理配合要点。在进行住院指导时重点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特殊检查治疗指导,包括各种侵入或非侵入性检查、介入性治疗、放疗、化疗和开展一些新疗法等,这些检查治疗都需要病人密切配合,通过指导让病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配合能力。二是围手术期指导。术前指导的重点是告知病人术前准备的配合要点,对病人进行适应手术的行为训练,如床上排便训练、有效咳痰训练、疼痛评估训练等。目的是提高手术适应能力,减轻术前焦虑。术后指导的重点是监护环境介绍、并发症预防和各种管道配合要点等,目的是提高病人配合治疗能力,减少手术并发症。

3.出院指导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建立健康行为。因此,指导的重点应放在自我照顾技巧和功能锻炼上。对尚未康复但又需要出院的病人,还应对家属进行家庭护理指导,提高家属应对疾病的能力。

(二)掌握病人教育的方法

临床常用的病人教育方法有3种,即知识灌输、行为训练和双向交流。实施时应灵活应用。

1.知识灌输 知识灌输的主要技巧是讲授、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和大众传播媒介。上述技巧应结合病人特点灵活应用。如科室可根据专科疾病特点在病房走廊设健康教育宣传栏,展示专科教育内容,公布健康教育讲座信息。利用集体指导技巧,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或观看录像。利用个别指导和讲授技巧指导病人阅读教育手册,鼓励病人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2.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有3大类,即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和康复训练,应根据病人治疗、护理特点确定训练对象和训练内容。训练的基本技巧是演示,演示的顺序是先由护士连贯地做一遍,然后边讲要领边做一遍,最后再连贯地做一遍。护士演示后,让病人重复一遍,最后由护士做出评价。

3.双向交流 双向交流有3种方式,即询问式学习、小组讨论和病人现身说法。双向交流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教学方法,它需要病人的主动参与,对护士的教育能做出积极的反应。施教时,根据病人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灵活选择适当的交流方式,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病人现身说法,护士在使用此方法前,要对充当现身说法的病人进行严格筛选,使其具有说服力。

(三)明确病人教学原则

1.满足病人优势需要原则 通过教育需求评估判断病人有哪些优势需要,优势需要应是病人最想知道,或最应让病人知道的教育内容。对急诊、危重或急性发病期的病人,应优先满足病人的生存、休息、睡眠等基本需要,待病情允许再进行健康教育,或在病情危重时,先让家属参与健康教育。

2.因人施教原则 针对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的疾病特点因人、因时、因地施教,使护士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瞎子的眼睛、聋子的耳朵、昏迷病人的意识。

3.实用原则 病人对住院教育普遍持有实用主义的态度。因此,在教学时应按需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实用、切题的原则,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

4.目标现实原则 护士为病人制定的住院教育目标,一定是病人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并在住院期间能够实现的目标。

5.病人及其家属参与原则 对不能参与教育的病人,应以家属为教育对象,尤其对需要进行家庭护理的病人,应选择与病人生活最密切的家属参与教学。

6.循序渐进原则 病人在住院期间要接受的教育内容比较多,护士应按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病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不能将病人所学内容,一次性全盘托出,或一股脑教完,这样做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病人却因为对所学知识未进行巩固、理解、消化、吸收而影响学习效果。

7.分期教育原则 病人入院要经历不同的治疗阶段,每个阶段治疗护理的项目不同,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尤其对围手术期护理的病人,术前、术后、出院前的护理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目的性。因此,教育工作应分期进行,使病人在住院的不同阶段都能获得实用连贯的健康指导。

8.直观性原则 许多医学知识对病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抽象的,要使学习内容在病人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和要领应尽量使用直观教学方法,使理性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些直观手段包括床边演示、图表、图解、录像、图文并茂的教育手册、现身说法、现场观摩等,运用直观手段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提高学习兴趣。

9.科普化原则 健康教育的对象大都不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因此,要将那些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的卫生常识,就必须使用科普手段,用病人看得懂,听得懂的的大众语言编写教育资料,用口语表达教育内容,防止使用医学术语。

10.激励原则 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影响病人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病人的学习兴趣,促进病人主动参与学习,善于利用反馈机制对病人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充分肯定病人的学习成效,利用以往学习经历和现实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激发病人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

(四)实施教育计划的注意事项

1.合理选择施教人员 出、入院教育可由办公室护士或低年资护士完成。特殊检查治疗、围手术期教育应由有专科护理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或责任护士完成。

2.合理安排施教时机 入院教育在入院当天完成,围手术期教育在病人手术前后1~3天完成,特殊检查治疗教育在实施检查治疗前1天或当天完成,常规住院教育在病人入院1周内完成,出院教育在病人出院前1~3天完成。

3.合理利用访视资源 手术室、导管室、监护室护士在病人入手术室、导管室或监护室前1天应访视病人,为有效利用访视资源,应对术前教育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手术室、导管室护士重点介绍手术室、导管室环境;手术程序及术中配合要点;检查术前备皮情况及病人指趾甲;了解病人心理、病史、手术史、生命体征、体重、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药物过敏史、女病人月经情况,及时发现影响病人手术的高危因素,以便采取预见性护理。监护室护士重点介绍监护室环境、管理制度、家属了解病情的方法、各种引流管护理及体位护理配合要点等;检查术前适应行为训练情况,重点检查床上排便、深呼吸、有效咳痰、数字模拟疼痛表达、上呼吸机手语训练掌握情况,以便于手术后及时与病人沟通。临床护士重点讲解术前准备项目及配合要点,并进行手术适应行为训练,为访视护士提供必要的资料。手术室、导管室、监护室与临床在教育内容上有区别,在检查项目上有交叉,做到环环相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