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

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的徐达,出生于濠州一个农家,儿时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因此每每临阵指挥,莫不料敌如神,进退有据,且每战必胜,令人心服。1385年,徐达病逝于南京。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另外,徐达之所以能够保持谦卑的态度与朱元璋本人的品行也是非常有关系的。这从思维学上来说,充分反映出了经验定势的思维方法。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能由乞丐成为开国之帝,除去时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朱元璋本人超群出众的智谋与韬略外,他的谋臣刘基功不可没,还有一个人也是功不可没的,这个人就是徐达。

“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的徐达,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一个农家,儿时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在其戎马一生中,有勇有谋,用兵有方,为明朝的创建和中国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将帅才,深得朱元璋宠爱。

然而,虽然他战功显赫,但从来不骄傲。每当徐达挂帅出征回来的时候,都会把帅印交还给皇帝,然后就回家清贫过日子。其实,当时的很多人都对此感到困惑。照常来说,与朱元璋一起长大的好伙伴战功显赫,而且二者还是亲家,他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了,只需要享受就行了。然而他却不以为然。看到他这样做,朱元璋也劝导他说:“徐达兄为国家建立了大功,却从未休息过。我就把过去的旧宅邸赐给你,让你好好享几年清福吧。”这里提到的旧邸就是朱元璋登基前居住的府邸。但徐达拒绝了。看到徐达这样,朱元璋感到无奈,于是就请徐达到旧邸饮酒,把他灌醉了,然后把他抬到床上睡。酒醒之后,徐达问周围的人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内侍说:“这是旧内。”当时,徐达连忙跳下床,俯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看到徐达如此谦卑,感到高兴,于是就让人专门给他修建了一座房子,门前立一牌场,并亲书“大功”二字。徐达非常高兴。

徐达功高不骄,还体现在好学不倦,严于律己上,放牛出身的徐达,少年无读书机会。但他好学章儒,虚心求教,每次出征都要携带大量书籍,一有时间便仔细研读,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理论。因此每每临阵指挥,莫不料敌如神,进退有据,且每战必胜,令人心服。

身为统帅的徐达还能处处与士兵同甘共苦。遇到军粮不济,士兵未饱,他也不饮不食;扎营未定,他也不进帐休息,士卒伤残有病,他亲自慰问,给药治疗。如遇上士卒牺牲,他更是重视而筹棺木葬之。将士对他无不感激、尊敬。

本来可以声色犬马的徐达,却无声色酒赌之好,“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所疵,昭明乎日月。”朱元璋赐与他一块沙洲,由于正处于农民水路必经之地,家臣以此擅谋其利,徐达知道后,立即将此地上缴官府,“其无私欲,持大节类如此。”

1385年,徐达病逝于南京。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

徐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要谋臣,他才干出众,功勋卓著,深得朱元璋的赞赏。就朱元璋而言,打下江山后,诛杀了许多的开国功勋,而徐达为什么能在这种险恶的环境而保全自己并受到宠爱呢?在他的人生思考中,体现哪些了典型的思维特征?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徐达在处理君臣关系方面是非常得体的。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他都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会因为任何的功名利禄就昏头了。当然,他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他有极好的修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吸取历朝历代的教训。在皇上建立君权之后,都会想尽办法把那些觊觎皇位的人铲除掉,所以,如果不加以小心,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史书记载,在朱元璋登基后的十年中,杀掉了很多功臣。从表面上看来,朱元璋是一位“狠”皇帝,但这样说是非常片面的。因为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巩固政权,强化统治。另外,徐达之所以能够保持谦卑的态度与朱元璋本人的品行也是非常有关系的。从小二人就在一起,所以徐达知道他跟之前跟自己一样的朱元璋可以同甘共苦,但他当了皇帝以后,能做的只能共苦,不能同甘。所以,徐达谦卑做人是非常聪明的表现,也是保全性命的最好办法。

这从思维学上来说,充分反映出了经验定势的思维方法。实践证明,拥有经验,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而且常常能把复杂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