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到哪里汇报

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到哪里汇报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期间,主要雹灾有:1986年6月20日傍晚降雹,马家堡、吊滩等6个乡、38个村受灾,农作物成灾面积2977.5亩。1994年6月20日降雹,买家集等5个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2755亩。1997年6月2日、26日和7月11日、18日降雹,特别是7月18日20时20分降雹,持续约半小时,新营、买家集、新庄、吊滩等4个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2871亩,其中成灾29228亩,绝收13934亩。2003年7月9日21时,陈家集乡、三十里铺镇遭冰雹灾害,3个村、19个社的1740亩农作物受灾。
气象灾害_和政县志(1986—2005)

第一节 气象灾害

和政气象灾害主要有冰雹、大(暴)雨、连阴雨雪、霜冻、干旱、大风等。

一、冰雹

冰雹在和政每年都有发生。1986~2005年,年平均雹日3天,最多年1987年达9个雹日,县南部山区最多年可达10多次。在时段分布上,5月最多达8个雹日,6月4个雹日。以冰雹的强度及灾情分析,6、7、8三个月雹日虽少,但冰雹强度和范围大,灾害严重;5月、9月冰雹次数虽多,但强度弱,灾害较轻;4月、10月虽有冰雹,但基本无灾。从发生时间看,降雹多集中在傍晚至前半夜,而且降雹时间仅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经常是暴雨夹着冰雹,强度大,损失严重。从发生范围看,县西南部山区较多,有的年份可波及全县所有乡(镇)。期间,主要雹灾有:

1986年6月20日傍晚降雹,马家堡、吊滩等6个乡、38个村受灾,农作物成灾面积2977.5亩。

1987年冰雹活动频繁,5月31日、7月1日、7月22日、8月16日,冰雹袭击买家集、吊滩、达浪、梁家寺等8个乡、37个村,农作物受灾面积41066亩,成灾8成以上的粮食、油菜等作物面积达9375亩,果园经济损失严重。

1988年7月15日夜间,三合、城关等9个乡(镇)53个村遭雹灾,农作物受灾面积77266亩。

1989年7月12日,城关镇、罗家集乡、买家集乡的6个村受雹灾,农作物成灾面积4659亩。8月11日,新庄、新营、关滩沟、马家堡等10个乡遭雹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715亩,成灾面积29942亩。

1991年6月9日,新营、新庄、吊滩等6个乡、31个村遭雹灾,农作物成灾面积55182.8亩,其中绝收面积40084亩,死1人、伤77人,死伤大牲畜3头、猪羊1079头(只)。6月17日,梁家寺乡3个村遭雹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910亩,成灾面积2173亩,其中绝收520亩。

1992年5月12日,冰雹袭击城关等6个乡(镇)、21个村,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6820亩,成灾8390亩。7月9日、8月14日,全县降雹,受灾面积66739亩,成灾面积54972亩。

1993年5月26日,梁家寺、三合、吊滩3个乡降雹,农作物受灾面积2679亩,成灾面积2303亩。6月23日,城关、吊滩等8个乡(镇)降雹,农作物受灾面积68160亩,成灾面积51329亩。

1994年6月20日降雹,买家集等5个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2755亩。6月21日降雹,买家集、罗家集两个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6484亩。

1996年7月13日降雹,致使城关等10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79274亩。

1997年6月2日、26日和7月11日、18日降雹,特别是7月18日20时20分降雹,持续约半小时,新营、买家集、新庄、吊滩等4个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2871亩,其中成灾29228亩,绝收13934亩。

1998年6月24日17时30分开始降雹,持续15~20分钟,雹粒似蚕豆大小,使新营、吊滩等5个乡(镇)的14个村、121个社、3187户、11667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4267亩。

1999年7月11日19时30分降雹,持续时间约15分钟,冰雹最大直径15毫米,城关等8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936亩。

2000年6月18日,吊滩乡境内降雹,使吊滩、狼土泉2个村农作物受灾。6月20日,三十里铺、罗家集、卜家庄、买家集、新营等5个乡遭雹灾,使27842亩农作物受灾。8月10日,吊滩、新营两乡再次遭雹灾,农作物受灾受灾面积5358亩。8月27日,城关、三合、陈家集、三十里铺、卜家庄、新营、吊滩等7个乡(镇)降雹,使20290亩农作物受灾;8月28日,梁家寺、陈家集、新营、吊滩、达浪等5个乡遭雹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9107亩。

2001年7月2日下午,三十里铺、陈家集、新庄、吊滩4个乡(镇)遭雹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650亩。7月21日,吊滩乡的狼土泉、吊滩、中心3个村降雹,农作物受灾面积5624亩。

2002年5月7日18时30分,新庄、吊滩两乡降雹,部分农作物受灾。6月10日16时40分,全县大面积遭受冰雹袭击,马家堡等9个乡(镇)7362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5794亩。8月13日18时10分,陈家集乡的贾百户、宋家沟等村遭雹灾,农作物受灾面积7059亩。8月16日20时30分,三十里铺、新庄、达浪等乡(镇)降雹,使6796亩农作物受灾。

2003年7月9日21时,陈家集乡、三十里铺镇遭冰雹灾害,3个村、19个社的1740亩农作物受灾。

2004年5月9日,县境内发生冰雹灾害,买家集、罗家集、梁家寺、陈家集4个乡(镇)的24个村受灾,农作物成灾面积16487亩。

2005年5月15日,陈家集乡的上马湾、下马湾、阳屲山、下坪4个社遭受冰雹袭击,冰雹最大直径为7毫米,油菜成灾300亩,绝收165亩。6月6日,新庄乡关滩沟村、将台村、腰套村和达浪乡达浪村、杨马族村遭雹灾,最大冰雹直径为10毫米,造成355户、1637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80.5亩。9月6日,县境内发生雹灾,并伴有大风,降雹持续时间计10分钟,大风持续近1小时,使三合、达浪、陈家集、三十里铺、马家堡5乡(镇)的840户、3780人受灾,倒塌房屋2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560亩,受灾程度为3~5成。

二、大(暴)雨

根据气象学规定,日雨量≥25.0毫米为大雨,日雨量≥50.0毫米为暴雨,日雨量≥100.0毫米为大暴雨。和政暴雨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9月,以傍晚到上半夜出现的频数最多,并多以雷阵雨形式出现。地域分布以南部山区为多,北部山区较少。中部城关地区平均每年有2次大(暴)雨出现。1993年最多达到4次,强度最大的1992年9月23日雨量为57.0毫米。每年8月发生大(暴)雨的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36%。发生在夜间尤其是前半夜的大(暴)雨占总次数的57%。由于和政大(暴)雨发生时段长,雨情集中,常造成局部地区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冲坏公路、河堤和淹没农田,甚至冲毁农舍而造成人、畜伤亡,损失严重。1986~2005年,主要大(暴)雨灾害有:

1986年,县境内出现4次大(暴)雨,引发山洪,河水暴涨,冲毁公路、河堤、桥梁、水利设施多处,农田90多亩,马家堡、梁家寺乡灾情最重。

1987年5月31日,发生在新庄、吊滩乡的大(暴)雨,引发山洪,冲毁农田、淹没河滩地211亩。

1988年8月2日,川区降大雨,山区降暴雨,买家集等7个乡18个村受灾,农作物成灾面积18604亩,其中绝收87亩,冲毁民房29间、水利设施3处、渠道1730米、河堤20米、公路和农路6460米、桥涵1处、农电线路2000米、广播线路1000米、砖坯20万块,淹死大小牲畜49头(只),伤残4人。

1991年5月23日,发生强雷雨,三合等10个乡(镇)38个村15828亩农田受灾,毁坏变压器1台、农电线路3100米,水淹倒塌房屋20间。6月9日,新营、新庄、吊滩等6个乡降大(暴)雨,使交通中断,倒塌民房9间,损坏房屋2770间。

1992年8月4日,大(暴)雨引发山洪,水淹罗家集学校,倒塌房屋34间、砖围墙210米,毁坏桥梁11座、树木16500株。

1997年6月26日降大雨,降雨量30.5毫米,城关镇境内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70亩,损坏民房80间,搬迁2户。

1999年6月12日晚,县境内降大到暴雨,马家堡小河、台子2村23个社发生洪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309亩。

2002年5月7日18时30分,吊滩、新庄等乡遭暴雨袭击,持续时间达半小时,受灾农作物20783亩,并造成死亡1人、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

2003年5月4日下午3时40分,县内发生暴洪灾害,吊滩、关滩沟、达浪、新庄4个乡的21个村171个社2792户1411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7482.7亩,其中成灾6138.7亩;洪水冲走羊59只,倒塌民房14间,损坏民房31间;毁掉桥梁2座,公路1706米,防洪河堤(墙)3处20米,树木267棵。7月29日晚7时,城关镇及新庄、吊滩、关滩沟等乡的24个村遭受持续2小时暴雨袭击,冲毁干渠9米、支渠70米、农路350米,冲毁民房围墙10米,损坏民房44间,倒塌民房17间,死亡牛4头、羊3只。8月26日,马家堡降暴雨,发生10年未遇洪灾,牛津河水暴涨,冲毁公路河堤,淹没农田,部分农户家中进水。

2004年7月16日19时30分,县北部部分地方降暴雨,梁家寺乡1户群众5间房屋倒塌。

2005年县境内大到暴雨出现场次明显多于往年,5月20日,7月9日、19日、27日及9月4日降大雨,日降水量分别为26.2毫米、31.0毫米、29.9毫米、25.2毫米、37.3毫米;7月1日和8月11日降暴雨,日降水量分别为56.1毫米、64.0毫米,幸未成灾。7月18日~20日,马家堡镇、罗家集乡连降暴雨,时段集中、强度大,致使部分房屋、农作物受灾,倒塌房屋28间,损坏房屋32间,洪水冲毁农作物75亩。

三、连阴雨雪

连续的雨雪天气(包括间歇中的阴天),在和政冬春、夏秋之交经常发生,形成农作物播种、收获期的特殊天气灾害。按其发生时段分别称为春播期连阴雨雪和夏收期连阴雨。

春播期连阴雨雪,一般出现在农历春社前后各10天,相应为公历3月。期间常有连续性降雪天气和多场次中雪以上降雪天气,无法适时播种,南部山区比较严重。但随着气候的演变近几年却发生较少,影响不大。1986~2005年,主要灾害有:

1986年3月16~20日、24~31日,两次连阴雪天气,耕地积雪日17天,最厚积雪17公分,对适时春播造成严重影响。1988年3月降雪日数20天,其中≥2.5毫米降雪日6天,≥5.0毫米降雪日2天,积雪日16天。由于在该月内1~6日、13~22日、24~31日3次连阴雪,使吊滩、新庄、新营、买家集、罗家集5个乡不能适时春播。1989年3月1~9日、19~26日两次连阴雪,积雪日数18天,最厚积雪10公分,南部山区只能在“清明”后春播,比往年推迟10天。1990年3月22~28日,连阴雨雪过程降水总量30.8毫米,其中23日降雪5.7毫米,27日降雪12.5毫米,南部山区未能适时春播。1993年3月14~23日连阴雪,最厚积雪7公分,过程降雪量19.2毫米,耕地由于积雪泥泞,对春小麦、油菜、蚕豆的适时播种有很大影响。

连阴雨天气在春、夏、秋季均有发生,就其强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秋季8~9月连阴雨天气最大,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8~9月正是夏粮、油菜收获打碾及玉米灌浆、黄熟期,洋芋块茎膨大期。连阴雨天气低温寡照、空气和田间土壤过湿,主要影响玉米灌浆和籽粒饱满,洋芋块茎易染病腐烂,待收、待碾的小麦、油料发芽霉烂而减产,并长时间雨涝影响伏耕不能适时进行。秋季连阴雨天气的标准是,在8~9月连续降水日≥5天(含间歇中的阴天),过程降水总量≥15.0毫米,且危害较重即为1次连阴雨天气。1986~2005年,主要灾害有:

1992年8~9月总降水量川区280.6毫米,南部山区新庄353.4毫米、罗家集410.6毫米,日降水量≥25.0毫米,日数3~5天。8月8~13日、9月11~17日为连阴雨天气,直接影响全县小麦、油料收割和打碾入库,地膜玉米因阴雨、低温寡照,影响灌浆、黄熟而造成减产。1993年8月7~19日连阴雨13天,影响小麦、油料及时收割打碾,造成损失。1994年8月、9月总降水量川区297.2毫米,南部山区新庄257.9毫米、罗家集359.5毫米,≥25.0毫米降水日5~7天。8月1~6日、9月18~28日为连阴雨天气,9月份阴天日数达20天,对夏粮打碾入库、秋作物生长成熟影响很大。1995年8月10~15日、8月31~9月4日、9月6~18日3次连阴雨,对夏粮、油料打碾入库、秋作物成熟收获造成严重影响。2002年8月,连阴雨10天,影响小麦、油料及时收割打碾。2003年8~9月,连阴雨、阴天日数达15天,导致夏粮不能打碾入库、秋作物不能成熟。2005年5月18~22日出现1次连阴雨天气,过程总降水量为43.1毫米,虽缓解了前期旱象,保证了农作物生长期的需水量,但由于部分地方湿度偏大,导致病虫害及小麦锈病发生,对农业增产造成一定影响。9月24日至10月2日出现了1次长达9天的连阴雨天气,过程总降水量为48.5毫米,致使秋作物发生芽烂,并对及时收割带来严重影响。

四、霜冻

霜冻是指温暖季节里地表面或农作物表面温度在短时间内降至0℃或以下,使农作物受冻害或者死亡的低温现象。春季最低气温降到≤2.0℃的终日称为晚霜冻,秋季最低气温≤2.0℃的初日称初霜冻。和政以晚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

和政无霜期短,平均无霜期134天。无霜期最长为156天,出现在2003年;最短为97天,出现于1996年。最早霜冻出现在1987年9月15日,最晚出现在1981年10月9日。晚霜冻冻害主要发生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1986~2005年,主要灾害有:

1987年5月2日,最低气温-3.7℃,地面最低温度-3.0℃,玉米、油菜、蔬菜幼苗受冻害,杏、梨、苹果花受冻脱落。1988年5月14日,最低气温-1.4℃,地面最低温度-1.9℃,1100亩地膜玉米受冻害。1991年5月8日,最低气温-1.1℃,地面最低温度-1.6℃,地膜玉米、蔬菜普遍遭受冻害。同时,冻坏砖坯数万块。1994年5月4日,最低气温-1.8℃,地面最低温度-4.1℃,使农作物叶面普遍受冻害。1995年5月4日,最低气温-2.0℃,地面最低温度-5.2℃,全县农作物遭受冻害。1996年5月10~11日连续两天强霜冻,农作物大面积冻伤。1998年5月4日,最低气温-1.8℃,地面最低温度-4.1℃,农作物叶面受冻害。2001年5月4日,最低气温-2.0℃,地面最低温度-5.2℃,农作物普通遭受冻害。2004年5月1~3日出现强霜冻,日最低气温达-5.1℃,出现自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冻害,4.905万亩玉米苗全部冻死;7.46万亩油菜减产15%左右;啤特果和花椒等全部绝收;部分树木被冻死。

五、干旱

和政受地理位置、环境、大气环流的影响,降水量季、月分配变化大,不均匀。因此一年四季都有干旱产生。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出现频数以5~6月春末夏初干旱为最重。1986~2005年,主要灾害有:

1986年4月初至5月18日,连续48天无透雨,北部山区旱象严重,春小麦分孽、拔节受到很大影响。1989年5月份降水量17.7毫米,偏少78%。5月1日~6月7日,38天无透雨,对农作物生长极不利。1994年2~6月,降水连续偏少,西北部山区干旱成灾。5月下旬,全县受灾面积达62672亩,出苗率为50~70%,部分作物因干旱拆种,人畜饮水发生困难。1995年4、5、6月3个月降水量分别偏少68%、73%、55%,少雨干旱时段达60天。4月下旬至6月下旬,10~30公分耕作层土壤含水量,梁家寺乡在12%以下,6月下旬仅为3.2%;新庄、罗家集乡在16%以下,6月下旬仅为7%。各类农作物前期生长发育均受到严重危害,蚕豆仅尺把长,每株仅有1荚,造成减产。1998年入秋到1999年初夏,持续干旱长达7个月多,中北部山区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小麦枯干秕籽,玉米、蚕豆叶片蔫萎卷曲,减产幅度很大。2000~2005年未发生大的干旱灾害。

六、大风

大风的标准是,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0米/秒(目测估计风力达到8级或8级以上)的风。1986~2005年,主要灾害有:

1986年6月23日、26日、27日,发生阵性大风,吹落农作物花粉,造成小麦空穗多,农作物大面积倒伏,因灾减产。1988年8月2日出现大风,买家集等7个乡农作物大面积倒伏,成灾面积18604亩。1989年7月12日,大风使罗家集乡1500亩农作物倒伏减产,刮断大小树木6760株。1990年6月26日、27日,出现阵性大风,最大风速23米/秒,小麦、蚕豆、油料作物花粉脱落,授粉不良,造成减产。1991~2005年未发生大风灾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