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象派”德彪西

“印象派”德彪西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彪西生于巴黎近郊。22岁时以《浪子》大合唱荣获罗马大奖,被送往罗马留学。之后,德彪西同许多从事印象派绘画和象征派文学的朋友交往,从中受到启发,突破陈规,开创了音乐上的印象派。德彪西也写过清唱剧和歌剧。总的说来,德彪西的创作视野较狭窄。

德彪西(1862~1918)生于巴黎近郊。11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一直是位才华出众的学生。22岁时以《浪子》大合唱荣获罗马大奖,被送往罗马留学。之后,德彪西同许多从事印象派绘画和象征派文学的朋友交往,从中受到启发,突破陈规,开创了音乐上的印象派。

德彪西

他的作品多以诗、画、自然景物为题材,而着意于表现其感觉世界中的主观印象。他发挥声音“色彩”的表现力,常运用五音阶、全音音阶、色彩性和声与配器,如平引和弦、泛音效果等,以造成朦胧飘忽、空幻、幽静的意境。德彪西的第一部印象主义作品,是1892年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歌创作的管弦乐曲《牧神午后》,以细腻的笔触渲染出朦胧的气氛,描写半人半羊的畜牧之神,在树丛中半睡半醒,金色的阳光使他迷朦,恍惚中好像看见一群仙女……这首交响诗展开了种种幻觉。

在钢琴创作上,德彪西同样充分地发挥了印象主义技法,他把每首乐曲的印象作为标题注入各曲目的尾部,给予演奏上的暗示,如“雪上的足迹”、“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主要作品有《意象集》、《版画集》、《前奏曲集》。德彪西也写过清唱剧和歌剧。一次大战期间,其创作风格有所改变,曾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写过一些同情人民苦难的作品,但不久身患癌症辞世。

总的说来,德彪西的创作视野较狭窄。对自然景物画面的描绘引起人们遐想的声音,对早已消逝的梦境的回忆以及某些生活场景的再现等,是他作品内容的主要领域,且达到了那一时代的最高成就,其首创的印象主义风格,对欧美各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