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彪西的歌剧创新

德彪西的歌剧创新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2年4月30日,德彪西的五幕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在巴黎国家喜剧院首演。但德彪西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从瓦格纳一点一滴上溯音乐之源,同时乘着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时潮,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和声丰盈、音色变幻莫测的音乐风格,被人称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祖。德彪西对梅特林克可谓情有独钟。在今年4月30日的单场纪念演出中,指挥闵可夫斯基恢复了德氏作曲的原样,即取消了临时添加的幕间插曲。

德彪西的歌剧创新

1902年4月30日,德彪西(C.A.Debussy,1862—1918)的五幕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以下简称《佩与梅》)在巴黎国家喜剧院首演。此事看似平凡,却是音乐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大文豪普鲁斯特在几乎十年之后对他的一位音乐家朋友谈起对那次首演的印象时说,他似乎听到了某些“瓦格纳以前的东西”。普氏的音乐造诣之深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因为他确实一语道破玄机。自从瓦氏的《特里斯坦与伊瑟》(1859,慕尼黑)之后,人们就认为歌剧的发展已经到了尽头,作曲家们再也写不出可以与之颉颃的作品。德彪西本人也是瓦格纳迷,他自己就曾表白:“《特里斯坦》使人裹足不前。……我看不出人们在此之后还能做些什么。”

img76

巴勒斯特里埃利(L.Balestrieri)为德彪西画的肖像。图中他正在为《特洛伊人》谱曲。

但德彪西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从瓦格纳一点一滴上溯音乐之源,同时乘着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时潮,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和声丰盈、音色变幻莫测的音乐风格,被人称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祖。《佩与梅》根据当时象征主义剧作家和诗人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同名剧本(发表于1893年)谱曲,是德氏印象主义成熟期的代表作。德氏其他较为人知的作品还有根据诗人波德莱尔的诗篇《海》作曲的管弦乐曲(1905)和诗人马拉美诗篇《牧神的午后》作曲的管弦乐前奏曲(1894)。

img77

瓦格纳

德彪西对梅特林克可谓情有独钟。他称梅氏为他的梦中诗人。他在1889年写给他的作曲家朋友艾曼纽尔(Maurice Emmanuel)的信中说:“他(梅特林克)正是那个人,用他的说出一半的话,他使我能够把我的梦和他的嫁接起来;他将创造出一些角色,他们的故事和行迹不属于任何时间和任何场所……我梦想有一些诗篇,使我不必为之作冗长而沉闷的剧幕;提供我灵活的场景,地点和故事背景变易不拘,人物不多交谈,却在生活中呈现他们的命运。”

《佩与梅》中的谈话确实不多,但它之所以说多于唱还得归功于他那别具一格的、连说带唱的“吟唱”(Sprechgesang)。听众第一次听到一部没有咏叹调而旋律又生硬怪诞的歌剧,其哗然可想而知。

《佩与梅》的首演并不顺利。德氏原先并未为换景写幕间插曲,不得不在演出的几周内赶写补上。音乐加多之后,德氏不得不削减一些台词。这使梅特林克大为不满,因为女主角梅丽桑德的演唱者正好是他的情妇乔婕特·勒白朗。梅氏力争为乔婕特增加戏段和台词,几经周折,梅氏仍不满意,在首演的前几天在《费加罗日报》(至今仍是巴黎的一份主要报纸)上大发牢骚,痛诋对他的原作的删减是“任性的”和“荒谬的”,诅咒歌剧的演出要不了几天就会偃旗息鼓。

一百年过去了,当年的风风雨雨都已被人淡忘。《佩与梅》已经成了音乐作品中的经典。在今年4月30日的单场纪念演出中,指挥闵可夫斯基恢复了德氏作曲的原样,即取消了临时添加的幕间插曲。当晚,98岁的钢琴家伊莲妮·阿依托芙(Irene A6toff)(她曾指导过几代《佩与梅》剧的歌唱演员和指挥,包括闵可夫斯基)再过一周就满100周岁的女高音玉桂·奎娜[Hugues Gueno,她曾和第一代的梅丽桑德扮演者玛丽·嘉顿(Mary Garden)在1928年时共进下午茶]都应邀出席。济济一堂,白头宫女细说前朝,可说盛况空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