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礼仪反面例子

社会礼仪反面例子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礼也是正心的一部分内容。即便在今天的社会,礼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都是一项重要内容。礼本于仁,表明礼要有仁心诚意,要有节有度,表明古人非常重视待人接物的礼。作为有涵养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礼仪、讲礼貌,注重礼节,树立良好的礼仪风范。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礼也是正心的一部分内容。中国古代的“礼”常被视为“众善之缘,百行之首”,与列为“四德”、“五常”之首的“仁”联系在一起。比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古代社会发展了一整套“礼”,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便在今天的社会,礼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都是一项重要内容。

德是礼之根,道德模范是规范礼仪的内在根据;礼是德之基,美好道德基础在于有彬彬之礼;礼仪规范常被视为人生之本、立业之基。古语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事尚礼则事成。”

美好的“礼”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礼亦本于仁,“仁”是古代圣贤发明的一个字,被喻为人的最高道德标准。礼本于仁,表明礼要有仁心诚意,要有节有度,表明古人非常重视待人接物的礼。

中国的礼发展了几千年,从人与人到人与社会再到国家与国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容。

中国源远流长的礼包括了国礼、家礼、个人礼,包括了礼节、礼仪、礼貌等等礼的文化。从粗陋简单发展到文明,很多约定俗成的内容都有着非常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孔子在《易·系辞传》中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所谓“不谄不渎”,就是为人接物既不要低声下气,也不要高傲怠慢。这可以当作古人交友待客的一条重要原则。

《礼记·曲礼》中说:“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就是说真正的“礼”是不随便取悦于人,不献媚,不拍马;不言过其实;不超越限度;不欺侮别人,不慢待别人,尊重别人。

中华民族的“礼”体现出对人尊重、恭敬和谦让的美德,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交往双方以礼相待,就必然出现和谐的气氛,增进双方的情感交流和友好相处。古人认为“自卑而尊人”是礼的原则,即人要自谦而尊重对方。其实,在“德”的前提下,人人都应该平等讲“礼”,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富翁权贵,都应如此。富贵者有“礼”,能做到以“礼”约束自己,不骄不淫;贫贱者有“礼”,能做到不以贫贱而怯懦、失了志气,也不会去向富贵者乞怜献媚,甚至低三下四,因为如若那样去做,就是“非礼”的表现,是丧失自我人格、为人所不齿的。

著名的“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讲述的是舍饭的人不尊重穷人,摆出傲慢的“救世主”面孔,左手捧着饭,右手端着汤,不礼貌地呼叫:“嘿!过来!吃饭!”舍饭人恃富傲贫,是“非礼”!而那位饿者宁死不吃“嗟来之食”,显示出他做人不畏权贵的骨气。

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位学者,名叫薛蠧,他在《读书录》中讲了许多接待宾朋的道理。他说:“虚心接人,则于人无忤;自满者反是。”他认为虚心有礼是交友待客的基本态度,这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关键。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接待宾朋态度不好,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礼,不懂礼,不虚心。

还有些人在与人交往时,对于“不及者”可以团结,但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却不肯“团结”。宋代岭南的大学者何坦写《西畴常言》一书,他主张:“交朋必择胜己者,讲贯切磋,益也。”意思是说,要欢迎朋友比自己强,这对自己有好处,因为可以向朋友学习,提高自己。

《礼记》说:“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失足”、“失色”、“失口”,实际上也是礼的内容,即少犯行动上、态度上、言论上的错误,因为这是“礼”之大忌。

时至今日,有道德、懂礼貌、重品行仍是一种社会美德,也是社会提倡的精神追求。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做出表率。

现今,在全国上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遵守道德、崇尚礼仪、规范行为已不仅仅是个别人、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的需要。作为有涵养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礼仪、讲礼貌,注重礼节,树立良好的礼仪风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