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首都的变迁

民国时期首都的变迁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月14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14次全体会议决定将大元帅府大本营改组为国民政府。次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由代大元帅胡汉民于27日宣布改组政府。11月8日,广州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适应革命时势之要求,决定迁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于武汉。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迁都宣告,宣布移都重庆。民国时期首都的几次搬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

首都是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一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经定建,不轻易迁徙。然而,在民国(1912-1949年)30多年间,因政局变幻和外敌入侵,首都数次迁移。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不久又成立了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但不久袁世凯篡位,坚持在北洋派势力的中心北京就职,拒绝南下,几经交涉,革命党人最终被迫让步。从此,北洋政府以北京为首都。

及至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广州重建革命政权,1921年4月7日,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七条,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5月5日,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积极策划北伐,发起了第二次护法运动,但由于陈炯明部队的叛变而失败。1923年3月,孙中山又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大本营”,大本营兼具军令和政府行政双重职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6月14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14次全体会议决定将大元帅府大本营改组为国民政府。次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由代大元帅胡汉民于27日宣布改组政府。7月1日,国民政府宣告成立。从此,广州国民政府与北京北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誓师北伐,直驱两湖,很快安定东南。11月8日,广州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适应革命时势之要求,决定迁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于武汉。但蒋介石挑起了“迁都之争”,反对迁都武汉,而提出迁都于由其嫡系部队控制下的江西南昌。由于共产党人、左派国民党人和广大群众的反对,蒋介石迁都南昌的图谋没有得逞。国民政府首都于1926年12月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2月21日,武汉国民政府开始正式办公。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另立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4月18日,宣布定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打垮了北洋各派残余势力,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8年6月20日,明令改北京为北平。

蒋介石定都南京后,开始准备首都建设事宜,以作长久之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把战火引向关内。大敌当前,南京国民政府并无抗战的勇气与决心。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1月30日即仓皇宣布将政府机关迁往洛阳办公,于是以洛阳为行都。未几,复定长安为陪都。直到同年12月方迁回南京,但仍进行陪都和行都的建设事宜。

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再度受到日军的威胁。10月底,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迁都宣告,宣布移都重庆。26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部乘船抵达重庆;部分军政机关暂留武汉、长沙等地办公。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国民党驻武汉的党、政、军机关亦迁往重庆。1940年9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重庆永为陪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还都南京。1946年4月30日,国民政府颁布还都令。5月5日,举行还都大典。

民国时期首都的几次搬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前,首都的迁移导源于国内政局的变幻;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首都的迁移则归于外来侵略的冲击。在短短的30余年间,作为全国或局部政权首都的先后有北京、广州、武汉、南京、洛阳、重庆六大城市,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少见。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29日,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并改名北京。从此,首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