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作物体验

农作物体验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校内外的各种农作物,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科技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普活动的兴趣。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科技生产技术,以及新型工业制造出来的能辅助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学生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常见农作物、农作物的种子、土豆等,在活动之前,有目的地对这些对象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校内外的各种农作物,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科技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普活动的兴趣。

(2)在活动中学习一些关于农作物的知识,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巩固已有的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农村、农业的热爱。

(3)通过一系列以“农作物”为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设计构图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

二、活动工具与材料

各种各样的纸、剪刀、小刀、农作物种子、水彩笔、蜡笔、培养皿、水培溶液、PH试纸、植物块茎、牙签等。

三、注意事项

(1)在参观、种植和实践中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伤害事故。

(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体验过程中的乐趣。

四、活动对象

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五、活动地点

班级、家庭、社区和嘉定华亭现代农业生态园等。

六、活动内容

(一)参观嘉定华亭现代农业生态园

嘉定华亭现代农业生态园是嘉定农业园区核心区,集种植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于一体。可以让学生在园区内参观,进行瓜果采摘、花卉观赏等活动。

(二)结合主题活动,各年龄段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1)小班:我喜欢的蔬菜(认识常见的蔬菜)。

(2)中班:好吃的食物(蔬菜一家的识别,豌豆、蚕豆、绿豆、赤豆的识别等,简要的知晓常见蔬菜的营养)。

(3)大班:有用的蔬菜(蔬菜根、茎、叶、花的识别,参与校园种植园部分蔬菜的种植和养护等,简单记录蔬菜的生长过程)。

(4)一年级:种子发芽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种子发芽时需要的条件和生长情况,并进行实验对比和记录)。

(5)二年级:水培植物探究(对不同水培植物进行观察记录,测试水培溶液PH值的实验等,研究不同培养液对同一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种子贴画(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利用植物种子形状各异、色彩丰富的特点,通过组合、剪纸和简笔画等形式制作成新颖独特、可供欣赏的作品。

(1)选用各种豆类、瓜类等农作物种子,并配以纸张(不小于A4纸大小)、胶水、水彩笔等工具材料。

(2)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品。

(3)作品有主题,颜色搭配合理,画面感强。

友情提示:选用的材料与工具可以是绿豆、黄豆、玉米、西瓜子、南瓜子等;卡纸、胶水、水彩笔等。

选用的种子本身具有颜色,要注意种子颜色的搭配;可选用不同颜色的卡纸作为背景,突出主题;粘贴时不用取很多种子,全部粘贴后用手掌轻轻地压一下。

(四)块茎(块根)搭高(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给予一定重量的块茎或块根,并辅以牙签等材料,通过分割等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搭高,组织学生开展比赛(计量高度)。

(1)选用的材料必须是农作物的块茎或块根,并限定在1000g内。

(2)活动中提供20根相同质量的牙签。

(3)每2人为一组,高者胜出,同样高度以重量轻胜出。

友情提示:选用的材料与工具是1000g土豆、牙签、小刀;可对土豆切割成所需形状;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

七、活动评价

八、活动拓展与延伸

尝试增加不同的活动素材,例如科学种植农作物等;利用周边丰富的农业资源,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可以开展以“采摘节”“丰收节”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科学素养等诸方面的成长。

九、参考资料

农作物是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两大类;可食用的农作物是人类基本食物的来源之一。“人以食为天”,表达了人与食物的关系,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给人类带来健康。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科技生产技术,以及新型工业制造出来的能辅助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

(一)农作物种类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工业原料作物、饲料作物,药材作物等。例如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豆类、薯类、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香菜等。

(二)种子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以上为植物学意义种子,而非生产上的种子,生产上的种子不仅包括前面的植物学种子,还包括植物可用作繁殖的器官和人造种子。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系,对延续物种起着重要作用。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都来自种子。植物、大树、花草也是种子繁殖而来。许多种子能进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三)水培植物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室内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根茎固定于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长入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温度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用这种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水培植物更是以其清洁卫生、格调高雅、观赏性强、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四)转基因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便是其中争论的焦点。所谓转基因植物,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到需要改良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使之产生新的性状,如抗虫、抗病、抗旱、抗寒、高产、优质等,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不过,由于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可通过植物的花粉或种子等途径在种群之间漂移扩散,有可能产生超级杂草或使其他植物的性状发生意外的变化,并给人类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威胁,因此,如何解决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嘉定区曹王小学供稿)

案例5《农作物体验——我能行》评析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国策,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未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针对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校,进行农业科普活动显得非常重要。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有许多自然材料可利用。”可见,大自然是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千姿百态的山川溪流,物质繁多的花草、树木、庄稼、鸟兽、鱼虫,它们以自然美的形态展现,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是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的大环境。

一、依托农业资源,呈现活动特色

“农作物体验我能行”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以校园种植物为活动载体,依托嘉定华亭现代农园生态园,充分利用农作物资源设计活动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走进活动基地,与植物亲密接触并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充分体现学校“农业科技”的特色。

二、丰富课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常见农作物、农作物的种子、土豆等,在活动之前,有目的地对这些对象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一方面,通过教学活动、自然课、午会课帮助学生加深认识,比如农作物的种子形态各异,颜色丰富,大小不一,种子的结构、萌发等。我们吃的土豆是它的茎还是根? 常见水果有哪些? 分别有哪些营养成分? 同时向学生讲述如何搭配颜色、设计造型,如何认识结构与力学的关系等知识。另一方面,向学生下发书籍,通过自学的方式丰富课外知识,如《一粒种子的旅行》《现代栽培技术》《种子贴画》《袁隆平的故事》等,在阅读中遨游农业科学知识的海洋,交流感受与收获,感悟科学家探究实践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为具体的日常学习行动。

三、提高实践能力,收获成长乐趣

学生通过参观现代农业园区,参与植物种植、护理的全过程;投入学习活动;对发展现代科技型农业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体会;了解了农业对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激发了好奇心,培养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美好情感和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通过校内外种植园的建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孩子团结合作精神,体验了成功种植的喜悦感。走出教室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能力,是一项有利于孩子终身发展的活动。

相信随着科普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们一定会摸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这些活动教材、天然材料来开展科普活动,创设出更加适合于科普活动内容的良好环境,使孩子们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