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解答枝节类分析题

如何解答枝节类分析题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是从哲学观点入手进行的分析。但不管怎样进行,总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理论角度进行剖析。解答这样的试题,首先要认识到:问题发生在政府,与外人无关。枝节类分析题十分广泛,形式变化多样,但也不是没有内在规律。我们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了后面讲到的分析题共性特征和解题策略之外,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七十、如何解答枝节类分析题

这里所说的枝节,是指一次申论考试试题中主要问题的一个枝节,即个别方面。可能是一件小事,或者是一个侧面,再或者是一句话等。由下面几个试题实例可见一斑。

由枝节提出的分析题,本书将它称为枝节类分析题。这类试题经常出现,是申论考试分析题的主要题型之一。

枝节类分析题,一般是要求说明枝节问题的原因、根源。实例一:2008年国家申论试题中的分析题和解题分析

三、作答要求:

1.“给定资料7”引用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阐释该观点,不超过200字。

解题分析:

真理具有相对性。一个观点在此时、此地是正确的,而在它时、它地则很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需要出发。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就要区别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人群的现实需要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有时,人们面临的问题、困难显得很复杂,难以取舍,但只要我们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否则,必然手足无措、顾此失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采取的各种措施究竟对不对,要看实际效果。

以上是从哲学观点入手进行的分析。当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但不管怎样进行,总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理论角度进行剖析。

参考答案提纲:

实事求是(略);

抓住主要矛盾(略);

注重实效(略)。

实例二:2009年国家申论试题中的分析题和解题分析

三、作答要求:

2.本题仅限报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3)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它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第一个问题的解题分析:

本质是缺乏挑战和创新意识。

这道题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考生刚一看就犯难了。其实不难,首先要抓住本题的关键词——“心态”,心态即心理问题、认识问题。畏难、悲观、消极三个心理问题是紧密相关的,只要想出一个,再用横向思维,就可以找到另外两个,甚至三、四个。

参考答案提纲:一是畏难(略);二是悲观(略);三是消极(略)。

第二个问题的参考答案提纲:

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错误的想法,对此提出质疑是必要的,而且是及时的。

一是这个口号的思想根源是缺乏实事求是思想,思想作风不务实,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略);

二是没有弄清沿海产业为什么要转移,缺乏调查研究,盲目决策(略);

三是发展经济急于求成,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略);

四是将制造后患,危害一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转移污染、转移落后项目、转移低效率(略)。

实例三:2011年上海申论试题中的分析题和解题分析

三、作答要求:

请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L市主要领导所面临的“两难困境”做简要分析。(1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200字。

解题分析:

慵懒作风贻害无穷。不只会出现完成工作目标与保证居民供暖的“两难困境”,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多难困境”。责任在谁?根源在何处?

解答这样的试题,首先要认识到:问题发生在政府,与外人无关。要从政府机关内部找原因,找一找机关内部都有哪些责任主体,都有哪几个相关部门,几方面的人员和部门都找到了,都有责任,答案自然就有了。

参考答案提纲:

一是在于干部素质低下,缺乏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

二是在于治慵治懒的责任意识、规章制度、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等都不到位;

三是在于领导失察,有关部门失职。

枝节类分析题十分广泛,形式变化多样,但也不是没有内在规律。我们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了后面讲到的分析题共性特征和解题策略之外,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十分注意审题,切实抓住试题意图。

第二,联系给定材料。枝节问题生根于主要问题,与之有着必然联系。

第三,一定要灵活思维。这类题的特点是多变,它变你就必须跟着变,采取最合适的思维方式迅速切入题目,揭示其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