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宽容是和谐的前提

宽容是和谐的前提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宽容是尊重的前提,宽容是共生共存之道,宽容是友好相处的法则。宽容是力量的体现。这正是楚庄王的过人之处。正是宽容,解脱了一个犯有小错的猛将;楚庄王亦以其宽宏大度,成就了一代霸业。宽容,意味着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和谐不是对抗,也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多元和差异为前提的。宽容是一种君子之风,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要保持宽容之心,需要人们不断加强修养。

三、宽容是和谐的前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大家都难免出错,又何须死揪小辫子不放;既然没有血海深仇,也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纵使有一些磕磕碰碰、小小摩擦,又何须凡事都争个你低我高、你劣我优呢。

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尚书》中的“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宽容是尊重的前提,宽容是共生共存之道,宽容是友好相处的法则。说大一点是国家之间的相处之道,说小一点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法。宽容是一种风格,是一种修养。宽容是力量的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君子处世兼容并包。锱铢必较谓小人,宽宏大量是君子,腹中行舟乃圣人。宽容能赢得朋友,宽容能凝聚力量,宽容能成就事业。

宽容,通常是指待人有度量,不苛求。它首先表现在对他人过失的一种谅解。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次夜宴将相,有一人乘风吹灭蜡烛之机拉住了楚庄王爱妃许姬的衣袖,许姬在黑暗中揪下对方的帽缨,要求庄王立即点亮蜡烛,惩办那人。但是,庄王却没有动声色,相反他要求所有宴会人员都摘下帽子,扯断帽缨,开怀痛饮,尽欢而散,史称“绝缨会”。这正是楚庄王的过人之处。在他讨伐郑国时,有一步将唐狡骁勇善战,威震敌胆,立下了赫赫战功,庄王下令重赏他,唐狡却说,不敢再受了。庄王惊讶地问为什么?唐狡告诉庄王宴会上是他拉了许姬的衣袖,大王却不究死罪,他感恩不尽,所以舍命相报。正是宽容,解脱了一个犯有小错的猛将;楚庄王亦以其宽宏大度,成就了一代霸业。

宽容,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能宽容,就能发展壮大。曹操之所以能从仅有几个子弟兵,到剿灭北方群雄,占据中原,拥有百万大军,与他“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胸怀是分不开的——连仇人都能容而后用,还有什么不能用的呢?三国时那个在政治上颇不得志的曹植,却说出了一番颇富哲理的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据《宋稗类钞》记载,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作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img21

诸葛亮

宽容,意味着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会让人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人生于世,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熙熙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

三国时,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将之招入麾下,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不以为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宽容促进和谐,和谐需要宽容。和谐不是对抗,也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多元和差异为前提的。特别是现在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处在一个鼓励竞争、讲求效率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突显。面对这种局面,要实现班子的和谐、单位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和谐,就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始终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这种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事的宽容。这是构建和谐团队、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人文素养,也就是说,对别人的创新及劳动要鼓励、肯定,对别人取得的成绩要认同喝彩,对别人遇到的挫折、失败要同情、理解、帮助。有了这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就能尊重别人作出的各种选择,容许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在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提高,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基础上实现共赢。领导干部的宽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容人。人无完人,人各有所长,都有其所短。能否容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是搞好工作、团结同志的重要一环。经常在一起工作的同时,由于工作经历、思维方式和性格气质不同,不可能每个人的想法、意见都完全一致,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误解、分歧和矛盾。这需要我们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以律己之律律人”,要有容纳别人的弱点和缺点的雅量和吸取别人长处的肚量。同志之间要多沟通、多商量,不闹个人意气,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不搞无原则纠纷。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坦诚相见。这样才能营造出愉快、融洽的工作氛围,才能“人和万事兴”,共同推动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局面的形成。

二是容言。人与人交往,言为媒,容言则广开思路,集思广益。表扬,奉承人的好话谁都愿意听,但批评、讽刺的话就不一样了。这就要看一个人的气量了。气量小,一遇到批评或不同意见,没容别人把话说完,就瞪眼睛,甩手走人。有的甚至打击报复,时时处处刁难对方,给小鞋穿。气量大,有风度,既能听得进甜言蜜语,也能容得下直言不讳。对待媚言,一笑了之;对待贬言,义正词严;对待良言,积极采纳;对待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古英才凡成大事者,无不具有超人的气量和风度。

三是容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情联系起来的。这其中,有易事,也有难事,有好事,也有坏事,有喜事,也有有利或有害的事。容事,也就是能将难容之事,以平常之心待之。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从遥远到眼前,能装天下大事的大有人在。俗语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这么一个理。

宽容是一种君子之风,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以饱满的热情工作生活,健康的体魄,完美的人格,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要保持宽容之心,需要人们不断加强修养。

宽容源于无私。要做到心胸开阔、坦荡无私,就要见贤思齐,注意学习优秀人物的思想和风范,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下大力气严于解剖自己,克制和抛弃私欲,戒骄戒躁。在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中,不计个人恩怨,不搞亲疏远近,更不能搞“窝里斗”,从事业的大局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大同存小异,遇事多沟通。思想境界提高了,心胸才能宽广,品德情操才能日臻完善,才能做到胸怀宽广如海洋、心灵明亮如日月。

宽容源于自知。想想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宇宙之大,无边无际,个人是何等渺小;时间之长,无始无终,个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再想想全世界60多亿人、全中国也有十几亿人,大家走到一起容易吗?不容易,这是一种缘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大家都难免出错,又何必死揪小辫子不放;既然没有血海深仇,也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纵使有一些磕磕碰碰、小小摩擦,又何必凡事都争个你低我高、你劣我优呢。“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先生这句名诗应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座右铭。

宽容源于自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看过一组连载漫画,第一幅是帆船与大海,第二幅扩展到蓝天白云,第三幅扩展出的是男人背心上的图案。这组漫画的题字是:“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男子汉的胸怀。”诚哉斯言,只要以博大的胸怀坦诚待人,就能真心换真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宽容,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当然,宽容要有度。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一定的度。没有达到这个度叫“不及”,超过了这个度叫“过”。只有“无过无不及”,才能正常健康地发展。事物要达到和谐,它的各部分、各方面之间必须保持一种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规定了它们各自所应有的“度”。领导者讲宽容,要把握好度,必须坚持原则,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可取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