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案例十】女士优先

【案例十】女士优先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男士们唯有奉行“女士优先”,才会被人们看作是有教养的绅士;反之,在人们眼里,则会成为莽夫粗汉。其次,要明白“女士优先”这个原则特定的适用范围。只有在公众社交场合才分男女,体现“女士优先”。所以,在案例中,迎宾员小贺应该先为女士打开车门,不管这位女士是女秘书还是女随从,都应遵循国际通行的“女士优先”礼仪。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某宾馆迎宾员小贺,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新制服,第一次独立地走上了迎宾员的岗位。一辆白色高级轿车向饭店驶来,司机熟练而准确地将车停靠在饭店豪华大转门的雨棚下。小贺看到后排坐着两位男士、前排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位身材较高的外国女宾。小贺想通常后排座位为上座,一般有身份的人都在后排右座就座。前排副驾驶座通常是翻译或秘书的位置。于是,他以规范、标准的姿势一步上前,目视客人,礼貌亲切地问候,以优雅姿态和职业性动作先为后排右座的客人打开车门,做好护顶。关好车门后,小贺迅速地走向前门,准备以同样的礼仪迎接那位女宾下车。整套动作麻利而规范、一气呵成。没想到那位女宾满脸不悦,小贺茫然不知所措。优先为重要客人提供服务是饭店服务程序的常规,这位女宾为什么不悦?难道小贺做错了吗?

【问题思考】

女士优先”是社交原则,但并不意味着不计时间、不计地点、不计环境地普遍适用,你是怎样认为的?

【案例分析及参考要点】

“女士优先”的礼仪形式起源于西方社会,特别是法国、英国等对古典礼仪比较推崇的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处于有影响的位置,对外交场所的礼仪规范影响较大,所以“女士优先”逐渐演化为国际交往礼仪,成了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规则。它主要用于成年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义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而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女士、照顾女士、体谅女士、保护女士,并且想方设法、尽心尽力地为女士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女士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则意味着男士的失职。男士们唯有奉行“女士优先”,才会被人们看作是有教养的绅士;反之,在人们眼里,则会成为莽夫粗汉。 

可是,在发展中国家,“女士优先”似乎是一种极其表面文明化的行为,尤其是亚洲国家历来讲究的是“男尊女卑”,歧视女性。随着近代文明的发展,遵循国际礼仪的惯例,在社交场合尊重女性,“女士优先”才成为男士文明素质的体现。

所以,在国际礼仪中,涉及“女士优先”原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待“女士优先”是什么态度。所谓态度就是弄清“女士优先”的内容是什么,应不应该这样做。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态度。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儿,鄙夷、蔑视它,那就没有“女士优先”的下文了。西方国家的观念是: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男士应为女士着想,照顾、帮助女士。诸如:上下车时,总要让女士先行;下车时,要为女士先打开车门;进出车门时,主动帮助女士开门、关门等。西方人有一种形象的说法:“除女士的手提包不要帮忙拎以外,男士可帮助女士做任何事情。”其次,要明白“女士优先”这个原则特定的适用范围。“女士优先”是个社交原则,并不是不计时间、不计地点、不计环境普遍适用的原则。关键是看谁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方用。工作的时候,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讲求的是男女平等,讲究的是职务高低,不分老幼,不看男女。只有在公众社交场合才分男女,体现“女士优先”。如宴会、舞会、音乐会、朋友Party、熟人聚会这样的场合,“女士优先”才体现了男士的彬彬有礼。总而言之,工作场合就未必要“女士优先”。

所以,在案例中,迎宾员小贺应该先为女士打开车门,不管这位女士是女秘书还是女随从,都应遵循国际通行的“女士优先”礼仪。因为这不是工作的场所,没有身份地位的高低,在这里只有男士和女士,女士更需要他人的照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