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不要逼孩子

父母不要逼孩子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0年过去了,叶圣陶先生的呼吁仍然像针对今天的父母的,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仍然沉重,父母们仍然那样逼着孩子过考试的独木桥。走上那样的路,可能会成为父母与孩子终身的遗憾。法庭之王:叶老早在1981年,就看出来大学精英教育模式在20年内不会有太大改变,并认为上大学并非是唯一出路,会学习,靠自学,只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出路。父母们,不要逼迫孩子。叶老的话有时代局限性,不可照搬。

请学生的家长们也读一读这篇调查摘要。像这样的出自内心的呼声,你们过去听见过吗?你们都希望孩子成才,这是当然的。进大学是成才的一条道路,可不是唯一的道路。再说,进了大学还得看自己肯不肯学,会不会学。从这一点来说,进不进大学一个样。不进大学,要是自己肯学,自己会学,同样可以成才。所谓成才,就咱们这个社会的标准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能进大学固然好,不进大学,通过其他种种道路,同样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高中毕业生只有一小部分能进大学,这个情况在本世纪内大概不会有多大改变。所以孩子进不了大学,千万不要责备他们,把孩子逼坏了,甚至逼死了,那就成为毕生的遗憾了。(《我呼吁》,载《叶圣陶集》第11卷,第320—321页)

朱永新解读

1981年10月31日,87岁的叶圣陶先生在听了其子给他念的第20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载的《来自中学生的呼吁》之后,心急如焚,当晚就写下了《我呼吁》一文。他描述当时的情况,是“念的人声音越来越哽咽,我越听越气闷难受”。

于是,他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专院校、中小学领导和教职员、新闻媒体和出版社的编辑,也推荐给有关的父母们。这里就是其中关于父母的内容。

30年过去了,叶圣陶先生的呼吁仍然像针对今天的父母的,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仍然沉重,父母们仍然那样逼着孩子过考试的独木桥。所以,再听听叶圣陶先生的呼吁吧!条条大路通罗马,上大学只是孩子的一种选择,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自己问心无愧的人,成为一个内心宁静的幸福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请不要逼迫孩子吧。孩子内心不愿走的路,即使勉强去走,最后往往也是绝路。走上那样的路,可能会成为父母与孩子终身的遗憾。

网友感悟

窗边的豆蔓:我们有无数种方式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完成生命的从始至终。

朱静言:尊从孩子的意愿。

童喜喜:尊重孩子选择的路。

法庭之王:叶老早在1981年,就看出来大学精英教育模式在20年内不会有太大改变,并认为上大学并非是唯一出路,会学习,靠自学,只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出路。21世纪,大学商业化运作,不断扩招,80%以上的升学率让大学教育平民化,而毕业即失业的低就业率,更让我们反思这独木桥上的成才之路。

张卷: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对自己问心无愧的人,成为一个内心宁静幸福的人,比什么都重要。父母们,不要逼迫孩子。

叶上蝴蝶:有一定道理,但不敢苟同。因为不见得每棵树都能“树大自直”。叶老的话有时代局限性,不可照搬。您想,现在既然自己肯学、会学,又怎会进不了大学?我认为关键在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君不见,朗朗若非父亲逼迫,又怎会有今天的成就?当然“逼迫”最好不用,凡事还是在于因势利导,讲究个“度”吧。

天微晓:想起了金子美铃的《芝草》这首诗:“紫云英开红红的花,紫花地丁叶儿嫩,簪子花可以插头发,京雏花可以做笛子。可是如果原野上,长的都是那样的花草,我们玩累了的时候,该往哪里坐,哪里躺呢?”天生我才必有用,不逼迫孩子,让孩子自由成长为他所能成长的最好模样,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