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案例八】祸从口出

【案例八】祸从口出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天,李某接到张某的电话,询问近期是否有一项重要项目进入试验阶段。由于当时信号不好,李某没有作出答复。张某在当晚看望一位退休的老领导时,顺口将李某告知的消息告诉了老领导。最终,牵涉此案的几个人均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本案例给从事保密工作和涉密秘书敲响了警钟,在重申加强保密意识的同时,也强调慎防“祸从口出”。

李某是单位涉密岗位的干部,张某是另一重要涉密单位的保卫人员,两人曾一起在培训班学习。一天,李某接到张某的电话,询问近期是否有一项重要项目进入试验阶段。由于当时信号不好,李某没有作出答复。两天后李某回到单位,获悉单位当天召开的涉密会议有关于某秘密项目进入试验阶段的情况后,又接到张某的电话,在对方一再询问下,李某心想反正都是同一系统的,便将有关情况告知了张某。张某在当晚看望一位退休的老领导时,顺口将李某告知的消息告诉了老领导。谁知道隔墙有耳,家中还有老领导的儿子周某。周某在IT公司上班,平日爱好上网聊天并喜欢在网上发表言论。为在网上引起网民的注意,周某将自己耳闻的这则“消息”公布在网上。没想到第二天晚上该消息便被别人删除,周某完全没意识到这可能是别人对他发出的警告,而是继续发布这则消息,一直到有关部门发现并查处此事时才停止。最终,牵涉此案的几个人均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问题思考】

这则连环泄密案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作为从事保密工作的有关人员,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案例分析及参考要点】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口”就是一道门,管不好自己的嘴巴,就会招来祸端。

这是一起连环泄密案。事件与“口”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是由于几个当事人的“信口而出”;导致该起泄密事件的发生。回顾一下案例,便可以看到事件发生的脉络:首先是李某在朋友的追问下,对秘密消息“脱口而出”;接着是从李某处得到消息的张某,在探访老领导的时候又将秘密“顺口道来”;到最后,老领导的儿子周某在听到消息后,没有保守秘密,而是将秘密从特有的“口”中泄露——发布在互联网上。几个当事人中,李某、张某都是军工系统的工作人员,是受过保密教育的人,但他们的保密意识极其淡薄。试看:李某接到张某的电话,经不住追问就把秘密告知,张某得到消息后,又在老领导面前炫耀,周某更是视保密法规如无物,为个人兴致而将机密信息大肆在网上发表、公然传播。这种种行为都充分说明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淡漠,最终自酿苦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案例给从事保密工作和涉密秘书敲响了警钟,在重申加强保密意识的同时,也强调慎防“祸从口出”。须知言语或言谈是最常见的泄密途径,很多人可能知道不得通过网络载体、介质传输秘密文件,却往往忘却了最重要的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因为很多重要的消息,就是在不经意间通过话语偷偷溜出来而造成泄密的。保密工作人员不仅要以身作则、守口如瓶,还应该加强对亲属或者周围人群的教育,要经常提醒他们共同担负保守国家秘密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注意在日常交往中提高警惕、慎言慎行。

另外,案例还反映了泄密人员的一种错误心态:炫耀自己。如张某和周某,都是炫耀心理在作祟,为了引起领导或朋友(他人)的重视,甚至“不该问的也要问,不该听的也要听”,没有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这是万万不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