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任性妄为,让父母忧心

不要任性妄为,让父母忧心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任性而为的话,就很容易出错,同时也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而因此让父母担心或是伤心,都是不孝的行为。要知道,刘备去世时,刘禅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如此一来,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便付诸东流了。刘禅的固执和偏颇葬送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祖宗打下的江山,是先烈们创下的基业!

《弟子规》中讲道:“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它的意思就是说:做子女的如果要处理事情,哪怕处理的是小事,也应该向父母及时禀告而不应该擅自做主。如果任性而为的话,就很容易出错,同时也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而因此让父母担心或是伤心,都是不孝的行为。

为人子女,从小都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那些有着垂髫之乐的童年时代渐渐远去,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也越来越少了;同时,父母在孩子的眼中,从一个无所不知的巨人慢慢退化为一个时常犯错并且还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老顽固,孩子眼中崇拜的神色渐渐褪去,只留下了一地的任性甚至还有蔑视。其实如果要这样认为就有些偏激了。父母历世几十载,用句俗话说就是“吃的盐比子女吃的饭还要多,走的桥比子女走的路还要长”。他们之所以缄默不语,是因为他们更想把这个独立权让给孩子,毕竟孩子大了也要经历风雨,也要锻炼自己去独当一面,也会有一天将成为另一个家庭的脊梁。所以基于这些原因,父母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得十分内敛、十分含蓄,然而正是他们这种内敛和含蓄却换来了子女的不理解和轻视,这是何其悲凉的一件事!

三国时期,刘备临死前把自己的傻儿子交给了丞相诸葛亮,还写了一封信留给儿子,上面说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意在教育儿子不要因为一件坏事非常小就可以去做,也不要因为这件善事非常不起眼而去忽视它,总之,有了好的品德,懂得任人唯贤才能够让大家信服,也唯有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成为一代明君。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国的后盾,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没有出什么大的失误,蜀国虽然四处涉险,但还是坚强地挺立于三国之中。后来诸葛亮死了,刘禅开始宠信宦官,任用小人,不断地放纵自己,他忘记了诸葛亮临终时的嘱托,使得祖宗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当他的国家最终被曹魏所灭时,他自己也成了俘虏。

在刘禅的潜意识里,一定也存在着想挣脱诸葛亮束缚的意识吧!要知道,刘备去世时,刘禅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现在来看,十七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不愿意听长辈的话,最喜欢和长辈对着干。古代孩子的家教甚严,虽然不至于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举动,但他们的叛逆心理恐怕还是存在的。年少轻狂的刘禅一定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了江山,却要时时刻刻听从诸葛亮的指派。他意识不到诸葛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刘家的天下和蜀国的江山,他觉得这个板着脸的老头今天不许他这个,明天又禁止他那个,虽然都是用一种极谦恭尊敬的语气,而且是以奏折的形式呈现在他眼前的。但这个“相父”的形象的确太可怕了,比起那些令他开心,可以供他取乐的奸邪小人们,刘禅的心开始倾斜了。于是他开始频频听从小人的教唆,甚至因此和诸葛亮之间产生嫌隙。如此一来,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便付诸东流了。蜀国的江山开始风雨飘摇了。

刘禅的固执和偏颇葬送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祖宗打下的江山,是先烈们创下的基业!甚至在国破家亡之时,他想都没想就要去敌国俯首称臣,丝毫不觉得亡国奴的身份有多么悲惨,也对昔日的国君变成阶下囚的事实丝毫不在意!他的思想觉悟甚至不如自己的儿子北地王刘湛和那两个年幼的小孙子!也终究酿成了在曹魏被众人取笑的滑稽局面。一句“此间乐道,不思蜀也”足以令九泉之下的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们心寒。

由此观之,刘备的教导算是白费了,对他的宝贝儿子丝毫没起作用。假若刘禅能始终坚持诸葛亮的方针,也不至于输得这样一败涂地。

现在人们常说“早请示,晚汇报”,大家都认为这是对领导而言的,其实不然,对父母也应该如此。当然,这种做法不必做得十分拘谨小心,如果那样的话就流于形式,而体现不出真正的内容。做子女的应该多与父母沟通,至于原因,就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父母的经历远比你丰富得多,多听听长辈的话不仅不会有错,反而会对你的前途有帮助。至于方式,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看电视时、闲聊时、晚饭时都是很好的沟通时机,父母并不在乎你怎样与他们沟通,更不会在乎什么时间与他们沟通,只要你肯说,他们随时随地都愿意做一个倾听者。他们最在乎的就是你愿意把心中的话向他们说出来,他们可以融入你的世界,并且真心地为了你的未来出谋划策——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礼物。

收起那些已经不属于成年人所谓的“率性而为”吧,多和父母交谈沟通,你收获的东西会超乎你的想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