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孔子给道上定的规矩

论语孔子给道上定的规矩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从小就好礼,经常按照礼仪形式陈列祭祀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时刻是注意礼事的。这是在演习《乡饮酒礼》。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向他请教有关“礼”的知识。可见孔子极其恭敬谨慎,对于祭祀之礼更是严谨。日常生活中,孔子践行礼节。孔子着装,在不同场合、不同季节有所不同。君赐腥,即是赐与未煮熟的肉类。

第七节 孔子是习礼的楷范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从小就好礼,经常按照礼仪形式陈列祭祀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特别留意各代各国的礼,注意采辑搜访:“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同前)可见他颠沛造次都不忘《礼》。他时刻是注意礼事的。《礼记·射义》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这是在演习《乡饮酒礼》。

孔子问礼于老子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向他请教有关“礼”的知识。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中《知北游》、《天道》、《天运》等也记载有“孔子问礼于老子”事。说明在这方面,老子掌握“礼”的知识比孔子更为丰富。

《史记·孔子世家》是这样记载的:“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可见当时还有南宫敬叔随从孔子而往周,鲁君提供方便,安排了一车二马,还有一仆人。

论语·八佾四》:“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img68

徵:证明。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实事求是的态度。

《论语·八佾一五》:“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大庙就是太庙。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是鄹邑的大夫,所以当时的人叫孔子为鄹人之子。在孔子担任鲁国司寇的时候,曾经在周公的庙中陪同祭祀,参与执事。他对当时庙中所陈设的礼器,如笾豆、玉帛等,行动的礼节等,每件事都详细询问,就像从来都不知道一样,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孔子礼敬之心真诚之至,所以一一详细询问。有的人看到孔子的行为很诧异,说:“鄹人的儿子孔丘,一向以懂礼著称,看他今天的表现,谁能说他懂礼呢?他们以为知道的事情就不会问,问的东西就一定不知道。孔子在太庙中事事都过问,这是他不懂礼的表现,真是有名无实啊。”孔子听说后解释说:“礼乐最重要的就是祭祀,祭祀最重要的就是诚敬。现在太庙中陈设的都是礼器,行动都需要礼仪,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含糊,行为不当,就是轻忽放肆,就没有诚敬可言了。我每件事情都问个清楚,正是因为要在祭祀大典上忙碌的时候,有恭敬严肃的态度,所以不敢想当然,以为不知道的东西已经知道了,也不敢以为已经知道了而不问清楚,这其实就是礼呀。他们这样说,是不了解我的原因。”可见孔子极其恭敬谨慎,对于祭祀之礼更是严谨。其心极其谦虚。

img69

孔子细心请教每件事,做到万无一失。祭祀如此,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虽然做事的方法会有不同,但是都需要怀着一颗谦虚和严谨的心。

日常生活中,孔子践行礼节。吊丧时,他在丧者旁边,未尝饱食,这是因为丧者哀戚,在旁边的人,基于同情心,难咽下食。吊丧这一天,他不会唱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遇见穿丧服的人,无论当官的人还是盲人,虽然他们年龄比他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述而十》)当然,丧事能尽哀则可以。子游说:“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一四》)意思是说:“再服丧时,能够充分表达出心中的悲哀也就够了。”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节哀”两字的意思。

《论语·乡党》一章记载了孔子的生活情景,表现他在为人处世的态度,即注重礼貌。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当他面对家乡父老时,显得小心谨慎;面对官职比自己低的同僚时,他说话理直气壮,不慌不忙;面对官职比自己高的同僚,他就显得和悦、正直,而表现出尊敬的神色。面对国君,他小心谨慎,极度恭敬,甚至生怕哪里不恭而不安,同时威仪适中,庄重而不轻佻随意。当国君召请孔子做接待国宾的傧相,他的脸色变得恭敬,脚步快捷。拜揖与他同立的傧相,在左边的,手向左边拜,在右边的,手向右边拜。衣裳也整齐地张开摆动。快步前进时,衣袖摆动,就像鸟翼般舒展。国宾退去,必定要向国君回复,说:“国宾已经去了。”

img70

孔子走进宫廷大门,谨慎而恭敬,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踏在门槛上。经过国君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加快。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屏住呼吸。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赶快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般。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见《论语·乡党四》。

当孔子受君命出为使者时,手执君之圭,敛着身,不胜其重。执圭在上,像和人作揖般;在下,像授物给与人一般。战战兢兢,两足像迈不开步,又像足下有物,循之而前。及享礼时,便容光焕发,不再那么作战兢之态。待作私人相见时,更是怡怡然和颜悦色。

孔子着装,在不同场合、不同季节有所不同。既有颜色的区别,也有式样的区别。祭祀斋戒沐浴后,必定穿布做的洁净内衣。斋戒时,必定变更平常所吃的饮食,不饮酒,不茹荤,迁离与妻子同起居的处所。坐席铺设得不端正就不坐。

参加乡人饮宴时,扶杖老者离席了,他才离席。这体现他对长者的尊敬。乡人举行迎神以消灾驱疫时,他便穿着朝服,站在东阶上。当他托人问候别国的朋友时,他对受托者再拜而相送,以示感激。

img71

做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他就神色欢悦,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乘车也讲究礼。孔子上车时,必须站正,拉住挽着上车的绳索,以策安全。在车中不转头回顾,不大声说话,不随便指点东西。

又据《论语·乡党一三》:“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当君主赐熟食的时候,孔子都要先尝一下。古人礼节,在受馈食物时,都要当面,先尝一尝味道,表示欣赏。君赐腥,即是赐与未煮熟的肉类。孔子一定煮熟后,给祖先供祭。因为君主给赏赐是个极大荣耀,所以也要给祖先尝尝。孔子二十岁生了儿子,当时鲁昭公特地赏赐了孔子一条鲤鱼,孔子引以为荣誉,于是给儿子取名孔鲤,以纪念这次恩典。

君赐生,即是赐与活的动物,孔子必畜养之。根据《礼记》说:“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牛、羊、狗、猪都是可以用于祭祀的)所以君主有赏赐,也不能杀,而要“畜之”。直到祭祀时,才杀了以作祭品。

“礼”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孔子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所在。社会要求一个人必须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下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面目示人。孔子就是如此,在乡党面前,他没有架子,不倨傲,亲切谦逊;在下属面前,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官;在同辈或上级面前,他正直而能尊敬对方,使对方心情舒畅;在国君面前,他是一位足以体现国君威严的臣子。总之,能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下让对方心情舒畅,归结到使社会和谐有序的目的。

img72

在孔子的观念中,“礼”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乱世,他努力使“礼”成为一种社会规范,通过“礼”使人明确各自在社会中的位置;通过“礼”将各个阶层的人有序排列,各安其位,各行其事;通过“礼”使人懂得尊敬和谦让。如此,世道变得有序。待人之礼是孔子“礼”的一个部分。

孔子重视礼制,还见之于《论语·八佾一七》:“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赐啊!你想除去告朔的饩羊,是因为告朔的礼仪已经荒废了,饩羊的供养有名无实。你爱惜那牺牲的羊才要去除的。在我看来,我爱惜的是比羊更为重要的礼制。”

每月朔日,也就是每月初一,供一只饩羊,祭告于太庙,然后上朝奉行。诸侯告朔于太庙之礼,如《公羊传》何休注说:“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太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此外,天子自己也在每月朔日举行告朔礼。《春秋》载,鲁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十六年,文公又因疾病而有四次不视朔。文公以后,鲁君告朔之礼,逐渐旷废。后来鲁君虽不告朔,但每月初一,仍由有司送一只饩羊供奉祖庙。子贡认为,告朔之礼既不举行,何必仍供一羊,故欲除去告朔之饩羊。孔子认为,这是徒知一羊之可惜,而不知礼制的用意啊。

正朔是天子颁布的,昭示天下还有国君,告朔是诸侯履行着的,昭示着天下还有亲人,如今礼仪虽然已经荒废,但是饩羊还存在,以后的人也许会因为看见了饩羊而仍求礼仪。如果将羊去除了,则告朔的礼仪就随着羊一起消失了,从此天子不再颁布正朔,世人就不知道还有国君,诸侯不再行告朔,世人就不知道有亲人,礼仪的消失不是更可惜吗?孔子眼光长远,看到了礼制的丧失对于社会的不利影响,所以宁可牺牲一只羊,也要维护社会的稳定。

img73

孔子虽然认为社会是等级制度,但在礼这一层面应是平等的,互相作用的。在上者重视礼而不胡作非为,百姓也自然会敬重在上者,听从在上者的话。更推展而言,百姓也就知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