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蚂蚁啃骨头,绳子吊昆仑

蚂蚁啃骨头,绳子吊昆仑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锻压力量超过万吨的水压机是大、中、小型水压机中最大的级别。毛主席批准了万吨水压机的制造,周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动员大会。“蚂蚁啃骨头”的加工方法由此闻名。我们建成后的万吨水压机高达23.56米,仰看就像一座钢筑的“乐山大佛”。“巨人的肢体”要送进车间,没有能够运送的吊车和行车。这就是当时有名的“绳子吊昆仑”的由来。这是由于没有经过热处理,焊件内应力不均而发生了斥力。按常规,必须下降100度左右才能拆开炉门。

林宗棠,1926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科长,沈阳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国家计委副处长,上海重型机器厂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上海市经委处长,国家科委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科委高能物理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经委委员,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主任,国家经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口述:林宗棠

采访:谈布衣

整理:谈布衣

时间:2011年3月18日

地点:林宗棠北京寓所通讯采访

周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动员大会

1959年国家困难,哪家碗里如果有一片猪肉,别人见了就会眼红。但在那年,我们厂为了获得一个五吨重的特制电机钻子,用整整一车皮的猪肉与捷克进行交换。这种电机钻头制作上的唯一难度就是它的原材料必须经过万吨水压机的锻压。一车皮猪肉,每节车厢可放30~50吨,一车皮是30节,就是1 000吨猪肉!你说万吨水压机要不要紧?

苏联专家撤走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没有万吨水压机,你们不可能制造万吨水压机。我们当时听了都很愤怒——这是对中国人智力的侮辱。

压力量超过万吨的水压机是大、中、小型水压机中最大的级别。当时世界上只有六个工业国家有这种水压机。由于能够解决电力冶金化工和国防工业中大型部件的关键加工,万吨水压机成了一个国家重工业能力的标志。谁拥有了万吨水压机,谁就等于拥有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当时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沈鸿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建议利用上海原有的机器制造能力设计制造我国自己的万吨水压机,改变大型锻件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毛主席就复信给当时的总书记邓小平:“小平同志:此件请即刻付印,发给各同志阅。”

毛主席批准了万吨水压机的制造,周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动员大会。制造地点选在了江南造船厂,沈鸿则是周总理“点将”的总工程师。周总理说:“万吨水压机,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可怕得很。你们在战略上藐视它,不要怕它。用毛主席一分为二的方法,把它一分为二……”

蚂蚁啃骨头 绳子吊昆仑

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备,沈鸿和我带着设计人员,跑遍全国有中小型锻造水压机的工厂,认真考察和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及性能。我们用纸片、木板、竹竿、铁皮、胶泥、沙土等材料做成各种各样的模型,进行反复比较,广泛听取意见,最后确定设计方案。我们先将万吨水压机缩小成1/10,造了一台1 200吨的水压机,投入生产,进行模拟试验。

水压机所需的特大部件有13个:6个工作缸、3根横梁和4根立柱。当时我们的设备还比较落后,设计人员用土办法一点一点、一口一口啃下了这几个大部件。“蚂蚁啃骨头”的加工方法由此闻名。

我们建成后的万吨水压机高达23.56米,仰看就像一座钢筑的“乐山大佛”。这座“大佛”浑身上下有4万多个零件,50吨左右的零件有20多个,100吨上下的零件12个,最重的零件竟重达300吨!即使是最小的一种零件螺丝帽也重达6吨,有一个重型卡车轮胎大小。当时在万吨水压机建造地——上海重型机器厂里,只有一台最大起重力量为8吨的履带式起重机。你想想看,暂且不论其中的工艺科技,光想象一下将这座1 000吨钢铁塑成23米高的钢铁大厦的过程就令人心惊胆战了。

当时,为了将300吨重的下横梁从车间拉到1 000米开外的拼装万吨水压机的地方,就使用了厂里的火车头。但是火车头一开,铁轮在原地空转,爆出耀眼的火花,铁轨的两头慢慢地翘了起来,险些酿成倾覆的危险,但装有下横梁的车厢还是不动。怎么办呢?经过反复讨论,在老技师的提议下,先在装有下横梁的车厢前接上几个空车厢,以便牵引的火车头启动,然后在车厢后面装上推动的机车头,一推一拉,“列车”终于缓缓地启动了。

“巨人的肢体”要送进车间,没有能够运送的吊车和行车。这时候,“土办法”又起了作用:从卸车的地方到车间的工位,铺下了长长的木滑板,上面涂了一层厚厚的牛油。就这样,上百吨的部件慢慢滑进了车间。工件进来了,300吨的下横梁在加工中要来回翻身,可根本就没有能吊起300吨重物的吊车。当时,全上海起重力度最大的一台吊车也不过十几吨。有工人建议,在地上挖出一个12米长、8米宽、6米深的坑,让下横梁在坑中翻身;也有工人建议竖立两个6米高的龙门架,用卷扬机来吊……最后商议下来,拟定的方案是:做两个6米高的翻身架,在下横梁两侧的中心部位各焊一根轴,只要几根钢丝就能翻动300吨的下横梁。这就是当时有名的“绳子吊昆仑”的由来。40多只千斤顶将下横梁一毫米一毫米地往上顶,每到一定高度就垫上一根横木,就这样顶了三天三夜。下横梁摆到翻身架后,抽去横木,下横梁就悬空了。工人一拉钢丝,300吨的重物自由自在地旋转起来。

在焊接万吨水压机部件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大爆炸”,原先接好的钢锭会像炮弹一样弹出去。这是由于没有经过热处理,焊件内应力不均而发生了斥力。但是当时最大的加热用的电炉在上钢三厂,只有20吨的处理能力。而万吨水压机光是上横梁就有190吨。另外,由于有的部件长达20米,当时的炉子根本无法“消化”。结果,工人们只能建了一个原始的“土高炉”来进行热处理。这是个长方形的特大熔液锅炉,完全用耐火砖建造,远看就像一个大礼堂。据说,里面完全可以容纳200个人开一场大会。

因为“土高炉”建在露天,结果带来了危险。有一次对一个部件加热到一半,突然下起雨来。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水淹到了工人的脚踝。水如果再往上涨,就可能流入炉膛,引起爆炸!这时炉温才到400度,要到900度才能彻底消除由于焊接引起的内应力不均。工程进度已经不容许再重起炉灶了。从附近各车间赶来增援的司炉工达到30人,大家不断地往里面填煤。炉膛里炉火熊熊,四周的热气流都看得见。由于高温辐射的缘故,连工人们脸上流下的雨水都是热的。30多个工人的脸上、护目镜上淌着水,不断地给炉灶“喂”煤抢时间!水还在往上漫。炉温开始飙升,600度,700度,800度……附近的工人徒劳地阻止流水再涌入热处理空地。900度终于到了。按常规,必须下降100度左右才能拆开炉门。但是由于是“土高炉”,温度下降慢,几小时才下降10度。这样慢的速度不仅会影响横梁的机械强度,而且在雨水仍在上涨的情况下简直是守着一颗巨型炸弹。唯一的办法是提前拆开炉门让炉温迅速下降。炉温刚降到800度左右,工人们就冲了上去,将砌砖时砌在炉门里的钢丝绳拴在卷扬机上,不到一分钟便完全拆下了炉门。雨停了,黑黝黝的钢梁像一只被驯服的怪兽躺在炉膛里。

安装误差仅3根半头发丝

1961年12月13日的安装仪式上,那两台行车上悬着的190吨重的上横梁悬了起来。这是对万吨水压机加工精度的考验,只要四个立孔柱中有一个超过三根半头发丝的误差,上横梁就套不进去。当时,最大切削机床的载重能力是十几吨,一个100多吨的零件躺到机床上,“床”也会被压扁。老师傅们商量后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不让机器躺“床”上,而让“床”躺到机器上。结果,数台土铣床开始躺在横梁上呜呜作响,53个刀盘同时飞转。

当时已经实现公私合营,分到我手上的新工人有的是卖大饼的,有的是做皮鞋的,有的是配钥匙的,很多人根本不懂技术。但工人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完工后,精确度超过图纸要求,误差仅三万五千分之一。两周后复查完毕,结果和第一次检测一样。我还不信,要等横梁安装上去再说。在一阵阵哨声的指挥下,上横梁不偏不倚地套进了四根立柱。

两个月后,4万多个零部件的安装全部完毕。六个月后,万吨水压机开始进行1. 6万吨压力的超负荷试运转。重型机器厂隆重举行“一万两千吨水压机开工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参观者都涌到我们厂子来。水压机展示了钢铁巨人的威力:大吊车抓住烧得通红的大钢锭,送入万吨水压机,操纵台上红红绿绿的指示灯不断闪动,压力400吨、800吨、1 200吨……钢锭如面团儿一样由水压机揉捏。

巨人,终于站起来了!

有的记者马上要发电报,被我制止了,理由是这台机器到底好不好用、质量好不好,现在不敢说。

1964年,万吨水压机正式宣告安装制造成功。它是1.2万吨的水压机,我们加压加到1.6万吨来试验它,经过两年的考验,证明质量是可以的。《人民日报》随即发表文章——《万吨水压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向全世界宣布:标志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万吨水压机在我国制造安装成功。

过了一年,著名记者斯诺到上海重型机器厂参观。他看到一个漆成灰色的钢铁巨物,他一边照相一边问我:你们费这么大劲造这样一台大机器有什么意义?操作表演开始了,一个烧得通红的大钢锭被放入这个巨大的水压机中,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被压成圆饼。斯诺先生连连点头:我理解了,我理解了。

林宗棠向大家展示科研成果

没有想到,后来这台机器一用就用了30年。大修的时候一检查,发现机器的状况非常好。据专家们的估计,还可以再用30年。

采访札记

天遂人愿后的甘甜

记者所见之林宗棠,已是杖朝之年,却神采奕奕,平易近人。真不愧是工程师出身,他谈吐之间有条有理,逻辑严谨,主题明确,对几乎是半个世纪前的工程细节仍是了然于胸,如历历在目,年份、月份甚至是有些事情的日期、时间都报得出。

他从周总理的“点将”开始,给作为记者的我娓娓讲述。在林老的讲述过程中,整个房间似乎变成了工厂,耳边仿佛传来工件敲打和工人们豪迈的呼喊声;车床和冲床在轰轰作响;处处闪着电焊的刺眼的光芒。

对于苏联人的不友善,林老的反应是:“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他们搞得出,我们凭什么搞不出?”

面对即将爆炸的“土高炉”,林老在第一时间站在施工一线,鼓励大家说:“同志们,要顶住啊,胜利就在眼前!”

在工程大捷,大报记者正准备将庆功稿发出之际,林老却在一旁冷静地指出:“这台机器到底好不好用,质量好不好,现在不敢说,我们先要试试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工人们欢聚一堂,欢庆胜利时,林老却谦虚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努力,大家的力量。”

新中国从落后到富强,实属不易。像林老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工程师不计其数。是他们的辛勤和智慧铸就了我们今天飞速发展的基石。我们年轻人应该珍惜前辈们的劳动成果,再创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