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辉煌与涅槃重生

历史辉煌与涅槃重生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春电影制片厂从诞生、成长到逐步发展壮大,历经60多年的磨炼和积淀,如今已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品牌。这些辉煌的成就已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中共中央指示东北电影公司随人民解放军撤离长春。1946年6月抵达目的地后,东北电影制片厂立即进行了建厂和筹备生产等工作。1955年2月,由文化部决定,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历史辉煌与涅槃重生——长春电影制片厂64年发展历程

64年前,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刚刚散尽,中国共产党便接收了“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映”),并在原址建立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原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从诞生、成长到逐步发展壮大,历经60多年的磨炼和积淀,如今已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品牌。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历程中,长影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拍摄出大量思想健康、内容丰富、艺术精湛的优秀影片,塑造了一大批感人至深的银幕形象,培育了一大批电影专业人才。这些辉煌的成就已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

东北电影制片厂是在东北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满映”董事长甘粨正彦服毒自杀,从而宣告“满映”的结束。当时,厂内进步分子考虑到“满映”拥有大量的电影设备,这对中国电影事业具有重要作用,于是组成“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以便对设备进行保护。10月1日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拥有了自己的电影生产基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座正规电影制片厂。[31]

“满映”正式被人民政权接管后,东北局派原“鲁艺”文学系主任舒群正式接管“满映”一切资产,并担任东北电影公司总经理,张辛实任副总经理,袁牧之为顾问。当时,国民党为了争夺地盘,将大批军队运抵东北,内战一触即发。中共中央指示东北电影公司随人民解放军撤离长春。从1946年5月13日到23日,历经10天时间,东北电影公司经过极其艰苦的努力,把一座巨大的电影厂的全部器材和大部分职工连同家属400余人撤退到东北兴山(今黑龙江鹤岗市),圆满地完成了迁移任务。

1946年6月抵达目的地后,东北电影制片厂立即进行了建厂和筹备生产等工作。这是在兴山的一个矿区里,远离大城市,又处在战争的环境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东影的艺术家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盖厂房,把一所日本建的小学校改建为洗印、录音、剪接等技术车间;将一所没有完工的电影院改建为摄影棚;将原日本驻军的一所马棚改建为办公室和职工宿舍。职工们还自己动手、养蓄种菜,打柴耕田,丰衣足食,创造了人民电影事业的一个崭新基地。他们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掀开了中国电影史上崭新的一页。

在建厂的同时,为了密切配合东北解放战争,东影开始了纪录片的拍摄工作。从1947年初开始,东北电影制片厂先后派出32支摄影队奔赴解放战争的前线。在解放战争激烈的战斗中,摄影师随部队尖刀排冲锋陷阵,为了拍下珍贵的历史镜头,哪里响起冲锋号,摄影机就在哪里转动。为了拍摄解放军战士冲锋的真实画面,有的摄影师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东影的艺术家们满怀解放的喜悦和对中国的无限热爱,在胶片上作画,尽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歌颂人民群众欣欣向荣的新生活,拍摄了大量的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编辑成纪录片《民主东北》。《民主东北》真实而完整地记录了东北解放战争的艰难历程,展现了东北土改和群众努力支前的感人情景。如《四下江南》、《东满前线》、《收复四平》,还有记录辽沈、平津两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战役的实况,将战场变化和战斗进行过程以及胜利情景展现出来。其中,《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后战役》、《解放天津》、《北平入城式》等影片,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这些纪录片与《毛主席和党中央临北平》、《淮海战役》等片在全国上演时,风靡一时,成为人民电影的先行军,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民主东北》以内容丰富,主题明确,情感饱满,几乎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这不仅是解放区电影,而且也是这一时期整个电影史上的纪录片所不可比拟的。

东影在组织新闻纪录片创作的同时,根据形势的需要,积极进行各片种的创作,在设施不完善,创作人员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先后拍摄了木偶片《皇帝梦》、科教片《瓮中捉鳖》和故事片《桥》。《桥》一经上演,就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工农兵第一次以主人翁的姿态登上电影银幕,一扫旧社会影片中那种卑微、无助、凄凉和宿命的形象,昂首挺胸地展现着劳动创造世界的博大胸怀和主人翁的责任感。时任长影艺术处长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波儿说:《桥》的成功,是风格上的成功;它具备了工农兵的风格、新的文艺风格、新的电影风格。电影放映后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铁道部敲锣打鼓地送来锦旗,祝贺的电报雪片一样飞向长影。周恩来与影片的主创人员一一握手,称赞说:谢谢你们,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电影。

随后,《中华女儿》、《钢铁战士》、《赵一曼》、《白毛女》等影片相继问世,一批工农兵形象登上了银幕,革命英雄主义大放光彩。与此同时,东影在译制片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绩,成功翻译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东影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影片公映后受到普遍好评,从而开创了长影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电影制片厂是解放区唯一一个正规的电影制片厂。中国共产党对东影的发展十分重视,从全国各个战场抽调大批文艺干部充实东影。1946年,延安电影团的吴印咸、苏里、吴祖光、陈波儿等一大批电影人翻山越岭,穿过敌人封锁线,经过9个月的长途跋涉,从延安走到兴山。之后又有西北电影工学队、东北文工一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东北青年文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些文艺单位集体调入东影。上海、香港的一些进步电影工作者和全国各地的电影工作者也纷纷来到东影。这样一大批艺术家云集东影,形成了一支以解放区文艺干部为领导和创作骨干的新型创作队伍。这一时期,东影先后举办了4期干部训练班,培养各类专业人员650多人,使东影的创作队伍不断充实。

东影在兴山的3年,开创了中国电影新闻纪录片的事业,他们不但探索电影制作风格,还探索了管理模式,培养了一批卓越的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探索出一整套的经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发展奠定了基础。1949年4月,随着平津战役取得最后胜利,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2月,由文化部决定,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32]

长影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影创作生产基地,而且是培养和输送电影艺术人才的学校,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的摇篮。

1949年春,全国解放在即,为接收北平、上海两地国民党占领区电影生产、发行、放映单位和建立全国电影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从东影抽调干部280多人,支援新建各地电影部门。中央电影局局长袁牧之、中国影片公司经理罗光达、北京电影制片厂田方、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钟敬之等,都是从东影调出的。1949年8月,东影将新闻片组调给北影。1953年7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成立,东影新闻组的人员,成为该厂的基本力量。1950年2月东影将美术片组调给上海,1957年8月,以这些人为骨干,成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1年又将东影机械厂分出一半,调给南京,组建了南京电影机械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长影从大局出发,无条件地为全国各地兄弟电影厂和电影机构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领导人才和业务骨干。据不完全统计,长影建厂60多年来,调往各地的艺术干部1000多人。中国影坛上的很多知名人士曾是长影的奠基者,或在长影工作过。如袁牧之、吴印咸、陈波儿、田方、钟敬之、钱筱章、徐珂、罗光达、严文井、成荫、吴永刚、吴祖光、徐苏灵、特伟、徐彬、凌子风、孙谦、于蓝、钱江、沙蒙、于敏、林彬、郭维、林农、王炎、武兆堤、苏云、袁小平等。这些同志从“摇篮”奔赴全国各地,如同一粒粒种子,撒向大江南北,他们不但带去了自己的艺术和技术,也带去了长影的传统和风格。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优秀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从而使从东北兴山起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不断兴旺发达。

同时,长影又是明星制造厂,一批批电影人在长影茁壮成长,他们在不同时期成为中国电影的旗手。如《白毛女》中的喜儿田华和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神秘的伴侣》中的小黎英扮演者王晓棠;《寂静的山林》中的史永光扮演者王心刚;《董存瑞》里的董存瑞扮演者张良;《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扮演者郭振清和松井扮演者方化;《五朵金花》中的副社长扮演者杨丽坤;《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长扮演者梁音;《刘三姐》中的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扮演者李默然;《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扮演者刘世龙;《金光大道》里的天下第一嫂扮演者王馥荔;《末代皇后》里的溥仪扮演者姜文;《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扮演者潘虹;《喜莲》里的喜莲扮演者于慧……他们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在广大观众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img86

《董存瑞》影片照

二、辉煌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把中国的革命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把中国的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一个崭新时期。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长影制片厂的艺术家们。他们以电影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电影创作中,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对利用电影进行革命宣传十分重视。中宣部1949年8月14日关于电影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电影艺术具有最广大群众与最普遍的宣传效果,必须加强这一事业,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及在国际上更有利地进行我党及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宣传工作。当时国家手中只有东北、北京和上海3家电影制片厂,最大年生产能力不超过30部,这对于全国每年需要400部的电影市场来说显得杯水车薪。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旧影片和西方国家的影片还在放映,文化战线进步影片处于劣势,工农兵电影仅仅是萌芽,如何尽快地摄制新影片就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春电影制片厂响应中央电影局关于尽快提高电影进步片生产量的号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工农兵影片”的创作中,他们顺应当时人们希望从英雄身上汲取力量建立功勋的愿望,把各个时期的革命战争作为银幕上的首选题材,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人物的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革命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成为长影成立之初艺术家们普遍而坚定的信念。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长影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拍摄出《光荣人家》、《钢铁战士》、《平原游击队》、《党的女儿》、《刘胡兰》、《白毛女》、《上甘岭》、《战火中的青春》、《高歌猛进》、《保卫胜利果实》等优秀影片。这些影片给中国的电影界带来巨大的变化,一种健康明朗、激昂豪迈的基调贯穿始终,旧时代那种忧郁、悲哀的感伤色彩荡然无存。同时,民族特色更加浓郁,时代精神更加充分。从而使长影完成了用新影片、新形象取代旧影片、旧形象的任务。“看过一部影片,记住一个人物”成为长影拍摄优秀影片的鲜明特点。同时,长影拍摄的故事片《中华女儿》、《赵一曼》也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走上国际舞台,在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获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创和起步阶段,尽管中国共产党对掌握政权后的意识形态管理还缺乏经验,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此外还有朝鲜战争爆发以及电影界各方面的复杂原因。但是,在中共中央及电影局的正确领导下,长影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电影生产、发行和管理体制,拍出了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影片,使电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有广大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最有力的宣传工具。

1951年3月,文化部电影局举办东北、北京、上海3家电影厂出品的“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在全国20个大城市集中展出26部影片,盛况空前。周恩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词,赞誉这是“新中国人民艺术的光彩”[33],对电影奠基时期的初创给予充分肯定。

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长影厂的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为拍出优秀的影片,他们潜心向外国学习,进行学术交流,并以主人翁的强烈责任感,思考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体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新。在影片反映时代,表现剧本题材和主题以及表现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及民族形式等电影风格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长影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股蓬勃发展的趋势。

1957年,为了调动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使电影生产适应多样化的发展,更为了在创作生产内部实行竞争机制,中央电影局提出了“三自一中心”(既自由选材、自由组合、自负盈亏与以导演为中心)的主张。长春电影制片厂率先进行体制改革,提出把人员、设备、摄影棚都分到每个创作集体,这样先后涌现出一批由艺术个性比较相近的艺术家自由组合的创作群体。通过改变行政化的电影创作生产体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艺术创作的生产力。实践证明,分厂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贯彻了“双百”方针,实现了题材多样化。但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有益的探索最终被扼杀掉。

1958年,国家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各电影制片厂厂长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拍摄国庆10周年献礼片的具体计划。文化部部长周扬在会上对献礼片提出了三好(即内容好、风格好、声光好)的严格要求。1959年,中共中央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周恩来发表了《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的讲话。针对当时轻松愉快的影片太少,题材样式不多的弊端,要求电影艺术家要解放思想,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有意识地增加新品种。周恩来强调:电影领导部门要集中力量抓艺术创作,题材要多样,形式要丰富,创作出优秀的影片向国庆10周年献礼。[34]

由于这一指导思想的调整,使电影创作的环境较为宽松,从而激发了长影艺术家们创作的热情,他们提出要突破老一套“革命经”、“战争道”的束缚,乘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有利时机,掀起一场题材开拓、艺术创新的高潮,并把这一蓬勃发展的势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

长影的电影工作者,正是在这种正确的文艺方针指导下,不负众望,以自己出众的才华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无限深情,通过深入生活的扎实底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到来之际,相继拍摄出许多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好影片。题材多样化,形式艺术化,在摄影、录音和洗印等高难度的技术方面均有重大攻关和突破。影片的主角都是由当红影星和重点培养的青年新秀领衔主演,阵容强大。先后推出了以长影厂的《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笑逐颜开》,北影厂《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林则徐》、《风暴》和上影厂《林家铺子》、《海鹰》、《万水千山》、《聂耳》、《今天我休息》等18部国产故事片。这样一大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及“明星”效应于一体的新片集中展映。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主题,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多彩的题材,真正以电影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普及艺术形式,达到了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目的。这些影片在全国广大观众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并引发出强烈共鸣。这次献礼影展真正体现了“百花齐放”的方针。影片题材、体裁、样式、风格多种多样。其中,《五朵金花》还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被称为“编导好、演员好、音乐好、风景好、色彩好”的“五好”影片。并荣幸走进了国际电影市场,赢得了世界人民和各国观众的喜爱。《五朵金花》先后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公映,打破了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以上的献礼片无论是题材筛选,还是演员阵容,无论是创作方向,还是艺术价值,均代表当时中国电影的最高成就,被视为艺术珍品,其中大多数影片已经成为不朽的中国经典片,这标志着中国的电影事业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img87

《五朵金花》影片照

1959年11月,文化部、中国影联在北京举行庆贺“新片展览月”成功大会。周恩来称赞说:在文艺方面,戏剧、电影可以说是开的最茂盛的两朵花,这是两朵兄妹之花。“十年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电影的风格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电影已经开始创造一种能够反应我们伟大时代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新风格”。[35]就在国庆10周年献礼影片带动整个电影创作之后,出现了为贯彻“庐山会议”精神的全党“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文艺方面批判人性论、人道主义,影片《洞箫横吹》错误地遭到批判。电影界要求批判“只强调艺术,不重视政治”的“右倾思想”,这对刚刚焕发出创作激情的长影艺术家们是一次压制。不久,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纠正文艺“左”的错误思想,重新制定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促进文艺繁荣和发展的方针,这使中国电影的创作又呈现出一股蓬勃发展的趋势。

1962年,长影拍摄了《甲午风云》、《达吉和他的父亲》这样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较高的影片。1963年和1965年又拍摄了《自有后来人》、《冰山上的来客》、《满意不满意》、《英雄儿女》、《兵临城下》、《独立大队》等优秀影片。其中《冰山上的来客》已成为中国电影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这些影片的上映,形成了长影创作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长影每年创作10多部故事片,是全国3大国有制片厂之一,所拍电影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可谓是硕果累累,名扬天下。

到20世纪90年代,长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完善,可以生产故事片、科教片、美术片、译制片、电视片和可大量洗印拷贝的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电影编剧、导演、美术、作曲等专业队伍,还有自己的演员剧团和电影乐团。长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基地,从第一部木偶片、第一部教科片、第一部动画片、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译制片的诞生起,至今共拍摄故事影片600多部,戏曲片50多部,译制了几十个国家的影片800多部,还生产了大量的科教片、美术片、电视片,产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长影是当时国家规模最大,门类齐全的电影制片基地,拥有7个摄影棚,为全国之最,并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洗印车间,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道具库,被认为是当时中国能力最强、产量最高的电影制片厂。当时,全国有六分之一左右的电影是长影拍摄的,其中获奖影片占三分之一。

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实践中,长影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像一串串闪光的珍珠,使中国的电影银幕熠熠生辉,光芒四射。虽然历经岁月的迁移,观念嬗变,但长影的很多优秀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至今仍让人们感到激动和怀念,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如《钢铁战士》、《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党的女儿》、《五朵金花》、《刘三姐》、《甲午风云》、《兵临城下》、《英雄儿女》、《人到中年》、《花园街五号》、《开国大典》、《重庆谈判》、《留村察看》、《蒋筑英》等。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在中国的电影发展史上,长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三、唱响时代强音

长影是中国电影的骄傲,它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的摇篮,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电影格局的变化,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的文化方向。它见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电影事业发展的辉煌和曲折,凝聚着中国电影行业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同时也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观众健康审美情趣的重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每一历史时期,长影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以电影的形式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滚滚洪流之中。

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长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的开拓者,它亲身见证了巨变之后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现实。因此,记录现实生活、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民众心愿成为长影的创作宗旨。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也形成了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电影生产、发行、放映的体制。这种高度政治化、计划化、一体化的国家电影体制,为通过电影来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科学知识普及等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时期,长影拍出一批为现实政治服务,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影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历史的基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7年的创作中,长影共拍摄故事片188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这其中有许多是名垂青史的优秀影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中华女儿》、《平原游击队》、《赵一曼》;表现新旧社会历史人物命运的《白毛女》;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些影片成为当时主流电影的代表。

20世纪60年代是长影形成自己独特创作风格时期。长影的艺术家多数亲身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革命战争有深切的感受。他们曾与广大农民同甘共苦,一同战斗。因此,革命战争、农村生活、少数民族题材和以工农兵为主的现实生活题材,成为他们选材的主要对象,并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流派。这一时期,长影拍摄了《英雄儿女》、《战火中的青春》、《甲午风云》、《兵临城下》、《独立大队》等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和英雄人物的影片,这些作品深深地扎根在广大人民的心中。在当时的历史年代,这些作品所展现的社会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影响了几亿中国人,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陷入空前的浩劫,中国电影也丧失了它的艺术品格和传承文化的职能。原有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方针演化成“三突出”原则,形成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方法。长影的艺术家们也遭到残酷迫害,曾经百花盛开的电影园地一片萧条。即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长影的艺术家仍然怀着对艺术的热爱,创作出《青松岭》、《创业》、《金光大道》等影片。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个中国开始迈向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解除了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上的封闭状态之后,长影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生机。迅速反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人们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和心态,把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朴实生动的人们生活形态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创造中,谱写出感人至深、与伟大时代相称的主旋律,成为长影新时期艺术创作的重要特点。

经过时代风雨洗礼的长影艺术家更加成熟,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他们努力捕捉时代的脉搏,使电影更加贴近人民,表达他们对改革的呼唤。从1982年开始,长影创作了一批新的作品。这些作品描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沸腾生活场景更加宽阔,层次更加深入,银幕上塑造的勇于探索创新的改革者形象,激人奋进,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电影《蒋筑英》、《人到中年》描绘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上英雄模范人物为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事业献出满腔热情,使人流下敬仰的热泪。影片《花园街五号》展示高层次领导者在改革中新旧思想斗争,在新事物面前接受新的考验。农村题材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在被告后面》、《月亮湾的笑声》反映在农村建设和改革中普通劳动者从事改革的故事。长影在上述影片中直接取材与社会变革中的现实生活,描绘艰难的改革进程,抨击阻碍改革的社会势力,广泛反映各阶层人民在改革中的心态变化与精神风貌。

这一时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双百方针”的认真贯彻,使长影的电影工作者在创作思想的解放和艺术手法的创新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他们不满足于过去传统的表现手法,开始在艺术上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尝试运用新的表现技巧。他们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吸取营养,借鉴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努力探索新的电影创作道路。在扩大题材领域、追求新的艺术风格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拍摄了《飞来的仙鹤》、《勿忘我》、《十六号病房》、《黄山来的姑娘》、《保密局的枪声》等影片。20世纪80年代,长影创作的影片在电影美学的丰富性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性的反映,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进入90年代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中央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电影创作方针。长影作为国有电影制片厂,自觉地承担了拍摄主旋律的重任。即使是在受电视传媒、多元娱乐文化发展及外国大片的冲击下,电影观众锐减,市场萎缩,长影的生产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作为国家正面形象的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集中体现的主旋律影片,长影仍然坚守这块阵地,以自身巨大的影响力,弘扬主流文化,以正确的思想主张来引导和影响民族文化的走向。这一时期,长影倾力打造国产主旋律精品力作,在影视创作方面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精心组织策划重点影片的拍摄,努力创作出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优秀作品。先后拍出《开国大典》、《吉鸿昌》、《留村查看》、《九香》、《男妇女主任》、《生死抉择》、《大道如天》等影片。这些大量宣传主流思想、主流道德观、主流价值观的主旋律影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中央公布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中,长影的作品占相当数量。从90年代初中宣部组织评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来,长影连续4年获奖,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由于过于强调电影的教育作用,忽视了电影的娱乐、商业等其他作用,使得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主流文化就等于主旋律,就是为政治服务。一些影片就是板起脸来说教,豪言壮语表决心,脸谱化。这种违背电影艺术的做法,令观众难以接受。对此,长影十分注重拓展题材和形式的多样化,注意克服电影类型比较单一的缺陷。同时,加强艺术创新,注重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改造,在坚持主旋律的同时,尝试多样化的类型电影制片策略,把主流文化渗透到多元化的类型电影创作中,使影片的观赏性得到较大提高。长影在创作中大胆尝试各种不同题材、不同品种、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电影创作,进一步丰富国产电影产品体系。通过挖掘自身潜力、扬长避短,长影拍出爱情片、历史片、人物片、警匪片、政治片、音乐片等多样化的类型品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长影在新时期所拍的电影秉承了几十年来现实主义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以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持续关注社会生活和普通百姓,题材涉猎广泛,形式不拘一格。为开拓新主题、塑造新形象,创作“三贴近”精品力作做出了不懈努力。为拍出高质量的影片,长影更加注重深入地挖掘生活,选择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进行创作。现实生活的无比丰富与深广为电影塑造新的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影片《生死抉择》,引发一代人对个人价值的思考,讴歌了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使人们重新正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为人们树立了勤政为民的党员干部的高大形象。此外,长影在创作中始终不忘电影是“人民的艺术”、“大众的艺术”的本质,力求用最朴实的语言,最普通的人物形象,最真实的故事情节,塑造出最平凡的角色。影片《小巷总理》,以20世纪80年代北方某城市居民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为背景,描写街道主任谭竹青一心扑在工作上,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与人格理想。她置身于百姓之中,和群众建立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她的亲切、她的奉献与付出,让人感到可信,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形象,是新时期党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共苦的真实写照。这些人物形象从群众中来,最终又凭借艺术力量回到群众中去,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这些影片吸收了类型片的商业元素,努力提高试听效果,摒弃了平白的说教和概念化,做到了即叫好又叫座,使长影获得了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革命电影”《上甘岭》、《董存瑞》、《英雄儿女》,到八九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刑场上的婚礼》、《开国大典》、《决战之后》、《重庆谈判》,再到近期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展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精神的影片《生死抉择》、《大道如天》、《小巷总理》、《任长霞》等,长影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宏大叙事”,宣扬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为营造出有利于社会政治稳定和有助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正确导向努力。历经60年的发展,长影已经成为弘扬主流文化的重要平台、传播渠道和载体。在宣扬社会核心价值和反映民生价值及生活意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从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前进动力,为创建民族电影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涅槃重生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开始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计划管理模式越来越明显地对电影生产创作的多样性产生束缚。国有电影制片厂由于体制不顺,市场混乱,投资失误,一度陷入经营低谷。到20世纪90年代初,电影观众人次明显下滑,票房回落,这给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发出了预警信号。

1984年,电影业被定性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中国电影业的改革从此起步。1993年初,广电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打破了由中影公司垄断发行机制,选择了面向市场化的改革之路。从此中国电影彻底终止了延续几十年的以计划经济为核心的发行放映模式。中影公司不再以“大包大揽”的方式买入所有中国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拷贝。同时,取消了制片厂指令性的生产指标,迈出了统一开放全国市场的第一步。

行政指令的骤然撤销,统购统销的体制突然被打破,使长影作为国有电影企业的辉煌不在。之后不久进行的一系列电影政策的改革,使长影从一种旧式的、传统的国有经济的保护下解脱出来,他们开始面对市场的风雨,开始经受市场的考验。长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开始独立承担它的经济风险,同时享有它的经济利润。

长影在面向市场改革时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对策,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尴尬与危机之中。长影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多年来,影片是按照指令性生产,而且由于那时的电影是“一花独秀”,完全是一个卖方市场,所以电影市场上基本处于一种良性循环。对于制片厂来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不管影片质量如何,一律实行统购包销的办法。在没有任何竞争的历史背景下,这种低成本传统实现了自身的良性循环。同时,人员分配制度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这种体制和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化改革。尽管政府已将电影厂推向市场经济,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资金短缺,观念老化,负债沉重,多年积重难返的困难沉重地压在长影的头上。

1989年,长影拍完《开国大典》之后,就进入了尴尬的亏损境地,这也是整个中国电影业共同面对的问题。一是多元化媒体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球化进入多元开放时期,电视、广播、报刊、光碟特别是互联网等媒体的不同功能都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获得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多种娱乐方式的出现,使电影观众和市场都在萎缩。二是市场经济的挑战。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中国电影体制也要尽快从自管自办、国营垄断的状态转变为管办分离,多种体制平等竞争的局面,中国电影要从高度的行政管理转向规范的法制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一时期,民营电影制片厂的迅速崛起,也使国有电影制片厂面临一种挑战。三是好莱坞进口大片的冲击日益严重。尽管当时国家每年只允许进口20部外国大片,但其票房收入却占据了全年票房收入的一半左右,而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日益萎缩。在中国大电影环境恶化这样的背景下,长影作为一个老国有的文化单位,无法适应电影产业的新变化,陷入极端困境。从1993年开始,长影厂拍片数量开始减少,一年也只有2、3部,最高的1996年,也仅拍了5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长影这个“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日子没有了。

从1991年开始,长影在中国国产影片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以每年500万元的亏损速度,累计到1997年亏损额高达到3000多万元,职工的工资都难以为继。僵化的体制机制,单一的生产结构,使这个计划经济的“宠儿”变成市场经济的“弃儿”,巨大的反差使曾经风光无限的长影陷入濒临倒闭的困境,这与长影的国有大厂地位和群众的期望值比差距巨大。

要解决积淀了几十年的矛盾,要衔接和跨越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同时要兼顾国有大电影厂经济效益和政治要求,长影的改革必定是一场艰难的改革。但如同凤凰涅槃一样,重生的过程是痛苦的,但重生的结果必然是更加的美丽。

对于长影这样一个国有知名品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巨大的财力和政策的支持。1996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第一部电影行政法规《电影管理条例》,明确了国产影片放映总量不得低于三分之二的规定,有效地保护了国有电影的健康发展。为解决电影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困难,国家及时出台了5项经济政策: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资金、重大影片专项资金扶持、减免制片厂的增值税和进口胶片税等。[36]1998年4月,吉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先后3次到长影召开座谈会并随即下发《长影厂改革发展座谈会纪要》,确定了长影改革的基本思路:长影必须走集团化、公司化、市场化的道路。考虑到长影的人员安置,省委给予长影一系列政策支持,其中包括:长影全员参加社会保险;给长影在电视台开设一个电影频道,3年内税费全免;给予长影3年3000万元的贴息贷款。随后,相关的政策支持陆续到位,长影改革的攻坚战开始了。

1998年,长影电影制片厂注册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彻底告别事业体制,一场重整河山的改革开始启动。通过改体制、改机制,改生产方式的3大制度改革,长影完成了真正企业主体的构建,实现了精干高效的企业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适销对路的商品这3大目标。

长影首先实施“出资人制度”。下设16个子公司,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由事业转变为企业后,新的产业格局形成。长影各车间原来普遍亏损,改制后,在不到一的年时间里,集团所属的16个子公司全部摘掉亏损帽子,长影集团公司从此实现了扭亏为盈。“出资人制度”的建立,使原来长影总厂和各车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母子公司的出资关系;使事业单位的官员变成了企业的经营者;使吃大锅饭的员工成为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的股东。这一制度的实施破解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国有资本出资人缺席、员工和企业缺乏关连度等一系列问题,将集团和所属企业彻底推向了市场。确定“出资人制度”后,长影职能由经营企业转变为经营资本,不再承担员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了国有资本的有效配置和优先利用,实现了国有资产的长效保值和增值。

其次,建立了准自由职业者制度。允许演员以长影演艺人员的身份进入市场。面向社会从事影视创作生产活动,收入归个人,但要按科学比例,以管理费的方式向长影缴纳保险金,即长影代缴其养老金和失业保险。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取消全厂600位演艺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允许他们以长影演艺人员的身份进入市场。这一改革彻底扔掉了铁饭碗,为长影演艺人员舒展才华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

2000年,长影又推出了“准独立制片人制度”。在传统的电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下,导演旱涝保收,演员也旱涝保收,亏的是投资人。一些导演拍片的目的就是过程,拍片变成一种自我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必须用商业化的方式运作,实行独立制片人制度。长影规定集团拍摄电影和电视剧,不再由企业直接投资,影视剧由自然人担任制片人投入生产。每个人都可以独立策划剧本,也可以和企业共同策划剧本、共同出资、共同拍摄制作和进行营销,风险共担。企业由组织生产的单位变为社会影视制作提供服务的基地,大大减少了长影集团的投资风险,使制片人更有意识地去控制电影制作成本,从创作初始,每个环节都要考虑票房价值,精打细算,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精力、资金和时间。这种“准独立制片人制度”,把电影制片的利益和风险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一改过去个人无风险,企业吃大亏的旧格局。

同时,长影集团打破单一制片的局面,大电影产业链开始构建。长影参照世界最先进的电影工业模式,确立了“立足主体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建设‘一厂三区’(老区、景区、新区)”的战略部署,以电影创作为龙头、拉动旅游、电视等相关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发展后再反哺电影创作。从而形成由影视拍摄制作、后电影产品开发向旅游业延伸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电影领域里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呈现出的巨大弊端进行深入的反思,长影高举改革的大旗,以创新精神走在全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国电影界的最前列,成为开路先锋。从增强电影厂的经营自主权到明确版权的所属,到提高拷贝的发行收入,改变制片厂的经营策略,以及严格的制片、人事、财务制度等等,长影以艰难的探索,一点一滴见证了中国电影走向市场的坎坷历程。长影这个有着中国电影人半个多世纪的辉煌与梦想,也承载着电影人痛苦与迷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摇篮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再次展开腾飞的翅膀。2003年,长影作为全国文化改革试点单位,在中共中央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率先完成了体制改革,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五、跨越世纪巅峰

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国有电影制片厂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根据国家宏观调整政策,全国20多个电影厂分别组成6大电影集团。

在中国电影业改革的大潮下,国家广电总局在2000年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改革措施。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广电总局提出电影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核心是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组建电影集团的原则意见》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标志,国有电影制片单位的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改革前,长影已组建了集团公司,然而由于仍然属于事业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和困难。中共中央一系列政策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影生存的大环境,也为挣扎在生死关头的长影提供了改革的有利时机。

改革中人事制度的改革最为复杂、牵扯最广、难度最大。在长影这样“艺术家成堆”的老牌文化企业,要打破旧的人事体制,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更是难上加难。改革初期,长影的职工队伍已经膨胀到3200多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一些有本事的职工,早就离开长影到外地谋求发展了,但长影还得给发工资。不改革,有限的资金只能用于养人,企业仍然没有出路。2003年,长影被列入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开始建立了以新型生产方式和用人方式为目标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2004年长影集团通过全员参与社保、内部退养、艺术创作人员分类管理、重新定员定岗、竞争上岗等办法,对用人制度进行根本改革。将原来的国有单位身份职工变成了通过市场进行选择的自由劳动者,妥善处理离退休(含内退)人员的基本生活养老问题;通过竞争机制重新聘用企业管理人员,精简坐班人员;建立艺术人员管理机构,实行企业和艺术人员之间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这一改革方案尽管得到大多数职工的理解,但还是有人“不理解”,“不接受”。一些人四处写匿名信告状,到处上访。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长影集团顶住各种压力,坚持改革不动摇。经过两年的改革,长影的体制机制和用人制度改革全部完成。改革后,当年由集团公司管理的3000“越甲”,最后仅余100人。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用人机制问题,人员问题彻底解决了,长影的生死存亡也就得以解决。长影顺应了国家电影改革的大趋势,抓住了改革的有利时机,利用政策提供的发展机会,为自身的崛起做了充分的铺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之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长影通过改制不断摆脱危机,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获得了此前10年未曾出现的迅猛发展。摆脱了生存困境的长影,积极投入电影创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曾经被指责“无片可拍”的长影,到2006年年底,影片产量已经恢复到了1995年的水平,达到18部。

从1995年至2003年,长影集团度过了最艰难的求生阶段。从2004年开始,长影电影出现了复苏的迹象。长影的创作人员始终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严肃性与娱乐性相统一,用产业的大发展,促进电影的大繁荣,电影影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提高。《任长霞》、《灿烂的季节》、《七品知县卖红薯》、《菊竽治沙》等分获第十届、第十一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戏曲片奖和优秀科教片奖。《浪漫女孩》获第七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微笑》获2005年纽约电影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新人奖。2006年《大东巴的女儿》和《大娃娃和小公主》获2006年度“希腊——塞浦路斯国际电影节”和圣彼得堡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其中,由长影集团、电影频道等联合拍摄的《任长霞》,采用新型的电影生产用人制度:导演出自长影,演员出自上海,并借助中共中央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成为2005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最受瞩目的主旋律精品。此外,由长影与公安部等单位联合拍摄的《大道如天》,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向建党85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在全国公映。两部《主旋律》影片,不仅成为文艺界构建和谐文化的范例,而且获得了可观的市场效益。

在做好电影本业的前提下,长影集团还实施大电影模式。通过市场运作,长影以老区21万平方米土地置换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净月潭附近的100万平方米土地,在此打造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娱乐园——长影世纪城。作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它集好莱坞环球影城与迪斯尼乐园精华于一身,集科技性、互动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具有领先意义。吉林省对长影世纪城的建设给予了各种优惠政策,使世纪城自开业以来,经营状况良好,成为国内旅游业的一大亮点,赢得海内外游客的热烈参与和热情赞誉,并获得良好的收益。2007年5月,长影世纪城与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正视签约合作,这种利用各自优势发掘市场潜力,实现资源共享的战略构想,把长影集团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在长影实行改制转企过程中,吉林省还实行一项长效扶持政策,批准设立电影频道。长影充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和品牌优势,播出以长影老片、新片为主,辅之以其他通过交换来的国产影片和国外老片。2004年初,长影频道开播,覆盖吉林省52个市(地)、州、县近3000万人口,在吉林省内的落地率为96.6%。长影频道的开播及成熟运作,使长影走上了影视一体化、向电视产业延伸的道路,大大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和抗风险能力。进入2007年,长影频道的收视率在吉林省内各专业频道名列前茅。长影放映院线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制、发、放一条龙的创意链条,为长影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改体制、改机制和改生产方式的三大制度改革,为长影发展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也为长影第二次创业奠定了良好的根基。新长影已彻底告别事业体制,走上了企业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产权结构上,长影集团从国有独资转变为投资多元化;在产业结构上,从单一制片的传统局面转变为大电影产业链,力图以制片业为龙头,向电视业、影视旅游产业、影视传媒产业、影视教育产业和房地产开发业5大支柱产业。目前,长影已经具备了重振电影主业的条件。一是电影生产恢复了元气并有了一定的基础,目前长影两个影视公司每年都能拍摄完成十几部故事片;二是长影通过其他电影产业经营,积累了一部分资金;三是目前长影储备了一批生产项目;四是电影产业开发上取得了一定成效,长影世纪城经营势头良好,并与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开展全面合作,获得郑渊洁作品全部影视拍摄权。现在,长影上上下下都在为振兴电影生产做准备,研究电影市场变化和观众反应,筹划长影的电影生产项目。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吉林省十分重视长影的改革与发展,这不仅在于长影对中国电影的重要作用,还在于长影是重要的文化品牌,它对于吉林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新焕发出生机的长影集团,在产业化领域越走越宽。长影世纪城的打造,使其正式向旅游业进军;长影乐团坚持面向市场,常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乐团本身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电影频道的开播及成熟运营,使长影真正形成了影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长影电影放映院线不断发展壮大,发行放映市场也被打开。以制片业为龙头,向电视、旅游、发行放映等领域拓展和延伸的“大电影”产业链正在形成。长影人的目标是到2010年,成为中国电影的制片中心,重要的旅游基地,东北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力争打造一个新长影。

长影60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却是光辉的,经历过风雨的磨炼,有过繁荣的喜悦,也有过痛苦的记忆。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长影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历史将证明,过去长影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今后也一定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奉献智慧和力量,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努力奋斗。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刘宇实执笔

【注释】

[1]吉林省档案馆编:《中共吉林省委重要文件汇编》第2册(1950—1951年),第121页。

[2]吉林省档案馆编:《中共吉林省委重要文件汇编》第2册(1950—1951年),第123—124页。

[3]《1950年吉林省保卫世界和平签名人数统计表》,吉林省档案馆藏。

[4]吉林省档案馆编:《中共吉林省委重要文件汇编》第2册(1950—1951年),第126—129页。

[5]吉林省档案馆编:《中共吉林省委重要文件汇编》第2册(1950—1951年),第291、292页。

[6]《中共吉林市委1950年工作总结》1—33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2页。

[7]《中共长春市委1950年工作基本总结》1—33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12页。

[8]吉林省档案馆编:《中共吉林省委重要文件汇编》第2册(1950—1951年),第168—169页。

[9]吉林省档案馆编:《中共吉林省委重要文件汇编》第2册(1950—1951年),第10页。

[10]吉林省档案馆编:《中共吉林省委重要文件汇编》第2册(1950—1951年),第10页。

[11]《吉林省人民政府文件》2—6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50页。

[12]吉林省档案局编:《兰台内外》2000年第5期,第47页。

[13]《中共吉林历史概要》,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1页。

[14]吉林省档案局编:《兰台内外》2000年第5期,第47页。

[15]《中共吉林历史概要》,第201页。

[16]《吉林省人民政府文件》1—97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11页。

[17]《吉林省人民政府文件》1—97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11页。

[18]《吉林省人民政府文件》1—97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13页。

[19]《中共吉林省委文件》(1952年)1—6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18页。

[20]《吉林省人民政府文件》2—6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45页。

[21]《吉林省人民政府文件》2—8号,吉林省档案馆藏,第22页。

[22]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民政局编:《抗美援朝运动在长春》,1994年版,第28—29页。

[23]《吉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年版,第225页。

[24]《吉林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页。

[25]《吉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第315页。

[26]《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吉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27]《2008年农业发展情况》,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关注民生》栏目,2009年5月15日。

[28]《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1953年第67号,吉林省档案馆。

[29]《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30]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档案馆编:《第一汽车年鉴2004》,第34页。

[31]《长春市志(电影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32]《长春市志(电影志)》,第2页。

[33]《长春市志(电影志)》,第290页。

[34]《电影文学》2000年第9期,第58—60页。

[35]《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第52—58页。

[36]《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3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