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冼星海为抗战谱出心声

冼星海为抗战谱出心声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冼星海回国后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周总理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别忘了它的作者正是“冼星海”。

冼星海为抗战谱出心声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农历5月11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6岁随母亲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的养正小学最先接触音乐。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小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 抗战开始后,冼星海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他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冼星海回国后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不久就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首演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以制造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热血青年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飞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声说:“好!好!好!”周总理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妙语点睛。

“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推动了团结抗日形势的发展;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认同,而到了现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别忘了它的作者正是“冼星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