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48岁女人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

48岁女人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眼眶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除了临床常规检查以外,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目前应用于眼科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较多,主要有超声、CT、MRI、ECT、DSA等。肉瘤虽为突体性肿物,但肿瘤内间质很少,不能构成声学界面。炎性病变无包膜,形状不规则,常累及眶内正常结构如眼外肌、视神经及眼球壁等。对眼内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眶内继发性肿瘤及蔓延性肿瘤的显示优于其他影像方法。MRI是根据病变的信号强度来判断其性质的。

眼眶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除了临床常规检查以外,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目前应用于眼科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较多,主要有超声(A超、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三维超声、多普勒超声)、CT、MRI、ECT、DSA等。

(一)超声

超声是以不同组织界面的反射强度为成像依据,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与正常软组织的关系,同时可显示病变内部的结构,对于某些眼眶的定性诊断有较大的意义。但有不足:一是受超声波的穿透力的限制,对眶尖病变显示不清;二是空间定位欠佳。

1.A超 A超是一维图像,以波峰的高低来决定病变的内部结构。目前国际上有标准化A超仪,利用组织灵敏度将眶内病变做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

2.B超 眼眶肿瘤病变内部的回声强度是分析病变性质的主要参考系数。根据其声学性质,分为以下几点。

(1)无回声性病变:病变性质在声学上是同质的,则超声显示病变内部暗区。常见有各种囊肿、淋巴性炎性假瘤和肉瘤。肉瘤虽为突体性肿物,但肿瘤内间质很少,不能构成声学界面。如提高增益或用A超检查,可见病变内有弱反射。

(2)弱回声性病变:病变内有弱回声光点,见于视神经鞘瘤、肉瘤、炎性假瘤等。

(3)中等回声性病变:病变内回声分布均匀,但强度稍弱。见于泪腺混合瘤、皮样囊肿等。

(4)强回声性病变:有强回声光点,见于海绵状血管瘤、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回声不均。静脉石或钙化也显示为点状或小片状强回声光斑,后者常有声形。

(5)彩色多普勒影像(CDI):是检测运动界面的仪器。界面正向摆头运动则回声频率增高,逆向摆头运动则回声频率降低,运动越快频移越大。探查血管可显示彩色血流和频谱图。对显示血管性病变及显示病变内的血流情况有很大意义。

(二)CT

CT是以不同组织密度为成像依据,又可以选择不同的投照角度及层面厚度,对于病变的空间位置定位准确,同时又可以显示周围结构及继发改变,有利于全面分析病情。临床常通过超声和CT联合应用对眶内病变作出较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

正常球后脂肪密度为-90~-100H,而脑内病变组织多为+20~+80H,故球后肿瘤极易显示。良性肿瘤呈膨胀性增长,CT显示为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内密度一致,可合并眶腔扩大。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内密度不均,可破坏骨质。炎性病变无包膜,形状不规则,常累及眶内正常结构如眼外肌、视神经及眼球壁等。血管性疾病如静脉曲张,平卧时可能为阴性,颈部加压后静脉充盈,CT见球后不规则高密度形,常有静脉石。颈动脉—海绵窦瘘为继发性;CT显示眼上静脉增粗和海绵窦扩大及血液回流受阻出现视神经、眼外肌增粗。

(三)MRI

MRI的成像参数显示病变更加清楚,特别适合眶尖部或眶颅沟通性病变。对眼内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眶内继发性肿瘤及蔓延性肿瘤的显示优于其他影像方法。MRI是根据病变的信号强度来判断其性质的。眼眶病变信号强度大致分类。

(1)T1W1、T2W1均为低信号或无信号:见于硬纤维组织、钙斑及内性病变。

(2)T1W1中信号或低信号、T2W1高信号:见于眶内软组织肿瘤,如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泪腺混合瘤、视神经胶质瘤等。

(3)T1W1高信号、T2W1低信号:见于眼内脉络膜黑色素瘤、眶内亚急性出血等。

(4)T1W1中信号、T2W1中信号:见于泪腺腺样囊性癌等。

(5)T1W1高信号、T2W1高信号:见于皮样囊肿等含液性病变等。

某些影像学检查仍不能确定诊断的病例,可选择活体组织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