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遮风避雨的“凤凰翅”

遮风避雨的“凤凰翅”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省西双版纳,不仅风景秀美,更有着世所罕见的热带雨林。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先民百越民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从古至今,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都是以干栏式竹楼为传统住宅的。母房就是家长或当家的兄长居住的房屋,这种母房哈尼语称其为“拥玛”。所谓“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大“底页”之下又有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称为“底各”。因此,由若干个“底页”组成的村寨,是形成拉祜族社会的基本单位。

《中国经济导报》编辑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居建筑是某个民族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云南省西双版纳,不仅风景秀美,更有着世所罕见的热带雨林。而在这里生活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因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以及人口、经济、宗教、科技、思想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就有着多种不同的形式和建筑风格。

傣族竹楼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先民百越民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从古至今,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都是以干栏式竹楼为传统住宅的。在如花似锦的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一幢幢形式独异的竹楼隐现在翠竹蕉林之中,无数曲折的小径联系着幢幢竹楼,水边林际常有象征和平友好的孔雀展翅开屏,绘成了一幅幅使人陶醉的秀丽画卷。

傣族竹楼

说起傣族竹楼的起源,有着美丽的传说。远古时候,傣家人没有房子住,只能住山洞。一个叫帕雅桑木的人受到海芋叶、芭蕉叶可以挡雨的启发,用树叶建盖了一间平顶叶屋。但平顶叶屋根本挡不住雨,人们住在屋里照样遭受风吹雨淋。而后,他又在猎狗坐地淋雨姿势的启发下,建盖了一种称为“杜玛些”的狗头窝棚,将平顶屋面改为偏厦。这种屋子可以避雨,但仍不能避风、避湿,大雨不时飘进屋内,屋内的地面上泥水横流,不便居住。傣族神话中的天王帕雅英看到帕雅桑木不停地盖房,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决心给他指点。有一天,天正下着雨,天王帕雅英变成一只美丽的凤凰飞到人间,落在帕雅桑木面前,低头垂尾,两翅微张,双脚立地,做出一副欲飞之势。帕雅桑木在凤凰的启示下,突然灵光一闪,想出了建盖高脚竹楼的主意,他按凤凰低头垂尾张翅之姿,建盖了既可以遮风挡雨又适合居住的竹楼“烘亨”,后来才演变为现在的竹楼。

傣族的竹楼具有两大优点:一是竹楼能防蚊虫、防潮湿、防野兽;二是建盖竹楼的材料来源广泛,就地取材,经济便利。傣族建造竹楼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大青竹和少量木料。大青竹是傣族地区的特产,而竹楼屋面覆盖的草排是以当地所生长的茅草编制而成,这种制草排的茅草来源广,又很经济。加之傣族人建造新房时有全寨互相帮助的习惯,一家盖房,全村出动,送草排、赠青竹,出劳力。因此,傣族人建造新房的速度也相当快,一幢竹楼只需一天多即可竣工。新房落成,全村男女老幼都前往祝贺。傣族人喜爱的民间歌手“赞哈”,更以自己的歌声祝贺主人迁入新居。

傣族竹楼屋顶造型为歇山式,层面用草排覆盖。拾级登楼,有走廊、凉台,可以晾物和纳凉。室内用竹篱笆隔为两间,内间为主人卧室,外间为客室。客室进门内有高出地面四五寸长的火塘,供烹饪取暖照明之用。外间是接待宾客的场所,也是室内活动的中心。卧室是一大通间,男女数代同宿一室,席楼而卧,仅用黑布蚊帐作为间隔。室内陈设简朴,用具除锅、盆、罐外绝大部分为竹制品。其余桌、凳、箩、筐、饭盒等系竹篾编制而成。

傣族竹楼壁多无窗,阳光和风都是从这些竹片缝中透入。楼外以竹为篱笆,宅院内长着劲秀挺拔的椰子、树干高大的柚树、果实累累的香蕉、香甜可口的木瓜和婆娑苍翠的竹丛。一派诗情画意,点缀出浓郁的亚热带风光。

哈尼族的“拥熬”“拥戈”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均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他们居住的房舍也多是“干栏”式竹楼。哈尼族竹楼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叫“拥熬”,另一类叫“拥戈”。

哈尼族民居

“拥熬”是一种地棚式的建筑,它是一种原始古老的民居。这种住房大多建在斜坡上。盖房时要在斜坡上挖出一个方形的地坪,然后在地坪外边的斜坡上栽上树杈,在树杈形地坪土台间架上木料,用竹笆铺成距地面有二三尺高的楼台,接着再在地坪土台和竹笆铺成的“楼台”之上搭房架、盖草顶。这就形成一半是地坪,一半是铺竹笆楼的内室。这种地棚式的竹楼适合山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即冬暖夏凉。既方便家人在地坪上起灶炊煮,又可以在竹笆铺就的楼台上席地而卧,冬天能保暖御寒,夏天凉爽又防潮。

“拥戈”则是一种干栏式的楼房,它的建筑形制与傣族竹楼基本相似,一楼一底。楼室住人,底室关畜禽、堆杂物。楼室一律用木板或竹篱隔成两面三间,里间称“拥玛缥”,是女性成员居室,并兼做厨房,设一火塘供做饭、取暖。外间叫“波罗缥”,是男性成员住室,并兼做堂屋,设一火塘供照明取暖。男室、女室各设一火塘,客人来访,按性别分别从男室、女室楼梯上楼。

哈尼族的住房除了“拥熬”“拥戈”这两种建筑形式外,还有母房与子房之分。母房就是家长或当家的兄长居住的房屋,这种母房哈尼语称其为“拥玛”。也有人叫“拥玛”大房,它比子房大,既是家长的住室,又是一家人用餐、招待客人等活动的中心。在“拥玛”附近建盖一种比较矮小的干栏式楼房或平房,那就是子房,哈尼语叫“拥扎”。“拥扎”是小伙子寻偶和建立小家庭的住房。儿子长大后,便新建盖子房,一人一间,无一例外。父母在世时,儿子与媳妇都住在子房内,直至自己当家之后,才从子房迁入母房。

拉祜族的“底页”

居住在勐海县偏僻山区的拉祜族,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仍沿袭着母系氏族或母系、父系共存的氏族社会形态,具体反映在由母系氏族或母系、父系共存的氏族大家庭“底页”居住生活方式上。一家数代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典型的民居形制。

所谓“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大“底页”之下又有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称为“底各”。因此,由若干个“底页”组成的村寨,是形成拉祜族社会的基本单位。

拉祜族民居

拉祜族分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两个支系。两个支系的住房不尽相同。拉祜西住土墙悬山顶平房或板壁平房,内设三间,分为卧室、堂屋、伙房,多用茅草盖顶。拉祜纳住干栏式楼房,形似傣族竹楼,但较为简陋。

拉祜纳的竹楼,多以栗木为柱、竹为椽、草盖顶,以竹篱代墙。底室无墙,用于关畜禽,堆柴火、杂物,楼室住人。竹楼是一种呈长条形的大房子,高7—8米,宽约10米,长10多米至20米不等,以每个“底页”的人数多少而定,其建筑面积约100多平方米。楼门开在大梁左、右两侧,设有宽木梯,楼室内有一走廊。走廊一侧为居室,一个“底各”(小家庭)一间,每间有一火塘,供小家庭做饭、取暖居住。

基诺族“大房子”

由于基诺族的社会形态直至20世纪50年代尚处于由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反映基诺族原始社会形态的父系氏族家长制痕迹因此尚留存在基诺族的民居形制之中,“大房子”就是这种社会形态的体现形式之一。

基诺族民居

如基诺山巴亚的白腊车家,数代共70人住在一幢长30多公尺,宽10公尺的竹楼里。屋内除总火塘外,还有3个小火塘,全家做饭、吃饭、休息、举行家庭会议都在这里。火塘两旁为居室,以长幼和婚否为序依次排列。家长去世后方可依次调动,实行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家族制度。

还有一种“大房子”的形态是同一父系氏族的数代人居住在一幢大竹楼里,也有一个最年长的男性家长,但各个小家庭已有自己的家庭经济,虽有共耕的习惯,但已按小家庭独立消费。如20世纪40年代的亚诺还余存有10余幢大套房。其中最大的一幢长房是木腊标家,房内共有28个小家庭,140多人。各个小家庭不仅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而且还有各自的火塘,以小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消费。大家庭只是在过节和重要农事季节以及婚丧嫁娶之时举行传统集体活动时团聚。从居住形式来看是原始的共居习俗,但从生产生活的消费来看,基诺族的家族制度已逐步从集体共有制向家庭私有制发展了。

单纯从建筑形式上看,基诺族的大房子也属干栏式的建筑,楼层低矮,距地面一米左右,大房子的平面呈长方形,房子的梁、柱属木料结构,四壁用竹篱笆作墙,屋面用茅草编成的草排铺盖。室内无窗,白天光线较暗。每根梁、柱间均以子母扣咬紧,全房不用钉子,房架的椽和草排都用藤条和竹篾条缠牢拴紧。盖房取材方便,一家盖房,全寨男女群众相帮,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把一幢大房子盖起来。

如今基诺族的父系氏族家长制大房子已从基诺族的生活中永远消失了。目前,省、州的有关部门正在基诺乡的巴坡寨、巴卡小寨建立民族民俗旅游景点和基诺族民俗生态村,他们正本着复原历史原貌的原则进行着紧张的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就可以目睹西双版纳基诺族的大房子,体验基诺族原汁原味的风情习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