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要让任性“壮大”

不要让任性“壮大”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要让任性“壮大”我经常会接到一些家长打来的电话,让我帮忙出主意,怎么教导家中任性的孩子。任性确实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而且非常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成长。作为老师,在教学中,我也曾为任性的孩子“头疼”过。我们也只有找到内在的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遏制孩子任性的壮大。对于刁蛮任性的孩子,吴靖并没有感到无从下手,而是采取了合适的办法进行教导。

不要让任性“壮大”

我经常会接到一些家长打来的电话,让我帮忙出主意,怎么教导家中任性的孩子。任性确实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而且非常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成长。有些家长可能一直在探索教育孩子任性的方法,可是孩子等不起;有些家长可能还会病急乱投医,孩子伤不起。作为老师,在教学中,我也曾为任性的孩子“头疼”过。

我在逛商场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这样一幕: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坚持要买,而家长并不想给孩子买。于是,孩子大哭大闹,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耍赖不起来。很多人在场,弄得家长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有的家长只好缴械投降,给孩子买玩具,还有的家长在呵斥、打骂和孩子惊天动地的哭声中满头大汗地结束这场“演出”。

有的孩子在自己家里还比较懂事,但是一旦遇见其他亲朋好友,就会“人来疯”,全然不顾大人们正在进行的交谈,调大电视音量,让电动玩具发出最大的响声,或者随意乱扔东西,不管桌子上是否有茶水还是水果,和来家中做客的小朋友争抢东西等等。家长越是阻拦,孩子对抗得就越起劲。

有的孩子吃饭时,绝不在饭桌上老老实实地吃饭,吃一口就跑开了,玩一会儿以后再吃第二口。结果,孩子满地跑,家长满地追,一顿饭要将近一个小时才能勉强解决战斗。

如此种种,孩子们不断花样翻新地出现各种任性的行为,让家长们一个头两个大,精疲力竭。孩子的这种任性伤害最大的不是父母,而是阻碍了孩子交际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任性,孩子交际能力降低,从而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对此,我们专门作了相关的调研,希望能够对有这方面困惑的家长有一点帮助。

一、孩子任性的根源

首先,自私、放纵、倔强、固执已经成为任性孩子性格上的明显特点。对于家长的管教,孩子往往会主动抗拒或者消极抵抗甚至产生逆反行为。从心理学上来讲,任性属于个性偏执,是缺乏自我约束力的表现。

其次,由于孩子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判断一件事情仅仅是凭借自己的兴趣,于是便有了任性。

再次,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任性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果任性得不到及时纠正,孩子就会用任性来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愿望。

最后,在将来的人际交往中,任性的孩子很难和其他同伴很好地合作和分享,不懂得对他人礼让、关心、同情。

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的任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会大大妨碍孩子正常心理的发展,对今后的人际关系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初始阶段就把孩子任性的习惯及时更正。

二、找到任性的成因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3岁到12岁的时候是人生中比较明显的“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再事事听从大人的指挥,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试图独立,摆脱家长的约束。我们让他做的事情,他偏会向相反的地方去做。让他向东他偏向西,让他打狗他一定去骂鸡!如果遇到大人管教,有的孩子还会大发脾气。

很多时候,对于孩子的这种任性,我们都会归咎到大人的身上,认为都是家长的骄纵导致了孩子的任性。诚然,骄纵会导致任性,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会导致孩子的任性。我们也只有找到内在的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遏制孩子任性的壮大。对于孩子任性的成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任性是心理需求的表现。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经过长期研究证实,孩子的任性,也是心理需求的表现。孩子尚不能像大人一样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仅仅从自己的兴趣需要出发,无论要求的结果是否合适。我们往往只是考虑事情的结果,而忽略了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真正的心理需求。

第二,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开始会坚持原则,可是如果孩子继续哭闹下去,父母就会心软,或者心烦,于是满足了孩子的无理要求。殊不知,这种消极的妥协久而久之便成了孩子任性习惯养成的推手。

第三,孩子易冲动。孩子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缺乏应有的判断力。父母如果只是粗暴地对待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反抗的心理,助长孩子的任性。

第四,隔代抚养弊大于利。有些家长工作很忙,不得已只好把孩子交给父母带,由于老人家对孙子孙女的溺爱,不忍苛责一点儿,对孩子自由放纵,管束无力,使得孩子的任性自然形成。

第五,独生子女缺乏同伴。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和玩具玩,很少有和其他同龄孩子交往的机会,使得孩子不懂得互助、合作、礼让。

三、解决任性,选对方法

面对每天都有变化的孩子,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用自己的进步来解决孩子成长路途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孩子的任性调皮,暴力绝不是解决的办法,可是父母应该怎么办呢?在调研中,我走访了一位名叫吴靖的母亲,她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吴靖和丈夫都是高中教师,平日工作很忙,所以孩子出生后一直是由农村老家的婆婆帮忙照看。转眼已经到了孩子应该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吴靖把孩子接了回来。

原来一直在奶奶家的孩子,由于奶奶的溺爱,孩子长期没有被人认真严格地管束,形成了骄纵、任性的性格。但凡有要求不被满足,就会一边大哭一边双脚跳,甚至就地打滚。对于这些不良习惯,每当孩子的爸爸进行严厉管教的时候,孩子的奶奶总是又生气又心疼地说:“孩子还小,长到你这么大,说什么也不会这样的。”在奶奶百般袒护下,爸爸也束手无策。

对于刁蛮任性的孩子,吴靖并没有感到无从下手,而是采取了合适的办法进行教导。

由于学校离家并不是很远,所以吴靖总是和孩子步行去幼儿园。在上学的路上,孩子有时候会耍赖,让妈妈抱着走。这时候,吴靖总会想出很多办法,比如:利用孩子求胜的心理,比一比谁走得更快;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步行的过程中观察路边的花草,在欢笑声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幼儿园。

有一天,邻居家的孩子到吴靖家做客,带着一块巴啦啦小魔仙的召唤手表,一开一合放出七彩的光芒。吴靖的孩子很是喜欢,待客人走后,孩子就一定要妈妈给买这个玩具。当时已经是晚上,是不可能出去买的。面对孩子的哭闹,吴靖并没有训斥,而是和孩子一起探讨起喜欢这个玩具的原因。原来,孩子是喜欢玩具发出的七彩光。吴靖温和地对孩子说:“那个七彩光的确很漂亮,妈妈也很喜欢。不过,你看,天已经黑了,商店里的阿姨都已经回家了,我们去也买不到。明天我们再去买,妈妈和你一起挑选。”经过吴靖的解释,孩子的情绪明显有了好转,因为他感受到了妈妈对于他要求的一种认同。

吴靖很会教育孩子,总是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对吴靖家庭的走访,对解决孩子任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转移注意力。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弱化孩子的要求,根据周边的情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孩子新的兴趣点。

第二,和孩子讲道理。面对孩子的哭闹,和孩子找到事情的起因,共同挖掘父母和孩子的共同点,让孩子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然后讲清楚不能做的原因。三四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事情会在很友好的气氛中顺利解决。

第三,约法三章。这一点奏效的前提是家长首先要言出必行。只有信守承诺的家长,才能在孩子面前有威信。针对最近一段时期孩子经常犯的毛病,可以和孩子约定,不能怎么做。一旦孩子有任性的迹象,就要及时提醒。

第四,冷处理。对待孩子任性的行为,采取暂时无视于他们存在的办法,很多时候是十分有效的。孩子在自己哭闹时发现大人们都是漠然相对,孩子就会感悟到哭闹并不能实现自己的要求。这一对策的奏效需要全家人的合作,一旦有一名家庭成员显现出倾向于孩子的迹象,那么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加重孩子的任性。

第五,适度惩罚胜过打骂。夸赞可以树立一个孩子的自信心,适度的惩罚则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当孩子的某些故意性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时,要让孩子明白,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适度的惩罚会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可以因为自己的火气无处发泄而打骂孩子。强制性的教育方法只会造成孩子的胆小、撒谎等不良的行为。

第六,试着蹲下和孩子说话。孩子的身高决定了他的视野范围不可能和我们一样,这样就导致了有时候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某些做法,试着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想问题,事情的解决办法也许就在眼前。

第七,多和同伴交流。独生子女在独处中会逐渐养成独占性和排他性。让孩子更多地和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学会沟通、分享,因势利导,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养成大有好处。

水无常势,法无常则。针对孩子的任性行为,我们要注意针对问题,选对方法,及时地对任性孩子显示出的任何苗头予以纠正,不要让孩子的任性“壮大”,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