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现状

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现状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的来说,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发展的,并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一个博览群书、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新天地。这个新天地使他们的自我认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高职学生要注意增强自我意志的能力,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这将有助于高职学生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向健康方面发展。研究表明,高职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青年期的闭锁性心理。

一、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及其特点

青年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发展到了新阶段,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和转化的发展过程。以前在青少年时期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这时已转向内部认识自己,但是此时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逐步趋于成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趋于协调发展;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总的来说,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发展的,并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高职学生自我认识方面的主要特点

1.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

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一个博览群书、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新天地。这个新天地使他们的自我认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高职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多了,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比较高。这时,他们的自我认识不只涉及自己的气质、风度和性格等一般问题,而且还涉及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高职学生自我意识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2.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高职院校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学习期间,在他们面前摆着许多深刻的课题:我将来做个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事业?我能为社会作出什么贡献等。求知欲正强烈的高职学生,总是十分感兴趣而又急切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强烈地期待着一个满意的答案。这种思考比少年时期更主动、更自觉。

3.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随着高职学生活的继续,高职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全面、客观和主动,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并能选择自己的长处进行发展,开始具备在自觉基础上的“自知之明”,但是高职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二)自我体验的主要特点

高职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迅速提高,使得他们自我体验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具体而言,从自我体验的形式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丰富性

高职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为他们发展自我体验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成熟就产生了成人感;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品德的高低而产生了自豪、自尊或自卑、自惭等情绪体验;由于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而产生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一般来说,在自我体验方面,男生比女生更有自信心,更富于活力,但容易急躁;女生则更热情,内心舒畅感更明显,但容易多愁善感。高职学生自我体验的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高职学生要注意增强自我意志的能力,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这将有助于高职学生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向健康方面发展。

2.敏感性和波动性

高职学生由于对自我的认识还在不断进行中,个性还不够成熟和稳定,也缺乏驾驭情感的意志力量,因此他们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和波动性。他们可能因一时的成功而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也可能因一时的挫折、失败而低估自我或丧失自信心,甚至悲观失望。到了高年级,当高职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比较确定后,这种波动性才逐渐降低。

3.深刻性

高职学生的自我体验是深刻的。他们的自我体验不仅与自己的个性特点相联系,而且还与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相联系。当自我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为别人所悦纳,或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时,他们就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产生消极、不愉快的体验。

从高职学生自我体验的内容看,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自尊心和好胜心强烈。自尊心是指一个人悦纳并尊重自己,对自己抱肯定态度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和自尊自爱的自我意识倾向。自尊心是一种内驱力(Drive,是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的,并使个体指向于实现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在倾向),它激励着自我不断奋发努力,创造佳绩,尽可能使自己的言行得到别人的尊重,以维护自己存在的价值,强烈地要求肯定自己和保护自己,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很强烈,对触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回答“自己有强烈自尊心”的高职学生就高达90%以上。

好胜心是一个人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好胜心往往与自信心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丧失了自信心,就不可能去争取成功。具有极强自信心的高职学生,好胜心也是十分强烈的。他们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希望能用行动表明自己是人生道路上的强者。例如,有的高职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从中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干;有的高职学生则把好胜心用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博览群书,提高自学能力,为将来事业上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高职学生好胜心发展的正确方向。

高职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烈,但要适当。如果把握不当,就容易转化为自卑感或嫉妒心。

(2)自卑感和孤独感明显。自卑感,也称自卑,是指一个人自己看轻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体验。过度的自卑可导致精力不集中、意志消沉、自信心极低,甚至自暴自弃,严重的可导致自杀。所以,高职学生一定要及时克服自卑感,恢复自信,提高自尊,以便顺利完成学业,早日成才。

孤独感,是指一种由于缺乏他人的理解,自己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情感体验。最近,在某高校的一项调查中发现54.4%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尤其在新生中比例更高,达81.5%。为什么在高职学生中会有如此多的人感到孤独呢?研究表明,高职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青年期的闭锁性心理。高职学生自尊心强、独立欲望强烈,但内心世界一般又不轻易向外人袒露,这就造成了一定时期的心理闭锁性。他们虽然生活在父母、师生之间,却感到缺少可以与之吐露心声的人,因而常常有莫名的孤独感。孤独感不利于高职学生心理平衡,影响他们之间正常友谊关系的建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减轻闭锁心理,就要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尽量多和别人交往,以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学习别人的长处,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学习,这样孤独感就自然而然消除了。

(三)自我控制的主要特点

1.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在大多数人眼中,高职学生是精力旺盛、富有朝气的一个群体,但也是极为冲动、多变的群体。处于低年级的高职学生,冲动性还较明显。进入中年级,特别是进入高年级后,随着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的增加,高职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水平增强,他们能够根据别人的评价和自己行动的结果进行反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这说明高职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而盲目性和冲动性则逐渐减少。

高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明显提高,还表现在他们的行为和目标能以社会期望和社会要求为转移。例如,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今天,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单看文凭,更看重高职学生的真才实学和竞争意识。面对社会的期望和要求,高职学生能对自己的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当然,高职学生自我控制水平还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自我设计的愿望强烈

高职学生有设计自我、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他们根据自我设计的“最佳自我形象”而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良好的性格与品德。高职学生的成就动机是最强的,他们不愿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都想干出一番事业,能对社会、对祖国有所贡献,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但是高职学生的自我设计常会产生与社会要求不一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高职学生都支持改革开放,希望有一个公平、民主、自由的社会,强烈地反对腐败行为;另一方面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时,又对合理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表示认同,甚至有人为了所谓的自我实现而损人害己。

3.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独立意识,也叫独立感,是指个体力图摆脱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高职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完全具备了成人的特点,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通过对自我的认识、体验和控制、调节,他们的心目中已逐渐确立一个新的自我,即成人式的自我,此时的他们成人感特别强烈。

自信心是从独立感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相信自己精力和能力的自我意识倾向。高职学生有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灵活、记忆力较强等优越条件,这是他们产生自信心的生理及心理基础。因此,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是十分强烈的,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才华、学识充满自信,而且对自己的风度、能力也充满自信。但由于知识、经验不足,他们易产生过分的自信,而且容易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自信。

高职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十分宝贵,它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的心理基础。因此要加以适当的保护和引导,而不要因为一时的偏差而冷眼待之。一般来说,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高职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会逐步表现得客观和稳定。

二、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分化、矛盾与统一

一般来说,随着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分化、矛盾和统一这三个阶段。进入高职院校的高职学生们与高中时相比,更喜欢分析自己,更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探讨有关人生、生命的话题,喜欢看有关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你也许会说:“我有时觉得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我自己,我经常像观察其他人那样观察我自己。不过,有时我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但有时觉得自己又不是这样的,常常推翻曾给自己下的结论。有时候,我又觉得我没办法把握自己。”不要那么轻易就失望,其实,你的感觉正是其他千千万万个同龄人正在经历的心路历程,是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普遍规律。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经历自我意识的分化,没有体验自我的矛盾与冲突之苦,就没有可能在深层次上获得自我的统一和灵魂的整合。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在大学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逐步协调一致。但是在自我意识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高职学生也品尝到酸甜苦辣,付出艰难代价,并为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进行不懈努力。

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原来完整笼统的“我”被打破,出现了两个我: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即高职学生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每个高职学生都会给自己设计一个“理想自我”,而“现实自我”有时又成为实现“理想自我”的障碍和阻力。伴随着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的分化,“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也开始分化了。自我意识的明显分化,使高职学生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产生了系统的认识和体验,同时由此而来的种种激动不安、焦虑、喜悦增加,他们更加要求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和世界,渴望被理解、被关怀。

随着自我意识的分化,使得高职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注意的许多“我”的细节,开始更频繁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相较高中来说,高职学生花更多的时间来揣摩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点,更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渴望有非常知心的朋友,能相互诉说心事,探讨如何待人处世。对未来有了更详细、更具体的设计,学会了在困境中激励自己……明显地感觉自己长大了。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

高职学生享受成长喜悦和快乐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与惊喜一并而来的焦虑、不安、自我怀疑、挫败感和失落感,也感受到了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随着自我冲突加剧,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不能形成,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和无所适从,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强烈的不安感。

总体来说,高职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主观我是自己所认识和评价的我;客观我是他人所认识和评价的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矛盾是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例如,在一次家庭治疗中,治疗师要求一个大一女孩和她母亲分别写出女孩的优点,女孩子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我很善良”,“我喜欢思考”,“我有较强的正义感”……而母亲却只字未写,问其原因,这位母亲很无奈地说,“我觉得我女儿没有什么优点。”这虽然是很特殊的例子,但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父母、同学和老师对我们的“误解”。然而师长和同伴毕竟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人,与复杂的社会相比,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知参考点,因此相对狭窄的生活圈子是主观我与客观我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2.渴望交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与高中时迥然不同,原先由老师和父母安排一切,而现在都得靠自己;作为独生子女的高职学生在家里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但现在却要和其他人挤一间宿舍;有很多学子是远离家乡,孤独的心态使得自己缺乏安全感。

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追求爱与归属的需要,他们渴望交流。他们从家庭中获取亲情,从同学中获取友情,从异性朋友中获取爱情。他们愿与朋友沟通信息和交流情感,但是高职学生出于安全的需要,他们为了自我保护,而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自我封闭心理,常常把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自我封闭起来,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盼望有个好人缘“理想自我”与社交恐惧的“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使得高职学生常常饱受孤独感的煎熬。

3.独立需求与依附需求的矛盾

独立需求与依附需求是贯穿我们一生的矛盾冲突,然而两者交锋最激烈的时期就在成人早期,也就是我们这些高职学生努力探索自我的时期。独立需求与依附需求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人在一方面有保持自我完整、追求个性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社会性,人又有强烈的寻求亲近的动机,这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一些东西,谋求与他人的一致。而在大学阶段,我们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分化,我们开始怀疑老师、家长和社会的教导和要求,在一次次冲突与离经叛道中体验着自我,不仅想谋求思想与灵魂的独立,也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并适当地获得经济独立。然而,事情并非我们期望的那般美好,十几年依赖思维的惯性、朦胧的自我认识以及应对困难的反应使得我们在磕磕跘跘地实现独立宣言的过程中,体验了极大的痛苦,大多数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得依赖于父母。

4.自尊心和自卑心的矛盾冲突

高职学生通过审视自己的智力、才能,对未来充满自信与自尊,这就是理想自我。然而进入高职院校之后,他们回到了现实,突然发现,与他人比较自己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学习、社交和文体活动中还会显得劣势和不足,比如考试不及格、人际关系紧张或者体育没有达标等。这时很多高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全盘怀疑和否定自己的地步。这种从自尊到自卑的反差给高职学生带来的是焦虑、忧郁和悲观的情绪。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及其类型

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矛盾所带来的痛苦不断促使高职学生寻求解决方法以求得到自我意识的统一,即自我同一性。自我统一主要包括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统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生理“我”、社会“我”与心理“我”的统一以及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得到了统一。然而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智力水平和追求目标的不同,每一个自我意识统一的结果也不同,自我意识的统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积极的统一即自我肯定型

这是自我意识统一最好的结果。能形成自我肯定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他们都能很好地处理不同类型的自我矛盾;其次他们的理想“我”较为现实,通过努力最终得以实现;最后他们执著但不固执,不畏惧困难,知难而上,同时又善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自我肯定型的人在高职学生中占大多数。

2.消极的统一即自我否定和自我扩张型

自我意识的消极统一包括自我否定和自我扩张两种情况。这类人的共同特点是:首先往往以回避、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解决自我矛盾;其次他们的理想“我”相对不现实,至少当事人找不到实现理想“我”的方式;最后他们的意志力往往很薄弱,容易放弃,不善于调整既有的行为模式。高职学生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属于自我否定型和自我扩张型的人。

自我否定型。在理想“我”与现实“我”的交锋中,理想“我”向现实“我”全面妥协,就形成了自我意识的自我否定。这类人的特征是:他们对现实“我”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差距很大,通常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凄凉感;同时消极情绪体验过多,缺乏自信,低自尊,甚至自我憎恨,处处与自己为敌。这类人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由于遇事总是看到其消极的一面,给自己太多的消极暗示,最终导致对现实“我”的评价越来越低,理想“我”就成了遥遥不可及的梦幻,每次努力只会强化“我很差”的观念,渐渐郁积的挫败感使他们以放弃理想“我”而告终。

自我扩张型。理想“我”与现实“我”虚假的统一就形成了自我扩张的自我意识。这类人的主要特征是:首先对现实“我”评价过高,以至于形成虚妄的判定,虚幻的理想“我”占了优势;其次缺乏理智,盲目的自尊,超常态的虚荣心,较强的消极心理防御,使他们终日自吹自擂;最后他们善于伪造一个能使他人满意并自我陶醉于其中的典型形象,来充当真实的自我,因此其自我带有表演性和白日梦的色彩。

总之,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到统一的过程是相对的,由于高职学生们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自我分化的早晚、自我矛盾的性质和持续时间以及自我统一的具体特点都有所不同。此外,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伴随我们每个人终身的,只不过它是青年人面临的重要人生命题,对于人的一生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比较稳定的阶段,并且自我意识与外界评价也比较一致。但是高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片面性。

(一)不同年级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差异

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在自我发展发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有趣的是,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其心理障碍的表现趋势似乎存在某种对应关系。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高,其次是三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最低。这个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趋势逐渐走向成熟和独立,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作用。

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时,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的过程。即当自我地位和自我期望受到影响或挫折的时候,他们需要重新分析以前的自我,并需要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来改变。入大学以前,学生们的自我意识更多的是通过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同学对自我的态度和反应建立的,他们把这种对自我的认识看作是真正的自我。换而言之,由于大一学生入大学之前个人经历相对单纯,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对自己的期望绝大部分并非来自于自己的经验,而是来自于环境中的其他因素。这就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更高,但却并不一定是自己真实自我的体现。因此一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最高,但是这种较高的自我意识并不意味着他们自我的成熟水平是最高的,这种意识在经受个人的实际经验和检验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是二年级高职学生自我意识较低以及心理障碍出现较多问题的原因。

高职院校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最低,这与他们最初的自我意识和期望不断受到挑战有关,如果个体的自我意识或对自我的期望经常受到实际经验的挑战,他们就很容易产生“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之类的想法。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这时的自我意识尽管低于一年级,但只在此时他们才真正有能力去认识和建立真正的自我,对自己的评价也趋向更“真我”和成熟。同时随着年龄与经历的增长,他们又向成熟迈进了一步。

高职院校三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虽然仍低于一年级,但这时的自我意识却更多地反映了高职学生的真实自我。也就是说,尽管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一年级最高,二年级最低,但是从自我的成熟和发展来看,随着年级的增加,高职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却更加客观,更加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即高职学生自我客观性随年级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高职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的一致性逐年增加。

(二)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片面性

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从中学到大学,个体的自我评价或者自我发展是一种逐渐发展、逐渐成熟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对外界期望的关注逐渐降低,而对个人理想是否达到的关注则不断上升。从自我的成熟和独立性来看,这种发展趋势是积极的和健康的。当然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并不容易,加之高职学生认识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高职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中难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例如,一位大二男生,身高1.81米,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可他在别人面前老是有强烈的自卑感。在生活中,他无法使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达到协调。理想中,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很强的学生。但现实中,尽管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自入大学以来,从未在学习上获得过奖学金,在班里也只是一个班委,组织一些活动也很不理想。长时间以来,这位男生对自己深感不满,可又无法改变,内心常常自责、自怨甚至自恨,有时甚至想放弃理想自我而自暴自弃。高职学生自我上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像这位男生这样对现实的我强烈不满,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可以说,这是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表现,表现的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卑

即否定自己,对自己强烈不满,紧紧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或失误,如对长相、身材、学习、能力、性格、家庭等产生不满,逃避退缩。

2.自负

自我过分膨胀,狂妄自大,过度自我陶醉,盛气凌人,人际关系紧张,极易导致失败。

3.逆反

不分正确与否,一概否定和排斥,目的是为了反抗,主要是针对家长、老师等典型人物、权威等,试图寻求自我独立,自我肯定,但最终却阻碍了自我的发展。

4.封闭

不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内心,不愿向别人袒露自己,尽管表面与同学很亲近,但内心的距离却似乎很远,这种自我封闭的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需要方面会产生强烈冲突,使一些高职学生陷入孤独之中。

5.依赖

高职学生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他们极力想摆脱成人的种种约束,渴望独立处理自己的一切。但他们在现实中对父母、老师有着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难以达到真正的独立,于是便出现内心的冲突与焦灼不安。

综上所述,我们的高职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意识的发展,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尤其是比较的过程中,既要想着见贤思齐,又要时刻想着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增强自信,学会悦纳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自尊自爱,同时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成功与失败,积极改造自我和超越自我。

(三)高职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的偏差

1.“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头脑去认识世界、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形成“自己”的理念,他们追求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有些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超过了适当的度,盲目自傲,并且与极端个人主义、名利思想等不健康的思想意识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

显然,以“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倾向,在群体中非但成不了核心,反而由于将自己置于群体的对立面上,从而导致被群体抛弃,使自己从虚幻的宝座上跌落至挫折的深渊难以自拔。

2.过分的独立意向

独立意向是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自我完善的标志之一。多数高职学生表现出来的自立自强、独立思考、善于明辨是非、勇于决断等积极心理品质是高职学生独立意向发展和成熟的体现。但是也有少数学生独立意向过强而表现出极端性的特点:

以孤立为荣。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对立面,不辨是非,事事处处与学校、老师、同学作对;视孤立为不落俗套、不盲从,甚至称自己为“光荣的孤立”。

以逆反心理反抗舆论和规范。他们视舆论和规范为压抑自己独立性的外在力量,面对舆论、规范,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行为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等非理性的不符合年龄特征和高职学生角色的倾向。这些倾向本来是少年反社会人格的表现,却在少数高职学生中表现出来。一方面说明这些高职学生的人格也具有反社会性,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独立意向发展的幼稚性和不成熟性。

3.过分的依赖心理

高职学生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了近20年,打破时时事事依赖父母的定式思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好在多数高职学生能够主动靠自己独立意识的发展摆脱依赖心理,逐渐成熟直到完全独立。但是少数高职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依然有不符合高职学生身份和年龄特征的过分依赖性。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学生由家长一路陪同到校,家长代替办理入学手续,安排生活琐事等,这都是高职学生依赖性的突出表现。

有一个案例,某男性高职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办理入学手续,父母离开后,他一人在校内迷了路,竟哭着打电话给远在30公里的父母,让其搭车回学校给其指路。类似情况在新生中屡有发生,在学习、生活上依赖他人的现象在大二、大三年级也程度不同地存在。

4.不当从众行为倾向

在遇事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情况下,便主动与大多数人采取一致行动,这种从众行为人皆有之。有的高职学生存在这种从众行为的习惯,比如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一切事物和行为习惯与大多数人持相同的态度和采取相同的行动。

有的高职学生根据人数来决定自己行为倾向,他们有一个错误的心理定势——大多数人的意向肯定是正确的。有部分高职学生处于自我保护的原因,他们不想成为少数不服从者,他们的内心并不想从众却表面上从众。不当的从众行为倾向的最大危害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因而成长较慢。当然,由于与大多数人采取了相同的行动,很可能无意中与大多数人一起犯了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