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教研催生特色教研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校本教研催生特色教研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教研组是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实施校本研修、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单元。校本教研的创生是二期课改背景下教学研究重新定位后的产物。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原大境中学特色教研组的辐射功能目前已经显现。

校本教研催生特色教研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严 明

摘要:校本教研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在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特色教研组的建设,来实现学科教师之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整体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 特色教研组 专业发展

学校教研组是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实施校本研修、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单元。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建设,是落实学科教学常规、提高校本教研成效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要求。学科教研员在对学校教研组建设方面,必须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学习、实践、创新的教研模式,做好专业引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校本教研的创生是二期课改背景下教学研究重新定位后的产物。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学习反思”、“同伴交流”、“专业引领”。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的学校非常小,老师互相之间也不会有非常高明的人,有的时候就像顾泠沅教授说的‘萝卜跟萝卜在一起煮还是萝卜的味道,萝卜要和肉在一起煮才会有更香的味道’。怎么样来解决萝卜煮萝卜的问题,就要有‘专业引领’,那么谁是专业的支持和引领者呢?大家就觉得我们的高校应该来帮中小学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教研系统、教研室应该来帮助我们学校来解决这些问题。”[1]教育部已把对教师的反思引领作为教研员的工作之一,要求教研员有效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新理念,并将其贯彻在课堂教学行为之中,引导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教育的行为,对自己的教育活动作一个梳理,避免教师没有对照的“参照物”,不知道自己该反思什么。这就需要学校建立不同于以往的教研组来指导教师从哪些角度去反思。

校本教研开展得好的教研组应该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教研组织。教研组特色建设与教研组成员本身能力特长和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关系。教研组的特色建设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如果教研组中每个教师的想法与经验都封闭起来,纵然每个人都有“独门秘诀”,其组成的教研组的整体水平未必就高。发挥成员的特长且能实现资源共享需要一个平台或一个契机,以特色建设带动组织发展,形成特色管理。特色管理是依托特色建设来管理教研组,增强教研组的凝集力与活力,激发教师们的学习与工作热情,促进教师的发展。

一、挖掘潜质,形成特色

上海市上外附属大境中学(以下简称大境中学)的“课堂教学与自制教具相结合”特色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仅服务本区各校、本市的相关学校,全国其他省市的学校也纷纷到大境中学观摩学习。这得益于大境中学已有的资源潜质。

大境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原市重点),但在黄浦区的原市重点中学中位于下游水平。几年前,该校的物理高考成绩与同类学校相比差距较大,但老师们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很有创意,两位物理实验员对实验制作很有劲头:只要上课教师提出设想,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哪怕是无偿加班也要把设想化为仪器进课堂。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一个学校实验员的素质决定着该校的实验水平,实验水平决定着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大境中学这良好的人才资源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价值。

在2006年恢复的全国优秀自制实验教具评比活动中,大境中学物理组和两位实验员整理出了已经制作的所有实验器材,而且在评比之前还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几件新作品。物理组的全体老师都围绕这项活动献计献策,在课堂中检验效果,课后商议改进,就是学生也参与到改进研究之中,教学相长得到实质性体现。而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的领导和专家到学校的现场视察指导后进一步帮助他们提高了研究制作的水平。全市物理教研员也到大境中学观摩课堂教学,展示自制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讨自制教具的开发。此次比赛中,黄浦区有三件作品代表上海市(共20件)参加全国评比,大境中学由两位老师合作制作的“电磁感应(系列)演示教具”获全国一等奖,一位实验员获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能手,两位获上海市优秀自制教具能手,多项作品在上海市获等第奖。为巩固大境中学的课堂教学与自制教具特色的成果,学校申请将上海市自制教具的颁奖会场设在大境中学,同时开放了大境中学的物理实验室,展示了所有自制的实验器材。

原大境中学特色教研组的辐射功能目前已经显现。先后有上海市虹口区、长宁区和青浦区等区级物理教研员组织全区的物理教师到大境中学参观交流,远的还有福建厦门中学组织教师到大境中学参观交流。大境中学物理组的凝聚力明显加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好,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老师们的专业水平也在上台阶,学生的物理潜能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原先的全国物理竞赛,大境中学没有一次获得参加复赛的资格,近几年大境中学参加全国物理竞赛,不仅有部分同学获得复赛资格,最后还赢得了多个全国三等奖。

二、协作团队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特色就是个性化。上海市大同中学物理教研组的特色表现为“协作团队”。

上海市大同中学12位物理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为44岁,其中二级教师有2位、一级教师有5位,没有特级教师,其特点就是教师队伍年轻、有精力、有斗志、易交流、易沟通,教研组组长是一位还不到30岁的有理想、有活力的组长。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名师相比肯定有差距,要提升大同中学物理教学整体水平,协作团队就显得特别重要。协作团队就是充分发掘组织自身的优势,让每个成员都能感到自己在这个组织中很重要,并能意识到这样的组织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体现在教研组整体背景下的追求教师群体激励的效应。[2]

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核心与灵魂,特别是对那些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教研文化与科研制度的教研组来讲,更是关键。有活力的教研组长,会把自己对教育的激情与理想感染给每一位教师;会把思想的光芒散布在每一位教师的心头;会凭借自己的感召力把组内的每一位教师凝集成一个整体。

从2005年开始,大同中学教研组高中的三个年级备课组在统一进度及内容的前提下,倡导每位教师个性化备课后资源共享,要求把所有教师的备课笔记及备课资源在办公室的公用电脑上公开,让教师依据个人特点与班级特点设计自己的讲稿,随后,上一年级的备课组将本年级这一年积累下来的所有教学资料归类、转留给下一个年级备课组。最近两年每个年级的十几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都是齐头并进,班级均分的Δ值都在2分以内,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已连续三年的高考物理成绩在黄浦区保持领先。

为激励和培养教师,大同中学被赋予了2007年的上海市教师教学大奖赛任务,希望他们加强集体备课与磨课,展示大同中学应有的地位和水平。课堂教学大赛每四年轮回一次,可谓上海市课堂教学的“奥运会”,各区教研室都非常重视,把它看成一个区课堂教学水平的代表,甚至有的区获得的奖项低,教研员还要吃批评。教学评比、展示课既是体现上课教师的个人能力,又是一个集体团队合作的成果。为了改进上课演示实验装置,教研组长多次与上课老师到同济大学购置配件,备课组老师都拿来个人数码相机,比较拍摄效果,选择最适合的相机,学生分组实验仪器被老师们一起逐个测试,确保台台设备完好,由于学校的DIS设备的数量有限,大同中学还向兄弟学校借用了一些,试讲时的借与还、比赛时的借与还,这些工作都是教研组长亲历亲为,从未有厌烦之感。在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预设了很多方案提供比较,每位老师的能动性都发挥到极致。比赛结束,请执教老师总结参加评比的全过程和课后反思及其感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年底,市教委教研室评比结果公示:大同中学江老师获得上海市高中组一等奖,大同物理组的老师们都为他们团队协作的成果感到无比的自豪。

大同中学物理教研组“协作团队”的特色越来越鲜明,特色形成还需强化巩固,为此大同中学高三备课组坚持了在全区教研活动中介绍集体合作的方式方法。近年来,这种合作已在大同中学成为惯例。而大同中学协作经验在全区的推广,也是发挥特色教研组辐射功能的一种表现。

二期课改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那么学校的工作就应该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学科教研组建设、为学科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将发掘的特色保持并加以巩固,以特色建设带动学校教师集体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在湖北省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上的报告(摘录)[EB/OL].http://yang-duoer912.blog.163.com/blog/static/22698756200811581815632/,20071228.

[2] 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